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阿里釘釘定位是“企業社交”,在其構想與設計上更注重產品差異化與市場缺口這兩個細節,以及“全部免費”、打通移動網絡與運營商網絡連接等。
最令屌絲員工們關注的是,釘釘避免員工“裝死”的可查已閱信息人數的功能。
今天坊間轉瘋了一條新聞【阿里再戰微信,“釘釘”悄悄殺向企業社交,免費一切……】小報君溜進了釘釘的大本營……2014年6月,來往產品業務部的無招帶領一支人馬悄悄潛入阿里巴巴的圣地“湖畔花園”,進行閉關創業。
alibaba、1688、淘寶、支付寶、天貓、菜鳥物流,還有很多有名氣的項目都誕生在這里。
釘釘團隊的一位小伙伴告訴小報君,“釘釘”早期匯報工作的時候,有一個VP開玩笑說:“叮得太猛了 趕緊遞個防蚊藥水給我!”釘釘團隊有一個雷打不動的規矩:每周五晚上,釘釘團隊的前端、技術、產品經理、市場、客戶經理……每一個人都要走出去,跟客戶聊天分享。
接觸客戶,了解他們是怎么使用產品的,這一個星期使用下來有什么樣的反饋和意見。
“做APP很難得的,因為我要找到我的客戶端在哪里。
”釘釘市場部的莫菲說,“今天釘釘被幾家媒體推出后,無招給我們發來消息,說他看了這么多媒體的報道,眼睛都濕潤了。
”創業艱難百戰多,人們都會贊美盛開在枝頭的鮮花,而寂寞的花苞獨自在風雨中成長。
今天,無招和幾位小伙伴在參加Fuel 2015(杭州互聯網創業峰會),分享即將在1月下旬正式發布的釘釘產品故事,到底如何"讓你的消息和一樣重要"?小報轉載36Kr的一篇報道,方便大家了解釘釘。
【轉自36K】“來往成長在阿里集團的聚光燈下,壓力很大,團隊增長過快。
我們這次一定要控制團隊人數”,“釘釘”產品負責人無招告訴36Kr。
在我們看來,13 年 10 月正式發布的“來往”至今僅一歲,但這個項目在內部真正啟動已滿四年。
“來往砸了很多錢,結果發現實際效果和想象的不一樣,我們發現自己其實還沒準備好。
產品加技術在短時間內從二十幾人擴充到兩百多人,這種快速擴充會引發很多問題,其中包括管理問題”,陳航說。
最終無招帶著小部分人來到湖畔花園 —— 阿里產品的福地。
湖畔花園是阿里創業的地方,1688、淘寶、支付寶、天貓,乃至菜鳥物流,都誕生于湖畔花園。
“微信在 IM 方面的先發優勢很強,我們不可能和他們死磕到底。
所以我們重新思考在這個領域的產品和機會”,在陳航看來,在阿里內做產品容易有浮躁的心態:阿里在電商方面太強勢,內部創業的電商產品很容易依托巨大的平臺和資源優勢快速成長起來。
“但并不是所有產品都能完善,不能總是大旗一揮就往前沖。
敵人的機關槍還在掃射,我們一定要沉住氣慢慢挖地道才能勝利”,他拿出了一個很有趣又意料之外很精準的比喻。
釘釘團隊除了內部的產品會,還一直到一線調研企業內的實際需求,直到去年八月才推出第一個試用版。
微信因為在移動市場無可動搖的覆蓋率,很多企業高管、員工不得不使用微信同時進行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溝通,這樣一來就導致朋友圈和消息流中公共與私人信息錯綜繁雜。
另一方面,微信內雖然有星標好友和置頂信息功能,但對實際的信息流重要性區分并沒有實質幫助。
對于工作繁忙的人而言,每天很容易被動地加入很多討論群,這些“信息爆炸”的群內沒有重要消息區分又擠滿整個時間線,反而極大影響工作溝通的效率。
另一方面,上下級或員工之間在分配任務時沒法查看消息接收狀態,無從確定同事確實沒看到消息還是看到之后沒有回復,很容易出現所謂的“裝死”問題。
對于這些問題,“釘釘”都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案。
由于釘釘在注冊時需要上傳包含公司組織架構關系的員工 Excel 表格,所以在消息流內默認會優先展示來自上級或重要客戶的消息。
經過員工表格確定的“認證用戶”才能將拉到“企業群”中,該群只包含企業內通訊人,一旦出現人事變動,離職員工會即時從整個通訊錄和所有群組中退出。
而包含企業其他員工的普通“溝通群”也需要由企業內“認證員工”發起。
而對于“裝死”和有效信息過濾方面,“釘釘”可以把討論中某一條消息定義為一個 "Ding",消息發出人可以查看這條 "Ding" 的所有群成員閱讀狀態。
同時針對這條 "Ding" 的所謂回復都會獨立成為一個子對話, 在“釘釘”的一級界面中存在一個和日常消息流平行的 Tab 可以查看這些 "Ding" 統一管理與工作或任務相關的重要子對話,直接完成溝通和任務的流轉和分離管理。
對于長時間未讀 "Ding" 信息的成員,消息發出人可以選擇對它進行“加急”(這個動作可以在消息發出后立刻執行)。
“加急”具體實現方式在于未讀接收方會通過運營商網絡收到一個來源顯示為消息發出方手機號的聲訊電話,電話內會給出 "Ding" 包含的語音信息,也能直接在電話內回復消息。
整個過程中,撥打和接聽都完全免費,發送和回復也幾乎沒有延時,最終信息都會匯總到“釘釘”的子對話中。
對于我(筆者)個人而言,日常和同事溝通時都不免會出現回復延遲,也無法確認對方是否確實看到消息,或者因為微信消息過多,在不便回復的情況下看完一條消息就很快忘記。
而根據團隊的描述,“釘釘”確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在聲訊電話(其實類似易信免費通話使用的回撥服務,不過“釘釘”可能是國內首個實現移動網絡 IM 和蜂窩網回撥電話無縫流轉的)在“釘釘”團隊內部也存在一些爭議,因為直接顯示發出方通訊錄號碼的電話很容易讓接收方感受到“壓迫感”。
他們一開始設定消息出現未讀,最多能夠連續撥打九次聲訊電話,而后因為測試效果不理想下調為三次,但這個數量可能又會因為實際信號不穩定而達不到“使命必達”的效果。
當然,在我們個人的體驗之外,“釘釘”的客戶測試和調研更能說明問題:根據他們的描述,在復星集團展示完產品后,郭廣昌表現得“很激動”,并且當場表示如果復星集團內不全部啟用這款產品,“全部 3.25 (考核不及格)”。
大企業尚且如此,秘書和相關執行人配備不完善的中小企業內老板分配任務的壓力就更大。
傳統公司的老板和項目負責人經常在 QQ 或微信群內分配任務或發出消息時,需要人工數“收到”并且反復對比,這是個很痛苦的流程,又不可能人工逐一打電話確認。
同樣的聲訊電話功能不僅能被用在重要消息通知,還能直接用在一對一對話和“釘釘”自帶的電話會議功能中。
電話會議過程中,主持人可以隨時對參與者進行靜音、掛斷和二次邀請,所有操作在會議參與者處都會直接體現在蜂窩網絡電話中。
前面我們提到微信覆蓋大部分工作場景溝通是因為其覆蓋率極廣,即時企業內部采用自有通訊工具,在與外部客戶、合作伙伴溝通時也只能回到微信。
而“釘釘”允許消息發出方在對方未安裝“釘釘”甚至也未注冊的情況下直接發送聲訊消息、短信、和語音通話,只要對方手機號碼在消息發出人的通訊錄內。
目前“釘釘”涵蓋 Web 網頁版、Windows PC、Mac OS X、iPhone 和 Android 五個主流平臺。
定價方面,團隊聲稱因為“阿里一貫的中小企業情結”,對 50 人以下的團隊完全免費,允許每人每月發起一千分鐘通話(未注冊用戶僅有一百分鐘)、每天發起五十次,50 人以上團隊則需要單獨定價。
雖然以中小企業為主,但“釘釘”同時也接受為大型企業提供定制功能、服務,并且可以為大型企業做私有云、本地服務器部署,同時為消息提供企業自有 VPN 加密傳輸而避免暴露在公網。
下一篇:全國一季度城鎮居民收入出爐 上海最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馬云系結盟廣藥白云山 王老吉或分拆上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