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互聯網下半場需要什么能力?在今天刊發的《人民日報》中,王興這樣回答,「通過創新為用戶創造價值,這正是中國互聯網下半場需要構建的新的核心能力」。
兩年前馬化騰提出「互聯網+」,詮釋了互聯網這個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融合。
經歷了共享經濟的崛起、見證了一波波大合并,互聯網也正被賦予新的價值定義,兩年后,王興這個和互聯網一起成長起來的創業者提出「下半場」,他認準了「創新」是未來互聯網的走向。
恰在8月7日,B12主辦的「商業3.0:創業者的生存與進擊」大會上,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說,「創新和變革是從危機中產生的」。
創新,在2015年和創業一起刷新了互聯網,當創業者成了新的工種,創業成了最后的階層上升渠道,才發現我們生活在創業的奇觀中,凜冬已至,系統正在修正,修正估值、修正認知、修正模式。
「商業3.0:創業者的生存與進擊」大會上近7萬字的干貨分享,B12編輯整理出以下2000字的精華,拿走甭謝。
創業者被慣壞了(盈動資本 大象)「很多創業者被慣壞了,被市場、被投資人慣壞了」。
接下來會進入這樣的常態,不是兩三個人出來就可以拿估值三千萬、拿個五百萬的投資,這樣的好事越來越少,而且是越來越難,事實上也的確應該這樣。
互聯網創業者或者能夠拿到風險投資的那些創業者,必須是一輛跑車在高速公路上跑。
如果要在高速公路上跑,你必須要有強大的發動機,要有馬力,要有動力,要有非常好的模式,你才能夠維持你的估值。
這一點也是我們在接觸很多創業者的時候,大家沒有想清楚的一個地方,你的估值為什么會是三千萬。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期里面,大家覺得只要有一個商業模式,就可以找到模式賺到錢,但這樣的好事其實是不多的。
怎么切入到線下,從線下發起和線上結合,這是新的方向,接下去會投的方向。
線下線上新的方式,而不是原來的攜流量以令小B的模式。
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價值開始顯現出來了,跟商業的結合會更加緊密,你必須提供高質量的內容,這是消費升級的一個未來趨向,包括最近大家說公眾號內容的紅利期過了,沒有,我覺得才剛剛開始。
要有料、有貨,提供跟你真正的用戶發生連接的高質量內容,這也是我們重點尋找的第二個方向。
商業永遠是回到本質,提升效率。
第三個方向是什么呢?很多人叫做黑科技或者叫做智能時代、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這當然是最重要的方向,我們也明顯的感覺到這個方向。
創業者的層級越來越高,很多草根創業者面臨的壓力和競爭越來越大。
所以,創業本身就是不容易的。
你感覺到冷,是因為處在特殊的轉折點上(峰瑞資本,李豐)從經濟規律來看,人民幣這一側,無論如何我們不會處在資本寒冬,你感覺到很冷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處在了一個比較特殊的轉折點上。
這個轉折點的第一個特征是,從對一個公司的認識邏輯、估值邏輯來看,我們從美元這一側轉到人民幣資本市場這一側,這是第一個變化。
第二個變化,中國雖然錢非常多,并且大量會進入股權投資市場,但我們缺很多因素。
第一,缺少刺激因素;二級市場的賺錢因素,其實已經在默默發生,只是你沒有觀察到。
第二,缺乏一些好的系統方法讓錢能夠流轉和滲透起來,但也正在發生,幾乎所有人都在融成長期基金。
第三,任何一個幣種的風險投資的成長階段,本質上都需要伴隨著資產結構的成長。
如果資本寒冬看成一片冰川,美元這一側穿著羽絨服可以理解,人民幣這一側幾乎羽絨服是非常短暫的,因為我們正好在一個轉折點上,而不是在一個周期性的寒冬當中,這是經濟規律決定的。
你要信,就是這樣;如果不信,看它會不會發生。
時間我沒有辦法預測,我最難預測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不知道二級市場什么時候會發出一個信號,讓大家和無數的錢懷著巨大的熱情進入這個市場,我不太確定這個觸發點什么時候發生。
但是,經濟規律幾乎在所有國家的歷史階段上,都左右了周期性的必然發生事件。
數據驅動商業重構(阿里研究院院長 高紅冰)在移動互聯網的世界到數據世界當中有一個溝,這個溝沒有填平,所有人很迷惑。
這個迷惑期就會帶來投資人的猶疑,帶來創業者找不到風向標。
數據正在崛起,數據正在由技術、由數據量、由算法構成一個新的業態,但是這個業態還在醞釀當中。
真正的商業創新取決于數據的創新。
滴滴是數據公司,不是打車軟件的公司,因為有數據作為底層的價值傳遞,可以零邊際成本的使用,帶來了商業價值,可以通過數據的分享,把分享經濟的價值擴散。
如果沒有數據作為載體,沒有辦法完成這樣一個分享經濟。
所以接下來的商業,大家如果真的看商業的創新,就要看數據。
數據和算法構成新的產品,數據的產品去連接消費者和商家,連接整個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互動,這么構造商業模式才會是真正意義的基于數據平臺的模式,才是基于DT,而不是IT。
IT模式是封閉系統,自己構造一個企業內聯網的模式,DT的模式是完全開放的互聯網模式,通過各種接口和所有的商家、合作者,達成數據流動。
數據的創新核心邏輯有三個支柱:第一是云網端。
創新是不是基于互聯網平臺?第二,你是不是在用數據。
很多人認為數據古而有之,錯,不能比特化的數據,不可能零邊際成本。
當你變成0101數據的時候,數據的價值才會真正產生。
第三,數據化會帶來新一輪的分工體系、協作體系。
數據在開始生態化,數據從獲取、生產、加工到算法,到工具,到整個的使用會構成各種各樣的分工。
所以在分工的背后一定有大量的商業創新。
如果講到數據,再具體一點。
1、數據的獲取,你怎么獲得?每一個商業模式的創新,你今天都要考慮能不能在商業模式創新的同時把數據落下來,強化數據的獲取。
2、算法。
算法變成代碼和軟件為載體的工具、產品,它可交易。
算法會被各種商業機構買賣、交換,所以算法本身會變成產業,算法會把基于數據的商業邏輯重新構造。
3、產品。
在算法、數據的背后,你要把商家和消費者連接起來,要把一個在線的場景跟不在線的場景打通。
所以有這樣的產品載體,才可以實現真正的數據化。
傳統的商業跟智能商業或者智慧商業的區別,傳統商業大量的數據是死數據,做智慧商業要的是活數據、可流動的數據,這樣一個過程當中,通過記錄、反饋、低成本的規?;臄祿嫵晌磥硇碌纳虡I模式。
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數據對于未來商業上面的幾個價值: 價值1,管理/運營決策。
價值2,供應鏈優化。
價值3,精準營銷與個性化服務。
價值4,模式、產品和服務創新。
價值5,商品策略調整。
商業化本身和數據化本身是什么關系呢?在于商業化本身要用數據沉淀,而數據沉淀之后要找到一個算法和商業策略,重新用數據做成產品服務你的商家和消費者,這是所謂的一切業務數據化和一切數據產品化,這樣一個基本邏輯。
將來的商業創新基于數據,高質量的數據、高質量的表單,經過清洗、經過脫敏、經過處理的數據變得更有價值,而不是源數據,源數據沒有辦法用,處理之后的數據有了產權,處理之后的數據可以更好的高效使用。
處理數據的策略變得非常重要,這當中算法跟數據的結合產生人工智能。
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有大量的人力被解放出來,而人大量的被解放出來的時候要消耗無聊的時間,而為這些無聊的時間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人應該是未來商業的方向。
下一篇:微信應用號這灘“渾水”,互聯網創業者們到底要不要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業者必看:跨境電商還有哪些玩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