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自去年底莊辰超攜30億人民幣闖入便利店市場,便利店的狂風一發不可收場。
做SAAS的做便利店,做百貨的做便利店,做快遞的做便利店,做電商的做便利店,做社區服務的也做便利店。
便利店被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好像擁有了便利店就擁有了線下服務能力,掐住了線下流量的喉嚨。
▲諸多玩家不斷涌入便利店市場 O2O剛興起時,經常提及的一個核心概念就是“交易閉環”,它有三個表象:可衡量、可追蹤、可預測。
移動支付的普及讓交易閉環變成了家常便飯,這在團購興起前是不敢想象的。
線上技術的快速發展與線下實體經濟的緩慢推進,導致國內商業目前發展的不協調——線上良好產品或服務的設想難以在線下得到有效充分的落地實踐。
回歸實體店商就是補足線上線下發展的不均衡,讓線下成為線上的數據入口,線上成為線下的決策智庫,使用戶消費行為的衡量更精確,追蹤更細致,預測更客觀。
便利店的火熱,不單單是因為它的發展前景可觀,更因為它承擔著線上線下融合的中樞功能。
線上流量遭遇瓶頸,便利店讓線下獲客成本相對低廉。
便利店主打即時高頻消費,如鮮食等快消品,能夠輕松獲得大量周邊用戶,尤其上班族,從而成為線下流量的天然入口,同時輔以線上支付的優惠激勵,使得低成本遷移用戶由線下到線上成為可能。
比如便利蜂鼓勵顧客使用APP結款會得到一定比例的折扣,所有來便利蜂便利店消費的顧客都會受到店員的話術引導,在店員幫助下下載APP,完成線上交易(當然,店內會提供免費wifi供顧客下載使用)。
便利店是場景消費,更容易形成信任和粘性。
“眼見為實”是陌生交易需要遵循的重要邏輯,便利店為“眼見為實”的交易行為提供了良好的落地場景,促進了用戶信任,提升了用戶粘性。
比如全家便利店,盡管商品陳列有限,但店員從氣質形象、精神面貌到服務態度都給顧客留下良好印象,人的互動是最深刻有效的“眼見為實”。
▲杭州首家愛鮮蜂便利店 便利店是構建大數據的基礎建設之一。
大數據是為了更精準地描繪消費用戶畫像,大數據的積累來自消費行為的多維度、多場景的采集。
“便利店+會員”兼顧了群體消費行為采集和個體消費行為沉淀,是構建消費大數據的重要基礎建設之一。
比如一些便利店會在顧客結款時詢問是否是會員。
一方面店面密度大的,會員的權益容易得到更多的使用,采集的數據在不同場景的維度得到更多體現,另一方面會員的消費“特權”更刺激會員用戶提升消費頻次,采集的次數越多越接近用戶的真實畫像。
便利店是線下落地的據點,承載無限服務的可能。
越來越多的便利店變成了“便利站”,不僅提供日用快消品供給,還提供諸多便民服務,如咖啡間一般的休息區,顧客可以在店內“堂食”用餐,休憩短駐。
有的店還提供一些暖心的長尾服務,如王府井愛便利在前臺上方標識提供:針線包、打氣筒、充電寶等服務,有著鄰居般的溫馨。
▲日本便利店服務結構圖 便利店雖然存在著諸多優勢,是社區場景下的天然流量入口,同時也是切入社區商業的尖兵,但要想充分發揮便利店的價值,規模化必不可少,這就意味著投資的高風險,交了10億元學費的順豐嘿客就是典型案例。
投身便利店必然要面對三道坎:長期投入、高度運營、緩慢回報。
不論便利店存在著怎樣的誘惑和門檻,作為創業者、從業者都需要注意三點事項: 1、結合自身優勢資源,整合優化,揚長避短。
比如郵政試水便利店,其中有一個邏輯:“友鄰居便利店同時提供24小時郵儲ATM、郵政快遞、電商、便利店四大業務,顯然是想借助發送快遞或前來使用ATM的客流,帶動便利店商品銷售及其他業務的推廣。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郵政對自身優勢資源整合的思路:ATM自助業務和收發快遞都是剛性需求(不一定高頻,這個流量可以借,但不能依賴)。
真正考驗郵政便利店的是產品供應和門店經營——單店如何盈利,規?;绾胃咝Ч芾?面對玩家不斷涌入的便利店市場,郵政的短板顯而易見。
2、便利店不是萬能的,“始終以用戶為中心”永遠不會過時。
便利店越來越有跨界發展的趨勢:服務內容不斷延伸,不斷給人驚喜。
從最開始的標準化快消品,到現在鮮食成為便利店的標配,更有一些便利店其生鮮覆蓋占比30%-40%。
便利店正在橫跨零售、餐飲、家政、房產、金融等諸多生活服務,擴延服務內容不是目的,始終為用戶解決問題才是目的。
3、傳統開店技巧不容忽視,概念和風口不能當飯吃。
便利店是當下的一個風口,不過也不要忘了曾經有很多“豬”在風停后摔死。
便利店是實體經濟,就必須要面對一系列開店問題:選址、陳列、裝修、門頭、標準化、進銷存……概念和風口不能當飯吃,開門店需要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做經營。
下一篇:餐飲經營技巧 特價促銷吸引顧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這家小面館不足30平米,卻天天座無虛席,成功秘訣只有5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