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9月9日,在蘇州昆山周市鎮的惠宇包裝集團門口,停著一長溜的車輛,其中有惠宇包裝的供貨商,也有民間借貸的債主。
據悉,這些人是在獲悉公司資金鏈斷裂后趕來要債的。
據該公司員工透露,一些原紙供貨商聽聞消息后緊急調來車輛拉回未付款的整卷原紙。
目前原紙倉庫被清空,工廠也被迫停產,政府部門已經派人進駐工廠,但老板并沒有露面。
因為老板不愿露面,此前借了大量錢款給惠宇的一名債權人心急如焚,甚至爬上惠宇廠房,以跳樓相逼,幸好被消防人員及時救下。
據公開資料顯示,惠宇集團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擁有6家子公司的大型紙包裝集團,現在員工上千人,年產值逾7億,是當地的龍頭包裝企業。
主要客戶有富士康集團、萬福閣家具、臺達電子、華美電器、天樂數碼、康佳集團、泰普森集團、堅田電機、好麗友食品、華碩集團等一大批知名企業。
對于惠宇包裝資金鏈斷裂一事,位于昆山的一家包裝企業的負責人并不覺得奇怪。
他表示,由于近幾年紙箱行業早早進入微利時代,惠宇集團卻大肆擴張,從2007年至今先后新建擴建四家分廠,導致資金十分緊張。
由于擴張太快,公司的管理一直沒跟上。
雖然從永豐余挖了大量管理人員,且公司福利制度不錯,中高層管理人員也算穩定,但基層員工卻不太穩定,聽老同事說新人很少能熬過1年。
有員工在私下說,感覺惠宇公司比較浮躁,企業文化很功利,基本上大家都盯著自己那點KPI,還美其名曰結果導向。
此外,從2014年以來,蘇州建聯、宏暉等大型電子廠紛紛倒閉,三星、普光光電、泰金寶等在蘇州的工廠漸次撤離,導致昆山紙箱行業競爭更加白熱化,企業基本無利潤可言,這或許是壓垮惠宇集團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有行業人士分析,遲遲看不到行業轉暖,等來的卻是更加嚴酷的寒冬。
對于那些2008年后瘋狂擴張的企業來說,情況極為不利。
相信這一輪大洗牌,還將有很多企業步惠宇后塵。
近期,不斷傳出民營企業倒閉的消息。
中國實體經濟已亟需轉型升級,中國民營企業如果不抓緊時機盡快轉型升級就會被殘酷淘汰。
接下來,我們以中國包裝行業為例,探討中國民企的7大死亡原因,希望所有的民營企業引以為戒。
靠高利貸維持運轉的企業 2014年,被稱為惠陽本土“印刷大王”、有著過億身價及數千萬資產的金利金包裝印刷制品有限公司老板陳金水攜50家眷跑路。
據一位知情人士稱,陳金水早前借了數千萬高利貸無法償還。
引發廣州紙業地震的金山聯紙業老板郝藝遠在欠債16億元跑路前,其高利貸融資成本月息4分以上。
青島金田福包裝老板,在攜巨款和90后小三跑路前一個月,田老板跟身邊的朋友親戚開始瘋狂借錢,多高的利息都可以。
眾所周知,除了國有壟斷下的煙包印刷還能保持高額利潤外,普通包裝制品的利潤率大多低于15%,而一些P2P的融資平臺的費率甚至高達40%以上。
企業一旦走到這一步,除了不斷地以貸還貸外,根本無力償還。
因此,這些企業最終的結果只有被收購或破產兩條路。
陷入資金互保鏈的企業 近幾年來,各地反映的包裝印刷行業“跑路”事件頻繁見諸報端,其中一些跑路事件的背后存在互保鏈的陰影。
浙江永邦包裝有限公司2013年6月停產歇業,并非產品和訂單的原因,主要是葉永佩幫其他企業擔保,被擔保企業破產后殃及永邦包裝,致使其資金鏈斷裂。
2014年,中國包裝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慈善標桿性企業、浙江瑞安50強企業,浙江華濱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宣告停產。
知情人士透露,最終迫使華濱停產的根本原因還是擔保鏈出的問題。
他估計華濱為其他企業擔保的金額在億元以上。
而華濱也涉及房地產、礦產等產業投資。
此外,位于溫州的大型印刷企業六桂集團、天達集團、溫州臺港印業、溫州恒豐印業、溫州超友印業因資金鏈斷裂倒閉也是因為銀行貸款互保。
盲目多元化的企業 此外,破產跑路的企業還有一個外在因素,就是老板投資其它主業巨虧,導致資金鏈斷裂,最終引火燒身。
2014年破產的富仕達包裝是因為投資房地產失敗,泉州的宏泰、聯盛、貴格等的破產據說也是把資金投向房地產、礦業等領域。
這些企業投資都虧了,資金吃緊,產值又沒跟上,受限貸款負債比例,從銀行募集不到資金,最后一敗涂地。
設備陳舊、效率低下、管理落后的印刷企業 2014年12月,建廠于1992年的深圳老牌印刷公司萬彩印刷,由于經濟蕭條和制造業撤離中國導致公司訂單呈逐年遞減趨勢。
眼見印刷行業大勢已去,加上自身年老體弱,老板被迫放棄三十年打拼起來的工廠。
老板在垂危之際,給員工發絕命短信宣布關停工廠。
2015春節后,另一家位于深圳寶安沙井的老牌印刷廠永聯彩印也因為訂單枯竭而倒閉。
兩家企業的共同特點是管理落后,企業生產效率很低,企業不斷虧損。
加上設備嚴重老化,公司沒有資金進行轉型升級,老板最終選擇放棄工廠。
觸碰環保紅線的企業 近年來鑒于嚴峻的環保形勢,中國政府已經加強了環保監控力度。
《穹頂之下》的播出,中央政府對環保的調門大大提高,令一少包裝印刷企業的環保壓力徒增,若沒有足夠資金解決環保問題,企業或將面臨巨額的罰款甚至倒閉。
不久前,河南一些地方規定本地包裝企業須停掉鍋爐,統一采用政府要求的熱力公司的供熱,令企業成本大幅提升。
焦作市武陟縣中瑞紙箱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全中介紹道:“公司月產紙板300萬平方米左右,原來用煤炭鍋爐時,每月大概只需要十萬元的供熱成本,現在改用集中供熱之后,每月供熱成本提高至三十萬元,一年算下來,將增加二百多萬的成本。
” 2014年,被譽為“中國包裝名鎮”的河上鎮曾經有200多家包裝企業,在環保政策越來越嚴格,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的困境之下,近百家小微包裝企業倒閉。
客戶結構單一的企業 2014年12月14日,一則佛山順德尚東印刷有限公司拖欠原紙供應商350萬貨款并指使人毆打前來討債人員的新聞爆炸式擴散開來,南都、網易、搜狐、騰訊等各大媒體都競相熱炒,網上罵聲一片,尚東印刷儼然成為千夫所指的惡棍。
其實,尚東此前一直是一家經營不錯信譽良好的企業。
然而,其主要客戶櫻達電器的突然倒閉導致300多萬元貨款無法收回,令企業陷入困境。
2014年4月,飲用水龍頭農夫山泉決定產品線上380ML、550ML、750ML、4L瓶裝水全部棄用紙箱包裝,改為成本更為低廉的塑料膜包裝。
這一變化讓為數眾多的紙箱供應商措手不及,損失慘重!以湖北襄陽為例,農夫山泉在湖北襄陽的供應商有泰升、泰友、泰金鷗、華麗、華英等十來家,這一變故讓這些企業訂單銳減,個別企業訂單甚至減少50%。
在外資快速撤離,制造業倒閉潮加劇的情況下,中國的包裝印刷企業面臨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尷尬境地。
一些主要客戶的倒閉,或將直接壓垮一些客戶結構比較單一的包裝印刷廠。
傳統的商業印刷企業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紙質媒體逐漸被電子媒體取代,書刊、雜志、報紙等印刷的市場大幅萎縮。
2015年1月,廣州最大的民營企業,新加坡上市公司豐彩傳媒集團旗下的廣州豐彩印刷正式停產并開始遣散千名員工。
在遮遮掩掩、矢口否認了長達四個月之后,這家曾經的印刷王牌企業終于走完了15年的生命歷程。
2013-2014年,珠三角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型印刷企業倒閉。
正像一個專家說的那樣,現在打敗印刷企業的,絕對不是他們的競爭對手,而是行業的發展趨勢。
在內需、外需雙雙下降,商業印刷大幅萎縮的情況下,中國的包裝印刷行業正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產能過剩局面。
更為殘酷的行業洗牌即將到來,您準備好了嗎?
下一篇:任正非:華為員工愛加班是因為分贓分得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O2O江湖兇猛,創業公司如何破解三大難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