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想不想天上掉錢?這絕對是件人人都想得美事兒。
對于某些創業者來說,他們只需要找一個風險投資人或是天使投資人,然后就會有一筆不菲的資金注入到自己賬戶上了。
當你拿到了錢,就可以玩兒游戲,或是給辦公室的小伙伴們發福利,甚至無需在關注公司的燒錢率了。
當然啦,上面講述的可能是一種戲劇性的幻想版本,但說實在的,也許真的有不少創業者就是這么看待風投資金的。
筆者本人和很多創業者有過交流,也和不少創業者公事,這些人真的有過“不少可怕的想法”,他們更多的是把風投資金看做是一種“獲利”,而不是一種“投資”。
最近,我看到了知名天使人Chris Sacca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條推文,意思是說,創業者們:如果你們決定在一個全新的行業領域里另起爐灶,那么投資人應該有機會把自己的投資拿回來。
見下圖:雖然Chris說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但是我認為殊途同歸,他想要表達的概念,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當投資人投資了你的公司,創業者不應該把這筆投資看做是一筆“免費的錢”,更不應該把投資看做是一種禮物。
投資人不是彩票公司,拿到投資的創業者當然也不是中了彩票。
筆者不禁開始思考Chris提到的“創業者花投資人錢的態度和心態”。
如果創業者覺得這筆投資已經是自己的了,而且無論怎么花都行,那么這種想法是不健康的,這樣即對你的公司不利,同時也是對支持你的投資人“不忠”。
投資人給你的公司投資,是因為他們覺得你會利用這筆錢去發展公司業務,并且讓投資人能夠獲得回報。
打個比方,如果你需要一個全新的空氣曲棍球桌,投資人絕對不會把錢送給你。
想象一下,有這么一個瞬間,你想去做一件事情,創建一家小公司,比如街角的一家商店,提供草坪修剪服務,或是想開一家三明治咖啡館。
此時,你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可能并不是去尋求投資,如果你有資金需求,那么第一步可能依然會非常傳統,要么去找無情的銀行貸款,要么向你的親朋好友借錢。
在第一種情況下,你會簽署一份合同,并承諾不管創業結果好壞,自己都會還清數千美元的貸款;在第二種情況下,你拿著親朋好友努力工作,或是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同樣,你希望有一天能把欠的錢還清。
這些都是艱難的“命題”,但同時在我們生活中又很普遍,因為很多經營小生意的人都會這樣做。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他們努力工作,盤算著自己手上的錢,并償還他們的債務。
連這些做小生意的人都知道,需要把錢用在刀刃上,管理現金流,并維持一定程度的流動性。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對于做“小生意”的創業者來說,他們知道自己從銀行里貸款,或是拿著媽媽的退休金創業,遲早都要還給他們,而且還得帶利息。
而作為初創公司創始人,如果你的公司拿到了投資人的投資,那么也需要用同樣的態度來對待這筆錢。
就像對待所有需要償還的貸款那樣,去看待風投。
在花錢的時候,更要小心謹慎,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這么做,其實對你有好處,因為它可以降低你的燒錢率,延長你的創業壽命。
但是,如果要賺錢,就必須要花錢!這點毋庸置疑,但是你不能像是一個“喝醉的水手”那樣肆意揮霍,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夠實現精益運營,那么就意味著用正確的方法來平衡收支。
你的開銷月底,那么你的資金支出就會越低,企業運營也就會變得更加健康。
我能不花太多錢就招募到最好的人才嗎?你難道為了招募一個天才級別的程序員,寧可讓自己的公司破產嗎?或者,有這么一個程序員,他可能也很有天賦,同時也非常勤奮努力,有你需要的技能,也渴望學習更多東西,他愿意加入你的公司,因為他渴望和你們一起工作。
這兩者選擇哪一個,答案似乎已經非常明顯了。
我的投資人并沒有說想要我“還錢”,所以為什么非要讓我覺得他們想要回報呢?因為到最后,如果你成功了,公司也能夠實現盈利,銀行賬戶里就會有足夠的資金;如果你失敗了,也會用光了所有投資人給你的錢。
但所有這一切,都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事實上,你總能讓自己維持更長時間。
只要你能夠向投資人展示自己合理地使用了他們的投資,那么就會贏得投資人的尊重。
隨意對待投資人的資金并不好玩兒,也不酷,更不“性感”。
但是,當你拿到了投資,意味著有了更好的機會讓自己的創意想法變成一家可持續盈利的公司,想必對任何一家初創公司而言,這都是他們最想要的結果吧。
下一篇:創業者看過來!關于融資你想知道的 全在這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公司到底應該有多少天使投資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