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運動員退役后干啥去? 6成奧運冠軍從政,部分人轉身當教練除了田亮、楊威、李小鵬等還活躍在娛樂圈,運動員們一旦退役,往往就此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對他們來說,從政、執教、經商、求學深造等是最普遍的選擇。
換個身份繼續運動對很多不舍離開體育項目的運動員來說,轉身成為教練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完美的例子當屬郎平,退役后兩度回來執掌中國女排,都實現了絕地反擊。
從“老女排”的主將到“新女排”的掌門人,她親身將女排精神傳承了下來。
湖北籍體操冠軍程菲曾以“程菲跳”驚艷世界,退役后的她選擇了在體操行業當老師,卻不是訓練隊,而是大學里。
她目前在武漢體育學院教授體操,并開始嘗試快樂體操項目。
經商也與運動分不開“國民品牌”李寧,應該是最知名、最成功的運動員退役后經商的例子了。
而實際上,經商已經成為很多退役運動員的選擇。
體操吊環冠軍陳一冰退役后與自己的體能教練合作,開始涉足運動康體健身等行業。
女子跳水冠軍勞麗詩則更另類,她在淘寶開了家店,還成為阿里巴巴上市時的8位敲鐘人之一。
事業更跌宕起伏的則是第一代乒乓球大滿貫得主鄧亞萍,已辭職經商,與俞敏洪一同打造體育創業平臺。
近日,體操冠軍劉璇也宣布進軍商業,推出自創的運動品牌服飾,在此之前,她曾參演過多部影視作品并推出音樂專輯。
求學是轉型期跳板吳敏霞在宣布退役后透露,自己將先去上海體育學院讀研究生,人生大事也放在了學業之后。
與她相似,很多運動員在成長期遠離了普通的學校,退役后則會補上自己的校園人生。
鄧亞萍更是勵志,她在退役后先后獲得了清華大學外語系英語學士學位、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當代研究專業碩士學位,最后更是攻下了劍橋大學土地經濟學博士學位,球場上是冠軍、校園里也是學霸。
郎平則在退役后赴美國學習體育管理,而后才開始擔任教練職務。
冠軍六成選擇從政據統計,在1984年至2012年的8屆奧運會、4屆冬奧會中,中國共誕生了222位奧運冠軍,其中有六成在退役后選擇了從政。
其中不少人在各地方體育局任職,換了另一種身份在運動領域內工作。
如“大滿貫得主”王楠,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選擇退役,隔年進入團中央工作。
又如湖北籍體操冠軍楊威,在2009年退役后攜妻兒回到家鄉,擔任了湖北省體育局體操管理中心副主任。
下一篇:1個網紅勝過100個微商!這家公司孵化了10萬網紅,1年流水近2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約車新規出臺 交通部明確網約車合法地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