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年底將至,各家企業的年會正在風起云涌,淋漓盡顯。
這也是一種攀比,誰家的最酷炫?排場最大?最有逼格?請來的嘉賓最到位?員工福利最誘惑?在職場 圈,年會已經成為老板和員工共同炫耀的重要資本之一。
慶幸的是我們不在官場,這種炫耀,更多的是團隊的自我肯定和激勵,對客戶的回饋,以及市場推廣、江湖 地位的正名等等,很健康。
上周,就有兩家互聯網企業的年會勝利召開。
一家是京東,年會地點在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場地價格實在,性價比高。
只見型男靚女登臺辣舞,劉強東發表了蕩氣回腸的演講,一組組讓人驚愕、彰顯野心的數據,隨著京東的一波波新聞稿——暨劉強東演講稿,通過互聯網傳播至大江南北,鋪天蓋地、鑼鼓喧天、紅紅火火。
一家是攜程, 年會地點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高大上。
但攜程如此高水準的年會,僅僅是圈內人在刷朋友圈中得知,可以說是了無音訊,自娛自樂,更別提我們渴望在攜 程的年會中看到一些新訊息。
剛回歸的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先生似乎異常低調,沒有演講,沒有新聞,甚至沒有八卦。
我們不禁要感到詫異,這到底是一家活躍蹦 跶的互聯網企業還是一家居于廟堂之上高高端著的國企?在百度上搜索“京東2015年會”和“攜程2015年會”,前者信息爆炸、內容無限綻放,“收入萬億”、“國民企業”等關鍵詞響徹輿論場;后者空空如也,甚至沒有新聞稿,一片蕭條。
二者區別的背后,已經并不是公關團隊的高低,而是創始人本身的差異化導致。
劉強東,從打江山開始就拋頭露面、出臺演繹,善于制造新聞奪取關注。
扮演前線快遞員,與奶茶妹妹你儂我儂,挑戰大佬打價格戰等,都讓劉氏風格歷歷在目。
當然,他也開始出臺演講,用思想武裝全局,輻射企業文化,力圖取得更大的市場影響力。
梁建章,攜程董事局主席,如今重新做起CEO的 角色,力圖讓攜程在混亂的市場中重振雄風。
梁先生是一位謙謙君子,高級知識分子,儒雅保守,當年他將全新的商業模式帶入中國,與時俱進。
但今天他的再回 首,卻似乎已經顯得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不論是章法還是套路,都顯得不是那么耳目一新、振奮人心。
他甚至沒有那么強勢,不活躍,不制造新聞,不演講,業余時 間躲入書齋做著人口學的研究。
這樣的CEO,還適合自由市場中的激烈競爭嗎?今天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年輕人已經成為時代和市場的主流,一批新銳創業者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他們個性、陽光、能說會道、拼命硬干,迅速搶占眼球和關注,這是一種時代的特色,有如古代的集市,做生意首先要學會吆喝。
相信自古以來,吆喝就是創業者的必備素養,而在喬老爺子將吆喝演繹為一種極致之時,我們理所應當知道,演講,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一個創業者的必備素養。
我認為,一場好的演講是個人能力和魅力的集中體現,這其中是六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也就是說,要實現一場逼格演講,我們必須在如下6個方面勤加修行:1.多讀書。
這或許有一些老生長談,但讀書,是讀一個人甚至幾代人思想的結晶、人生的精練,可以說是世間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
讀書,應該切合自身實際,讀行業性書籍、 專業性書籍以及政經史哲,打開世界觀,拓展邊界,巧妙連接。
中歐李善友教授就是從量子物理學、《三體》等學科書籍甚至科幻小說中去連貫詮釋了互聯網思維, 全新視角,大呼過癮。
所以讀書,一定要能做到融會貫通,資源整合,為我所用,在演講中適度發揮。
2.勤實踐。
創業者和單純的知識分子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我們是實踐的主體,商業社會的主創者。
比讀書人更差異化甚至更高一等的,就是我們有自己的公司、產品和市場能 讓我們去發揮創造甚至顛覆式創新。
在整個實踐過程中,累積到的便是獨一無二的干貨,不論是失敗的還是成功的,都是精彩的。
所以,創業途中,必需折騰,才能 述說出難以復制的精彩。
3.交朋友。
創者們大多數會定向的交朋友,如投資人、同行業者,或者業態人士,這是我們朋友圈很大的一方面。
不過從某種意義來說,這也是一種畫地自限。
工業4.0的實 踐已經在告訴我們,創新是來自人們想不到的地方。
所以我們更應該去不同圈子交不同的朋友,以此發現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場。
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轉悠,那將會越 來越井底之蛙。
特別是在新時代,我們更應該主動多和不同品類的年輕人打成一片,才能保持著個人迭代。
4.遇高人。
這個江山,藏龍臥虎,總有一些通透人性的高人,能給我們在思維上醍醐灌頂的效果。
我們都知道,一切商業模式、生產關系的創新,都是圍繞人性產生。
如何更大 程度的激發人性,統御人性,這是需要那些修煉到“無欲”的高人,給予我們最清醒客觀的指點。
高人之見,總能提升我們的格局、境界和磁場。
5.拓維度。
今天干掉車載電臺的,我們發現是滴滴打車。
未來越來越多的跨維打擊將接連發生,我們甚至已經無法去定義我們的對手是誰。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加需要去實 現自身的多維生存,鍛造自己繽紛的色彩,同時也提升了同理心。
在一個演講舞臺上,出色的演講者,他本身就是在演繹著眾生。
6.塑個性。
博采眾長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像南懷瑾跟了不同的師傅后,最后形成了唯一的自己。
個性,是底蘊、能力、才干自然集結后的顯現,而不是一種裝逼。
有個性的人,是喬布斯,是王家衛,是陳道明,而不是馬戲團里夸張演繹的小丑。
當我們形成自身鮮明個性之時,也就是粉絲經濟圍繞在我們周圍之時。
今天的中國首富馬云同志就是一個天生的演說家,從最早創業時的大排檔、英語角演講,到今天游刃在各大電視媒體、論壇、學術報告廳之上,馬云通過了他極富特色的演講,將阿里巴巴塑造成民營企業的鮮明案例,感染著大多數,也讓他自己成為商界不可厚非的巨星。
“人都是逼出來的”、“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的成功,需要敵人”等等馬云精彩語錄,仍然在感召著很多年輕創業者。
情懷,莫過于此。
當然,國內的創業者們,在今天拾起演講素養、極力打造的并不在少數。
任正非的內部信、周鴻祎的相聲、雷軍的粉絲會、羅永浩的脫口秀等等,都成為企業文化、產品認同、市場文宣的重要手段。
不用請明星,不用花里胡哨的策劃各種活動,而是通過創始人的演講,循序漸漸、婉婉道來,統戰著投資人、消費者和團隊的干將們。
于是我們自然可見:思想營銷是最為高明的營銷。
回顧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們在演講辯論中,匯聚了整個人類最原始的精神財富,源遠流長。
我還記得美國的一位社學者說過,企業家 里面沒有思想家,因為他們都急功近利、淺薄無知。
而《定位》一書中著重強調,定位的本質在于攻占消費者的心智。
如何攻占心智?攻占心智的方法,除了產品本 身,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創始人所傳遞的思想觀念。
“Think different"、"要么杰作,要么狗屎”、組織變革等,都已經讓思想開始誕生在企業家的實踐總結中。
一個創業者的演講素養,包括著思考,觀察,記錄、實踐等等。
今天,深度思考比勤奮工作更重要,在精益思考后的表達和傳播,就將讓創業者光芒萬丈,牛逼哄哄,凝聚更多的創業能量。
“劉強東”們正生,我們更多的含蓄創業者必須好生修煉、奮勇追擊。
下一篇:面對模棱兩可的戰斗,CEO該如何做出最艱難的抉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5年七位如坐針氈的CEO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