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近日,青桐資本在深圳舉辦了“青桐圓桌派·消費硬件專場”精品沙龍,邀請了復星銳正投資副總監王胥勇,從投資人視角分享《智能硬件創業的關鍵要素及判定標準》。
以下為王胥勇現場分享內容:智能硬件市場持續增長存在結構性機會整體而言,智能硬件大行業每年的復合增長率保持在OK的水平。
從結構化的角度說,真正有增速的主要是以下兩大方面。
這兩方面也是我們看到的結構性機會所在:1.低頻消費硬件向高頻生活家電的智能化滲透。
2.隨著人工智能底層技術的成熟,包括CV和自然語言處理的基礎技術逐步成熟。
實際上硬件本身的的智能化程度也在逐步提升。
硬件創業的關鍵要素我來復星銳正之前,在華為工作了6年,硬件是我的老本行。
與軟件、互聯網相比,硬件領域的創業差異很大。
產品設計、迭代周期、量產、上游供應鏈管控、生產等各個環節都非常重要,每個環節都會極大影響公司產品本身的體驗。
作為投資人,我們看智能硬件的創業項目,有以下關鍵要素:1.能否解決需求痛點。
你的產品要真正能夠解決用戶某方面單點的需求。
比如智能門鎖,無論是密碼鎖、指紋還是別的方式,門鎖的智能化是有需求的。
當時驅動這個行業快速增長的是2B端的長租公寓,它們對智能化門鎖有強烈訴求。
一批長租公寓拿到融資擴張之后,對智能門鎖會有更大批量的采購需求。
2.產品定義及研發。
3.生產、供應鏈、品控。
硬件公司最終的壁壘是品牌、研發能力、生產供應鏈能力。
這幾個環節的能力,最終會直接影響到公司最終業務本身的發展。
小米是很典型的用生態鏈賦能各類智能硬件的公司。
小米產業鏈上的公司我們基本看過,它的投資部會對小米生態鏈上的公司進行各類的幫助和賦能。
從最開始的產品定位到工業設計到最后的品牌,你只要各方面符合要求,就可以借助品牌去出貨。
4.市場及渠道覆蓋。
現在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線下渠道越來越重要。
無論是京東還是小米都在做線下鋪貨。
從現階段來講,第一批要拿到能夠初步跑通和打磨的產品量,我覺得創始人和團隊的線下營銷能力非常重要。
案例分享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們的投資案例,不完全是智能硬件公司。
1.某國內領先的激光雷達公司。
它剛剛拿到菜鳥和上汽、北汽3億左右的融資。
我們認為自動駕駛本身從系統真正的成熟到商用需要花時間,而且周期可能偏長,這樣的階段不如先投一個零部件公司。
其實復星銳正投資的時候,它還不是一個做激光雷達的公司,而是一家做三維全景掃描儀的公司。
當時公司方或我們都認為激光雷達是有機會的事,公司本身具有利用TOF光學元器件做測序和三維環境感知的能力。
我們認為這樣的能力水平是能夠復制和平移到激光雷達上。
2.某嬰幼兒早教產品。
當時我們的投資邏輯是,二胎政策放開,我們看好兒童早教市場,而消費升級又是我們的投資方向。
我們看完大量機器人公司,發現投真正有業務快速增長的公司還不如先投有內容生產能力的公司。
這家公司本身有能夠生產的能力,也算是有知名度的品牌。
加上,我們自己是寶寶樹的第一大機構股東,在流量端能夠協助被投公司做增持和賦能。
3.某專業智能門鎖公司。
公司在在小米生態鏈里,包括門鎖的細分領域里都是相對比較領先的公司。
4.某AR、VR產業鏈上的公司。
手勢識別雖然是基礎技術,但是我們認為它本身不成熟,而且從手勢識別,包括Slam和定位,它的成熟很可能是在這個行業能真正起到作用的。
所以復星銳正會在這方面做布局。
智能硬件投資邏輯1.找到大的有成長性的行業。
我認為自動駕駛、VR、AR,都是好的行業,只是不確定核心爆點在什么時候。
每個環節,如果在用戶體驗上有非常好的提升,那它一定是能夠起爆,而且成本要可控,消費級硬件前提是成本可控。
2.驅動智能硬件產品的底層產業是否成熟。
如果真的投消費級硬件的爆點,我覺得基礎的事情是很重要的,我們要看芯片和傳感器,它本身的成本和成熟度有沒有到這樣的點。
我們看行業的時候先要看它自己的芯片和上游目前的基礎硬件準備度和成本有沒有到這樣的時間。
如果沒有的話,我們會更優先選擇機器人頭部件和一些部件方面有綜合能力的公司。
3.形成技術、品牌、供應鏈、品控等壁壘。
我覺得硬件公司是可以形成壁壘,但核心必須是在剛才說的幾個點有比較好的積累。
我們投資的時候,我覺得這點很重要。
我個人會比較偏向這點,短期內我要看到驅動產品出貨很切實的增長因素。
找項目投資的時候,我建議大家想想這方面的問題。
4.團隊。
創業是很苦的事。
硬件創業的周期比較長,因此對團隊復合型能力和創始人管理能力的要求會高于一般行業的創業。
下一篇:一文看遍零售科技17個領域110+創業公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硬件創企的生存之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