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一種情形是,深陷危機之時,一些創業公司反而會選擇通過投放廣告來造勢。
上不起新聞聯播蹭個焦點訪談,買不起名報頭版掛個晚報首頁。
實際上,這對扭轉危機基本上沒什么卵用。
反而會加速公司燒錢速度。
地震發生之前往往是動物先察覺到“危險”。
驚恐之下,它們會做出很多反常的動作。
于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據此編了一支動物防震歌謠: 牛馬驢騾不進圈,豬不吃食拱又鬧。
羊兒不安慘聲叫,兔子豎耳蹦又跳。
狗上房屋狂吠嚎,家貓驚鬧往外逃。
雞不進窩樹上棲,鴿子驚飛不同巢。
老鼠成群忙搬家,黃鼠狼子結隊跑。
冰天雪地蛇出洞,冬眠動物復蘇早。
蜻蜓大群定向飛,蜜蜂群遷跑光了。
青蛙蟾蜍悶無聲,魚翻白肚水上漂。
野雞亂飛怪聲啼,蟬兒下樹不鳴叫。
園中虎豹不吃食,熊貓麂鹿驚慌嚎。
大鯢上岸哇哇哭,金魚出缸籠鳥吵。
一家創業公司發生地震也是有前兆的。
只不過,先察覺到“危險”的,通常是高管和核心部門人員。
同理,他們也會做出一系列反常現象。
創業公司的死法千千萬,最常見的無非就是缺錢。
缺錢的又分三種:1、上一輪燒完了;2、盈利遙遙無期;3、沒找著接盤俠。
成功的Boss往往是相似的,失敗的Boss各有各的不同:有的Boss即使創業失敗,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安置好追隨自己的兄弟;有的Boss創業失敗后,連工資都不發直接卷款跑路…… 作為初出茅廬的創業公司基層員工,應該如何預判這種突如其來的風險呢? 一、高層反常 ▐ 1 冰天雪地蛇出洞 創始人頻繁跑會 并不是每一家創業公司的老板都是富二代,老爸砸幾百萬就肆意招兵買馬。
事實上,絕大多數初創公司都不十分有錢,大部分創業者都離不了投資人的支持。
因而,對創業公司而言,把握好融資節奏是重中之重的一件事。
對創始人而言,通常天使輪剛敲定,就著手找A輪,A輪剛簽約,已經在垂涎B輪……融資就像給公司輸血。
在還沒有實現盈利之前,輸血中斷往往是致命的。
正常情況下,一家優質的創業公司老板是很忙的,不會三天兩頭出現在各種形式大于內容的場合。
如果你的老板平時忙得跟狗似的,近來卻一反常態頻繁參加各種融資活動、會議、論壇,那么,十有八九,你們公司資金鏈開始緊繃了。
▐ 2 豬不吃食拱又鬧 核心團隊內訌 創業公司最大優勢就是:船小好調頭。
但對員工來說,這是非常苦惱的一件事。
因為公司方向總在變,變來變去,完全不知道公司到底想干嘛。
更有甚者,有的公司變著變著,連老板都找不著北了。
因而,關于公司大方向、大趨勢的博弈經常發生。
這也是創始團隊內部矛盾最容易激化的地方。
如果方向性問題解決不了,創始團隊的內耗或許就是拖垮整個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 3 雞不進窩樹上棲 法人突然變更 一般來說,創業公司的企業法人就是老板本人。
當然,也有一些大公司內部創業成立的公司,企業法人只不過是個擺設。
或者,有的老板為了規避風險,安排了個親信做企業法人。
一旦涉及變更企業法人,接下來發生的恐怕都不會是小事。
第一種可能是,老板被辭職,比如被投資人炒掉; 第二種可能是,公司被收購,比如傍上了大公司; 第三種可能是,公司出了重大問題,原企業法人欲規避風險; 第四種可能是,原企業法人出了問題,實際控制人欲規避風險。
如果企業法人發生變更,通常意味著所有權或經營權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動或轉移…… 二、人事反常 ▐ 4 蜻蜓大群定向飛 團隊整體裁撤 我認識一個創業的朋友,他公司因為遲遲沒找到下一輪融資,不得不裁員。
首當其沖就是技術團隊。
尤其在互聯網公司,技術和產品往往是燒錢的大頭。
當公司危機無以復加的時候,老板往往會選擇“斷臂求生”。
新品研發可以暫緩,線下擴張可以暫停,對運營的沖擊相對小一些。
但通常走到大批量裁撤技術團隊和市場人員這一步的時候,這家公司往往已經岌岌可危了。
▐ 5 家貓驚鬧往外逃 關鍵崗位長期空缺 我時就曾遇到這樣的情況。
當時,公司把負責業務的總監給辭退了,卻遲遲沒有新的替補進來。
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兩個基層經理在接活。
核心版塊人員長期空缺,往往預示著公司原有業務往往面臨撤銷或轉型。
尤其在創業公司,公司變更方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基層人員的只能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核心負責人的變動往往有釜底抽薪之效。
要是一家公司,任由核心版塊負責人空缺,那么原團隊人員恐怕要做好離職或者轉型的準備了。
▐ 6 兔子豎耳蹦又跳 直屬上司行跡詭異 你不得不承認,大多數時候上司比你消息靈通。
一位朋友對我說,他的前上司是一位工作狂,通常每天都會加班到很晚。
但在公司垮掉之前那段時間,上司罕見早退、遲到,有幾天甚至沒來上班。
以往,要是生病請假的話,他都會事先打個招呼,囑咐大家有事打電話。
而團隊解散前那段時間,一次都沒有。
等大家搞明白怎么回事兒的時候,上司連下家都找好了。
三、招聘反常 ▐ 7 蟬兒下樹不鳴叫 基礎崗批量下線 公司資金鏈緊張,老板首先想到的通常是裁員。
一種是先裁花錢最多的,一種先是裁影響最小的。
前者如程序猿,后者如運營喵,等等。
所以,往往從公司招聘頁面就可以瞥見一家公司的“異常”。
如果公司突然將大部分基礎崗位下線,那么,大規模的裁員也快來了。
▐ 8 牛馬驢騾不進圈 核心崗位異常高薪 對互聯網創業公司而言,不同的公司對技術、產品、運營的偏重程度不一樣。
如果一家公司的某些崗位開出的薪水比同行高出一大截,卻遲遲招不到人,通常都是有問題的。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你N次刷招聘信息,該公司該崗位都顯示在招狀態。
這種現象的根源,不是公司有問題,就是該版塊的負責人(直屬上司)有問題,或者都有問題。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公司掛著招聘信息只是為了打廣告。
一些精明的老板自認為這么做很聰明,殊不知,其實這只會對求職者傳遞負面信息。
四、對外反常 ▐ 9 魚翻白肚水上漂 制造虛假繁榮 最常見的就是虧本促銷。
比如公司規劃年前搞定新一輪融資,于是,雙十一的時候花大價錢虧本沖量,只為了刷一個漂亮的數據給投資人看。
尤其對重資產的公司來說,一旦成本失控,風險往往是毀滅性的。
更惡劣的是刷量造假。
比如眾籌產品大量刷單,用虛假數據引誘客戶購買;再如,為公司官微刷粉絲,制造虛假繁榮等等。
長遠來說,這些套路都是“飲鴆止渴”。
▐ 10 狗上房屋狂吠嚎 品牌公關癲狂 古希臘悲劇作家歐底庇德斯的有句名言:“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癲狂。
” 一種情形是,深陷危機之時,一些創業公司反而會選擇通過投放廣告來造勢。
上不起新聞聯播蹭個焦點訪談,買不起名報頭版掛個晚報首頁。
實際上,這對扭轉危機基本上沒什么卵用。
反而會加速公司燒錢速度。
世界上哪有那么二傻子投資人呢? 另有一種情形是,危機被媒體曝光過后,公司迅速自亂陣腳,匆匆花錢發稿,結果越描越黑。
即使公司沒問題,都可能搞出問題;要是如果公司本身有問題,那無疑是自尋死路。
所以,當看到那些用批量軟文把自己包(夸)裝(大)成“世界首家”“全國領先”“行業第一”的公司,諸位還是繞道而行吧。
畢竟,真正牛逼的公司從來不說自己牛逼。
后記 不少在創業公司工作的小伙伴其實沒有什么安全感可言。
因為,真的是不小心公司就垮掉了。
倒不是鼓動大家,一旦公司遇到危機就第一時間逃跑,恰恰相反,作為基層員工,只有提前預判風險所在,你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無論是離開還是堅持,你都要牢牢地將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
而作為老板,更應該及時將公司的重大決策主動知會員工。
因為,一個負責任的老板,永遠有人追隨。
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選擇留下來的員工反而會更加賣命。
即使這次創業失敗了,下一次同樣有人愿意追隨你。
反過來,隱瞞的結果往往只會造成信用破產。
這對連續創業者是大忌。
下一篇:我們和100位創業者聊了聊初創公司品牌建設這件事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普通公司與一流公司的差距是怎么被拉開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