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既要做生意,也要做公益。
90后創業青年吳俊松相信,只要有合適的商業模式作為支點,撬動扶貧區農業的發展可能是近在眼前的未來。
而這個商業模式就是“扶貧電商”。
記者是在廣東金融團工委的成立大會上了解到吳俊松和他的創業概念的。
5月22日,廣東金融團工委成立大會暨“金融助力廣東青年創業圓夢行動”主題活動在廣州啟動。
會上,農行、建行等金融機構代表與創業青年共同簽訂《廣東青年創業圓夢行動金融扶助牽手書》,承諾將為扶持青年創新創業搭建金融服務、資金扶持與金融政策宣傳的平臺。
吳俊松和他的公司正是在圓夢行動下受到扶持的年輕創業者之一。
扶貧村“上網觸電” 2014年2月份開始運營的稻草人電子商務平臺前身是吳俊松和同學在華南農業大學就讀時就開始做的高校周邊電子商務網站——校酷網。
作為食品專業的畢業生,吳俊松提出的理念是,通過電商平臺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通過更專業的管理保證農產品質量,在地方政府幫助下和農民溝通,將一個全新的農業發展模式在扶貧區推開來。
‘可溯源扶貧點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是讓扶貧點的農民把農產品放到稻草人網上銷售。
農產品包括高校農業技術輸出培育出的農作物以及扶貧點地方政府扶持的地方特色農產品。
開始總是艱難的。
盡管有學校的支持,讓習慣了傳統擺攤賣貨和對接的農民接受電子商務的運營方式依舊有難度。
為了把更多的農民拉入項目,吳俊松3個月走遍廣東22個扶貧村。
“剛開始很多農民不相信我們,覺得我們是騙子。
” 不過,因為有駐村干部和地方合作社的幫忙,后來逐漸有合作社開始加盟平臺,吳俊松的生意這才做起來。
他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講座結束后,有了兩個農民來簽約。
從項目開始至今,吳俊松陸陸續續辦了12場電商培訓講座,現在,他和7間合作社合作,項目下合作農戶已經近千戶。
牽手政府做項目 作為年輕的大學生創業者,吳俊松和他的團隊白手起家,無論是資金還是人脈都不算廣,推動這個項目,“扶貧電商”概念背后蘊藏的資源,左手拉駐村干部,右手牽起起母校華南農大。
項目借著母校華南農業大學的技術支持和政府鼓勵新農業、鼓勵公司牽手扶貧村的意向慢慢地走上正軌。
“我們第一步是跟華農要技術,跟教授一起下田間去,指導農民種田。
同時華農成立了新發展研究院,因為學校也承擔著扶貧的項目,因此很多新的產品跟技術優先考慮把專利提供給我們,這方面是很大的優勢。
” 對于扶貧,吳俊松覺得,政府有政府的角色,但商業能做的是從另一個角度去從根本上帶動扶貧村的發展。
在吳俊松開始去找合作社合作的的時候,有一個村僅有幾十家合作農戶參加,“但上一次過去,已經發展到165戶合作戶,涉及的土地也從當時的400畝地上升到現在的2000多畝。
很多人參與的積極性都提高了,也給他們多一個留在家鄉發展的原因。
”吳俊松說,這也是開辦公司帶來的最大成就感之一。
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花更多的錢和時間來尋找可信任的健康食品,受此啟發,吳俊松也把當前比較先進好用的技術應用到產品銷售上。
公司為此專門設計了可溯源系統,通過掃包裝上的二維碼,消費者可以看到生產者的姓名、產品產地、種類,生產時間,物流經辦人等詳細的信息。
目前,吳俊松的扶貧聯盟還在擴大中。
吳俊松表示,目前的計劃是,面向全廣東的扶貧點挑選20個有實力的合作社,組成扶貧聯盟,為農產品的源頭做出最好保障。
未來,隨著扶貧聯盟的擴大,“扶貧電商”的模式在廣東還大有可為。
下一篇:"90后"微信賣水果月售十萬元 "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90后CEO趙魯陽:即虐窮狗又虐單身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