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近來在網上看文章,知道了一個詞“有毒員工”。
文章里說:哈佛商學院曾做過一個人力資源方面的研究。
走訪了11家公司超過5萬名,業績差、評價低,甚至處在公司清退邊緣的員工之后,研究發現,這些人通常具備四種特征:· 持利己主義,不關心他人;· 過度自信,對自身沒有準確認知;· 堅持一切遵守規矩,不懂變通;· 通常只與業績較差的員工在一起,拉幫結派。
他們給這些人起了一個名字:“有毒員工”。
研究表明,這類員工往往會給公司帶來負面影響。
我對照著想了想這些年遇見的職場人,事例還真不少。
他們的存在,毒害和損傷的,不僅是公司,還有同僚和他們自己。
而比遭遇“有毒員工”更可怕的,是一個人可能正在中毒,卻尚不自知。
01停擺的指針:安于現狀,害怕改變“我真的有點想辭職了,這單位沒什么前途。
你們覺得呢?”上周朋友聚會,在飯桌上,小玲征詢大家意見,但其他人心照不宣繼續吃飯喝酒,沒人回應。
小玲28歲,從前年開始,聽她說這話至少超過十次,她所有的不滿,我們倒背如流。
老板任人唯親、公私不分、脾氣暴躁還摳門;比我表現差的員工,拿的錢好像也沒比我少多少;公司烏煙瘴氣,多數人的精力都消耗在內斗而不是工作上。
是嘛,既然這樣,對老板不滿、對酬勞分配不滿、對環境也不滿,那你離開就是了啊?但三年了,她沒有走,我預計下一個三年,她也大概率不會走。
剛開始我們還為她著急,幫她分析,但她留下的理由,總跟她宣泄的不滿一樣,速度飛快地出口:老板是摳,勝在不亂裁人,工資發得也算及時;我嘴笨,到哪里不是一樣?會叫的孩子有奶吃,我去哪都是不會來事的;這點錢也夠我日常生活了,至少有個保底,外面還不知怎么樣呢。
就這樣,小玲在日復一日的抱怨中,得過且過,我們也聽得習以為常。
不愿改變,表面上看,是小玲擔心明天的情況比今天更糟;實則,是因為她從沒付諸過任何實際準備,心里沒底。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有一段關于監獄高墻的描述: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高墻,就是每個人內心安于現狀、不肯改變的最大障礙。
心理學上有個詞“花盆效應”,也是指甘守現狀。
在舒適的“花盆”里待久了,就會不思進取。
守著一成不變的“圓滿”不敢打破,總用自我安慰來填補,你的世界就只會是眼前一隅。
成長見識,自然永遠停留在原來的區域。
正如余華所說:別自欺欺人,當生命走到盡頭,只有時間不會撒謊。
那些時刻保持警惕,從不停止個人努力的人,是永遠不會被廢掉的。
不愿放棄既得利益,害怕改變;不肯邁步努力,對未來患得患失,是一個人開始變成有毒員工的第一個跡象。
02不落地的氣球:被打上“不靠譜”印記Kent是我的前同事,40出頭。
正常在他這個年紀,至少是中層管理崗,但他一直還做著基層的一線技術工作。
當時我是項目經理,分給他的任務是一個技術專題,完成時間一周,他爽快點頭。
我們每晚需要到微信工作群內匯報當天進度。
第一天,所有成員都按時發送,除了Kent。
我私信詢問,他半天才回:“哦,陪孩子做功課,忘了。
事情都做著呢,放心。
”第二天,Kent依然是唯一沒有提交的人。
我再問,他語氣開始有些不耐煩,干嘛這么形式主義,時間都浪費在弄材料上了,還讓人好好干活不?我想,Kent是老員工,年齡又比我大那么多,應該是有分寸的,就沒再追問下去。
第六天上午,Kent主動找我,不行了,需要額外找個人才搞得定。
我差點兒炸了,明天就要交貨,你現在和我說這個?Kent說,他做了好幾天,突然發現開始的思路有問題,現在重新弄,不過時間來不及了。
我默默沒有說話,抽調了所有組員當晚回來加班,幫助Kent分擔他的工作,最后我請大家吃了頓宵夜。
整個過程,Kent沒有表現出一點愧意,似乎一切都是應該的。
在之后工作中,我也遇到過類似Kent的人。
他們大多數其實都不缺獨立工作的能力,但過程和結果卻無法讓人放心。
最可怕的,是他們認為只要做了手上的事,就是盡了職責,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的不溝通不反饋,會給其他協作者或管理者帶來額外困擾。
心理學上有赫勒法則,即有效的監督是上級肯定下級的一種表現,也是上級對下級工作付出的一種尊重。
海爾集團著名的S形大腳印,就是有效監督的體現。
每天,在車間工作的員工都要經受考評。
班組長在下班前,會對一天的情況進行總結。
表現不好的員工,要當著大家的面站在S形大腳印上反省。
過程管控,是把員工當成一個有能力完成本職工作的職場人,才會對其有所要求,進行有效監督。
真正成熟的職場人在接到要求時,需要的是什么?是令必行,行必果!是工作任務分解后,你每天的實際進度都能匹配預設計劃。
靠譜,就是自己的事情保質保量,按時呈現;就是不讓管理者擔心,不給同事們添麻煩。
事事不落地,不靠譜還理所當然,是一個人開始變成有毒員工的第二個跡象。
03掉進泥潭的蘆葦:陷在“按酬量衣”的誤區不可自拔創業老板們聚會,"新人消極怠工,連續被開"是每次必談話題。
阿海說,他辭退一個小伙子時,對方給他撂了句狠話:“實習期就給3000塊,你還想咋的?就這破待遇,你只會找到比我更差的!”給多少錢,操多少心,干多少活,這個邏輯聽起來似乎沒啥問題。
但真正有意思的點也在這里:老板給予報酬的衡量標準,和員工并不相同。
阿海搖頭,3000塊低嗎?對,是不高。
可你倒是先證明一下你的價值超過3000啊?艷姐也感慨,她公司也曾有一個年輕銷售員。
出去跑業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每天都沒有工作結果,每月為公司賺來的還不到自己工資的一半。
最后跟老板鬧,就因為你工資開得低,挫傷了我的積極性,所以我只能做到這份上。
阿海說,那幾個被辭退的新人不知道,我的助理和他們同齡,月薪早已過萬。
“他會主動站在我的角度考慮問題,會提出更為公司省錢的方案,會事無巨細安排出差行程……因為有他,我的精力可以專注在業務上,為公司帶來更大價值。
這些,他們做到了么?“員工讓我省心,我是特別愿意給他開出更好待遇的。
”要想拿高薪,先用實際工作證明你行!大多數剛入社會的年輕人,總是抱著極高期待值,認為自己理應被重用,理應拿到豐厚薪水。
事實上,由于缺乏工作經驗,新人們還不太可能被委以重任,薪水自然就不太可能很高。
創維集團在招聘名校的工商管理學碩士(MBA)人才時,堅持底薪2000元人民幣。
他們認為,目前的薪資并不代表你永遠只拿這些。
只要有能力,能以實際工作證明價值,今后一定能獲得匹配你能力的高薪。
可惜,那些心急著吃熱豆腐的人并不懂。
做好應該做的事,出色完成任務,自然會有理想收入。
職場不是菜市場,斤斤計較、按酬稱量工作,是一個人開始變成有毒員工的第三個跡象。
04唯有清醒看透環境和自我方能做“百毒難侵”的職場人山本耀司說,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
我們今天探討有毒員工,并不是為老板們洗地。
既然存在有毒員工,自然也不缺有毒老板與有毒公司,如果不幸遇上了,盡快離開,是明智的選擇。
人生那么長,你的每一段職場旅程,走到最終,都一定是在為自己而活。
避開有毒員工,也避免成為有毒員工,能讓我們的職場更順暢,讓人生少一些紛擾,多一些美好。
唯有清醒看透環境和自我,方能做“百毒難侵”的職場人。
你要相信,無“毒”一身輕,前方會有更好的去處,在隨時恭候你的到來。
ENDPS:微信又又又改版,公子很怕大家找不到我。
請寶寶們把公子星標或置頂,才不會錯過咱們每次的職場相約哦。
為防止失聯,請大家跟著下面這張動圖步驟操作一把,很快就可以完成啦。
筆芯
下一篇:Google的成功都來自這十大用人法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指揮官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指揮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