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真正好的組織,是能力能夠隨時輸出,隨時重生,組建成一個有戰斗力團隊。
”“任何時候一塊業務出了問題,有無數強的人可以頂上去,這是一種組織安全感。
”對創業公司來說,事兒決定往哪走,組織決定能走多遠。
見過太多的企業,事兒是對的,時間點也是對的,最后因為合伙人或團隊出了問題,傻了,最后死掉。
賣好車CEO胡斐,2005年加入淘寶,是淘寶第162號員工,2011年加入蘑菇街,從10多號一直做到300多號,經歷了UV從2萬到350萬的過程,出現過很多組織建設上的問題。
2016年,胡斐創業做賣好車,也出過很多的狀況,深感阿里、蘑菇街走過這么多年不容易,不單是業務的問題,很多是組織的問題,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這是他今年4月份在工場系CEO內部活動上的一次分享。
他說,不斷認識自己和組織的過程,是創業的B面。
創業要贏,首先要有一個好組織。
創業B面:要贏,首先要有一個好組織從2016年底開始,我關注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公司的組織建設,讓公司能夠在業績發展的同時,擁有了一個相對強大的組織。
一個強大的組織表現在什么地方?舉個例子,今年年初,我的競品把公司非常強的一個業務VP整個團隊全部挖走,業務在一個禮拜之內掉了30%。
但是我們派了兩個人去,一個是我的新區總,一個是HRD。
他們在北京花了一周的時間,重新建設起團隊,現在的業績量是之前的兩倍。
為什么?不是說找對了人,而是說這個好的組織,組織的能力能夠隨時輸出,隨時重生,組建成一個有戰斗力團隊。
組織要有安全感,才不怕被挖角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剛出來的時候,好幾個以前公司高管跟我說過同樣的話。
但是我遇到的不是營盤,而是兵的問題。
有一段時間,我在業務上的時間不多,我們業務的負責人帶著兵在下面沖,他的業績就是蹭蹭蹭的往上漲,我覺得我被隔了一層,非常擔心,我不是怕他取代了我的位置,而是怕他帶著業務跑了。
怕到什么程度?融資的時候,我跟別人講起團隊,聲音都在變小,變得很不自信。
后來我才知道,真正讓我恐懼的,是公司的梯隊建設。
如果梯隊建設的好,我就不會怕這件事,就算是VP級別的大將離開,也不會給公司造成毀滅式的打擊。
所以我發現這件事情的時候,找了好幾個跟他能力互補的強人,在他下面排了幾個,在他上面也排了兩個,搭起一個完整的梯隊。
這種情況下,他即便走也不用擔心。
今年年初他被挖走,我也沒有倒掉,團隊迅速的補充起來。
我想到,當時我因為身體原因從蘑菇街走的時候,我給蘑菇街留下的是什么呢?我留下了兩個當時帶著運營和市場部M3級別的人,我的業務交給了蘑菇街的CTO,沒想到兩個月后,他把整個業務Hold起來了。
這不是個人能力問題,而是組織建設的穩定性高。
2008年,阿里曾調整過一次組織架構,從株式會社變成了網狀結構。
株式會社的問題在于,某個節點出了問題,整塊業務都跟著遭殃,而且也不能容納更多人才。
而網狀結構的網絡要比節點重要,節點出問題不會殃及業務本身。
現在看阿里的組織架構,用五維圖都畫不出來。
阿里現在有80多個VP,因為組織發展需要,而且這樣的VP可能只管一小塊的事,但是任何時候一塊業務出了問題,有無數強的人在那里可以頂上去,這是一種組織安全感。
唐僧有個好團隊,但那不是好的組織我們創業初期是團隊,超過100人后,團隊就變成了組織。
最好的組織,是目標清晰,分工明確,優勢互補,不斷迭代。
唐僧師徒是個小團隊,但并不是一個組織,因為他沒有迭代性。
孫悟空加入團隊的時候就是72變,最后也沒有變成73變,而組織不一樣,一個好組織必須要有極強的迭代性。
孫悟空走了,豬八戒能頂上,而且很快會出現第二個豬八戒,這叫好組織。
舉個我們公司的例子。
我的財務招聘標準很嚴格,要求直接指導過業務或者帶過業務團隊,這把獵頭都逼瘋了。
非常不容易找到一個人,這個人之前在中國移動,后來在快的,是快的第一任財務,然后一直做到了快的和滴滴合并,之前所有的無論是錢、業務政策,都是他制定的,合并之后他負責整個滴滴杭州的財務。
我去跟他聊,聊了兩個小時,我也不懂財務,就跟他講業務。
這個哥們聊業務,就拿個筆在那兒畫表格算,算完之后,跟我說,你這個事能成。
我說什么意思?他說,我算出一個數,我們在這個時間里面做一個什么樣的事情,很可能這個事情就可以了。
我聽完就說,你能來嗎?然后他就來了。
后來公司COO離職,現在財務在負責很大塊的業務,完全沒有問題。
說實話,馬云的蔡崇信就算站在我面前,我也不一定能搞定他,但是我覺得我能找到我的蔡崇信。
在這一年時間里,我不斷給他強調,你要馬上迅速把你下面的人培養起來,然后脫身幫我處理融資和投資人關系。
我甚至要求我們的區域負責人把每個月的通話記錄給我看,我要看他到底打了多少個業務電話,如果一個月業務電話超過50個,那就只能當區總,最多的一個區總一個月900多個電話是業務的,那確實是個撲在下面的區總,這就必須幫他改變。
團隊出問題,祭出使命、愿景、價值觀使命、愿景、價值觀,對企業的發展很重要,但你不能指望每個員工都明白這點。
我到了阿里第三年,才認同了馬云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使命。
關鍵在于,這套價值體系早建設一定比晚建設要好。
阿里前兩年是沒有的這套東西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句話提煉出來,是在2000年。
那時候第一次互聯網泡沫席卷全球,阿里差不多快掛了,馬總那時候還說了著名的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大家都聽過,那其實是在當時給團隊打雞血用的。
阿里巴巴的價值觀里面有一條,叫誠信,誠信的第一條叫做“不傳播未經證實的消息”,這在整個阿里價值觀體系里面是特別突兀的一條。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一條而且是第一條呢?就是因為當時公司有問題,流言四起,所以在那個時間會寫上這句話。
使命、愿景、價值觀做完之后,Savio就開始砍人,最終讓阿里撐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如果要做使命、愿景、價值觀,就要早一點做,別等公司快掛了再來做。
馬云在那個時候能活下來,除了團隊能力好,還碰上了好運氣,能有一筆錢進來解燃眉之急。
我們在很早的時候,就把使命、愿景、價值觀這些做了起來,當然在很長的時間里面,大家不認同,你也不能指望員工認同。
從2016年開始,賣好車每個月的業務平均增速是32%,我想很多企業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你這樣瘋狂往前跑的時候,根本不會關心目標是什么,大家一起往前跑,有漏洞很正常,補就是了。
但是公司一定會遇到增速放緩,這時候就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哎,發現我旁邊這個隊友怎么是個豬,這個人長得太丑了。
有人給你打配合,給你傳球,你還嫌人家腿短。
這些問題和扯皮百分之一萬會出現。
在這個時候,就要把使命、愿景、價值觀祭出來,跟他們講初心是什么。
當你不斷強調目標、目標、方向、方向的時候,這些雞零狗碎就變得不重要了。
PPT:既沒有Power,也沒有Point當公司越來越大的時候,必須要意識到,作為CEO,你的能力永遠是有限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更強的人空降進來。
我現在主要負責找人找錢,不斷去面試,找更多牛人進來。
人多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隨之而來。
上個月跟阿里的CTO行癲聊天,他說,那天馬云問我在忙什么,我說“我現在就是個老娘舅”,馬云說,這就對了。
我們的Level做得越高,你處理的實際問題就會越少,如果CEO帶著三五百人的團隊,你還在處理實際問題,說實話,你就是那個最后戰死,累倒在沙場上,被小兵一刀一刀砍死的將領。
而真正的將領和統帥不應該是那樣的。
我曾經是一個那樣的人,甚至現在都有一點,事必躬親,我自己累死,然后發現團隊成長不大。
當我覺得很吃力的時候,我意識到必須把自己從這個角色當中抽身出來。
招了不同背景的人之后,要面對團隊融合的問題。
一定要做一件事,叫統一工作方法。
否則當金融的人說出來的話,倉儲物流聽不懂,互聯網說的話,金融聽不懂的時候,整個團隊的效率就會變慢,摩擦就會變多。
我經常說一句話,有數據說數據,沒數據說案例,沒案例說想法,沒想法就出去吧。
這就是很簡單的要求,統一的做法。
大家都要說人話,說別人聽得懂的話。
衛哲在阿里巴巴2008年年會上面說過一句話,職業經理人經常做很長的PPT,PPT叫做PowerPoint,他發現按照PowerPoint來講的時候,是既沒有Power,也沒有Point。
這是我覺得特別精彩的一句話。
賣好車的團隊,是由好幾個行業的人揉在一起,有互聯網的,有汽車的,有金融的,有倉儲物流的,我都會找到他們行業里面相對Power比較強、經驗比較豐富的人。
很多高管特別喜歡寫長PPT。
在公司里我會特別強調,就是不要寫過長的PPT,簡單的12345說清楚,現在有什么,要什么,缺什么。
這套方式不在于好壞,而在于多背景的人在一起,就必須建立一套共同的工作方法。
創業就是不斷認識自己跟組織的過程,這是創業的B面,如果組織不夠好,創業走不到多遠,說實話,這是我全身的血淚。
下一篇:你永遠無法讀懂的一種創業:創業失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家都關心怎么創業成功,我們來談談為什么創業失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