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初創公司業務量少、人員少,遇到的交易風險也少,但糾紛、麻煩可不少。
而一旦遇到風險,小問題也可能翻船。
什么時候該找律師,什么時候該省錢呢?怎么減少法律風險?小貼士:訴訟盡量走和解;初創期勞動關系可以自行解決,擴張了可以外包給律所;重大融資和交易可是律師價值的最大體現之處,必須保護好自己的權益!而一旦打官司最好找本地律師;3-5年經驗的律師最好。
“我們什么時候需要找律師?找什么樣的律師呢?“,這是初創期企業經常會問到的問題。
每家企業遇到的問題不同,所以沒有標準答案可循,但是有規律可以參考。
法律是控制風險的手段公司從成立到發展到死亡,可能經歷一年,十年或上百年,法律不能決定公司的生死,但是可以讓公司的風險降到最低。
我們看到大企業每一筆交易,從聘任,采購,銷售到融資,上市都是需要法務或律師參與的,目的是讓交易風險更低,如果發生爭議,法律的天平也會傾向自己這方。
初創期企業資源,交易規模和人員數量相對大企業較少,面對的交易風險也相對較低,但是小小的風險也可能讓初創企業結束它年輕的生命。
如何讓初創期企業法律風險降低呢?我們將公司在法律角度分為7個部分:公司設立、公司融資并購、公司知識產權、公司業務運營、公司勞動期權和公司治理法律問題,還有獨立的一部分爭議訴訟,它可能發生在以上任何一部分中。
訴訟大部分企業家是因為訴訟而認識律師的。
一旦企業涉及訴訟,想想復雜的法律程序,證據搜集,證詞撰寫等,企業家只好把問題交給專業律師解決。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初創企業卷入訴訟,往往建議企業,先談判和解,如果能用較少的時間和精力達成和解,對于企業發展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對初創企業。
在中國現在的法制環境下,一旦發生訴訟,又不能庭下和解的,我們建議選擇當地律師,相比外地律師來說,會更為順暢的走完司法程序。
企業法務對企業來講,訴訟的起源,與約定有關,而其中大部分與不嚴謹的約定有關。
企業運作過程中,有各種約定,重要程度不同,約定的復雜程度也不同。
對于初創期企業,公司設立,公司治理和勞動關系都是相對簡單的,甚至業務運營,都可以自行解決。
隨著公司的發展,員工數量越來越多,企業業務量越來越大,公司治理,勞動關系,業務運營往往需要法律支持,降低公司的法律風險,這些我們稱之為公司日常法務工作,可以外包給律所。
重大交易不論公司大小,我們將涉及融資并購和股權股份的交易,看作是重大交易。
這些交易對雙方來說都是不容有失的,法律角度還多了一層,如果有失,如何通過合同保護自己一方的利益。
所以重大交易的交易雙方往往會分別聘任律師,開展談判,敲定合同。
如果其中一方沒請律師,或者請的律師沒有對方請的有經驗,那么合同權利很可能傾向一方。
所以當初創企業涉及大額融資,并購等專項交易時,律師是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最有利的武器。
在商業中,這也是律師價值最大的體現。
選擇律師對于公司法務,有3-5年公司法律服務經驗的律師一般可以勝任,但要注意律師曾經從事的行業,比如互聯網行業律師去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律師,他的相關行業經驗基本是零。
對于重大交易律師的選擇,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像醫生一樣,他看過多少病人,才知道如何更準,更快,更沒有副作用的治好病。
這類律師一般集中于一線城市,科班出身,英文精湛,部分有留學經歷。
由于服務于企業,這類律師對財務會計稅務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下一篇:谷歌:什么因素能夠成就一個優秀領導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初創公司慎重:急于擴大規模反而死得更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