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于3月15日晚20時直播,節目圍繞醫療垃圾黑色產業、危險的辣條、“化妝”的土雞蛋、缺德的智能騷擾電話、資質證書豈能如此掛靠、不衛生的衛生用品、售后服務套路多 明修暗騙躲不過、“714高炮”要錢更要命等8大消費事件展開報道。
消費曝光一:方太、美的、西門子等售后服務套路消費者 涉及企業:惠而浦(6.700, 0.36, 5.68%)、三洋洗衣機、方太電器、美的、小天鵝、容聲電器、西門子、宏瑞家用電器服務公司、維美家電維修服務公司、劉志敏家電維修服務公司、承錦西商貿有限公司、西安騰輝家電服務公司、深圳宏創盛貿易有限公司、新義安電器維修服務公司、紙坊電器售后服務公司。
節目中曝光了小天鵝電器,西門子電器,美的電器、三洋電器等品牌的特約售后服務商利用多種套路“忽悠”消費者,對家用電器進行“小病大修”,甚至不惜造假,將沒問題的家電說成有問題的家電,以賺取維修提成。
紙坊電器售后服務公司(西門子特約售后服務商) 維修人員:你小件壞了,你可以糊弄那個鬼(人)大件有點問題,你就跟他說大件有問題,把他的小件附帶換了不就完了,要不你賺鬼錢,你搞維修,不在這里賺錢,你在哪里賺錢。
消費曝光二:銀聯要求各銀行自動開通閃付 存被盜刷風險 涉及企業:銀聯、德宏泰數碼專營店 銀聯要求各家銀行自動開通閃付功能,且由于閃付不需要輸入密碼,不需要與刷卡機緊密接觸,導致存在被盜刷的安全隱患。
具有“閃付”功能的銀行卡在消費的時候,不用輸入密碼不用簽字,只需要將卡片靠近POS機就能迅速完成交易,而記者發現,大多銀行在辦理銀行卡時,這一功能是默認開通的。
這背后存在被盜刷的可能。
記者發現,一些網絡賣家利用其他產品信息作掩護,在網上可以購買到支持銀聯免密支付的POS機。
記者將這種從網上購買的POS機與銀行卡間隔5厘米,結果成功完成支付;記者將銀行卡裝入外套口袋,在不用接觸卡片的情況下,結果也是成功完成支付;記者將帶有閃付功能的銀行卡放入包內口袋,同樣也能輕松完成支付。
消費曝光三:融360被曝貸款必須買產品 7千元3月滾到50萬 涉及企業:“甜兔”APP、“任性貸”、金葫蘆APP、快易借APP、現金樹APP、米來來APP、融360、安徽紫蘭科技有限公司 融360自稱是“中國領先的移動金融智選平臺”,也入駐著大量的小額貸款商戶,融360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為商戶推薦客戶,每成功放出一筆貸款,他們就會收取一定的費用。
記者在融360上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貸款產品都標注著需要購買商品才能放貸。
既然是貸款,為什么還要購買商品呢? 融360工作人員稱,“你們這邊貸1000元錢得需要購買200元錢的產品,問他能不能接受,這個東西不就相當于你們這邊談利息嘛”。
而據調查,一位王姓消費者的辦公室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都是他在融360上貸款時必須購買的,這些商品的價格都遠遠超出市場價。
“變相的砍頭息。
20%的利息,不管你要不要,必須買了我這個東西才能放款”,王先生稱。
消費曝光四:聘證網、獵正網以兼職為幌子為醫生“掛證” 涉及企業:聘證網、獵正網、重慶開林集團、頂呱呱集團重慶分公司、重慶萬鑫藥房、重慶健之佳連鎖健康藥房、重慶唐氏藥房、重慶和平藥房、重慶萬和醫藥連鎖藥房、重慶吉善堂大藥房、重慶雅佳口腔診所。
藥店,診所等醫療機構,也存在掛證現象。
有的藥店雖然掛出了該店的執業藥師證,但是藥師實際都不在崗,有的藥店就直接掛出“藥師不在崗”的牌子。
雅佳口腔診所負責人承認,他當初開辦診所時,所用的執業醫師證是租來的。
知曉內幕人士稱,圍繞著“掛證”這種畸形的市場需求,已經形成了一個灰色產業,不少企業甚至直接做起了掛證中介的生意。
“聘證網”,表面看起來是一個發布求職招聘信息的專業網站,但其工作人員透露,所謂的兼職只是一個幌子,實際上是為了掛證。
在聘證網,工作人員給記者出具的價格報表顯示,這里初級醫師證、主治醫師證一應俱全,一年的租金價格從8000元到50000元不等。
通過給雙方提供掛證機會,聘證網會從中收取一定的服務費。
獵正網更為直接,自稱是中國專業的醫療掛證服務平臺。
對方給記者出具的客戶資料和價格報表顯示,這里初級醫師證、主治醫師證等一應俱全,一年的租金價格大約在1.2萬元到6萬元。
【追蹤】315晚會曝光聘證網、獵正網違規掛證 目前已無法訪問 新浪財經今晚搜索發現,聘證網、獵正網均已無法打開。
消費曝光五:機器人騷擾電話 中科智聯等公司產品大量竊取用戶隱私 薩摩耶金融借探針盒子搜集消費者個人信息 涉及企業:中科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壹鴿科技有限公司、陜西易龍芯科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聲牙科技有限公司、探針盒子、財神兄弟科技(5.330,0.28, 5.54%)有限公司、薩摩耶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節目中曝光了多個外呼公司利用機器人(19.750, 0.00, 0.00%)撥打外呼電話,甚至有公司的機器人模仿林志玲的聲音。
這些機器人由中科智聯、壹鴿科技、易科芯、智子信息、聲牙科技、璧合科技等公司提供。
部分公司開發探針盒子,在商場等地方自動收集消費者信息,薩摩耶金融被曝借用此種方式進行獲客,每個機器3000元。
有家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一年撥打了40多億個騷擾電話。
據報道,薩摩耶金服是以服務信用卡生態為主的金融科技平臺,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遞交了IPO上市申請文件。
招股書顯示,薩摩耶金服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SMY”,擬募集8000萬美元資金,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中金公司為此次薩摩耶金服IPO的承銷商。
央視315曝光了以機器人尋呼系統撥打騷擾電話的中科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易龍芯科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智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秒嘀科技等。
利用黑科技探針盒子自動獲取用戶個人信息:電話、收入及其他個人信息,從而進一步進行騷擾電話。
天眼查數據顯示,相關企業均為高新企業,融資金額動輒逾千萬。
其中璧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新三板上市,股東中有著名的公關公司是藍色光標(5.730, 0.22, 3.99%)。
【追蹤】薩摩耶金服回應315晚會曝光:成立專項調查組全面摸查 晚間,深圳薩摩耶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回應稱,該公司已召開緊急會議,并成立專項調查組,正在對節目中提及的問題進行全面摸查。
消費曝光六:佰斯特用已發霉原料生產劣質紙內褲 涉及企業:佰斯特公司千倍爽成人紙尿褲、金得利公司 佰斯特公司利用散漿生產劣質紙內褲,部分沾染大片污漬,甚至已經發霉。
工人告訴記者,散漿會通過多種工具加工成紙尿褲的棉芯部分,因為外面還有無紡布,所以臟的東西很難被發現。
不僅僅是成人紙尿褲,一些成人在生產婦女及嬰幼兒兩用巾也用散漿。
除了自有品牌還為多個品牌代加工產品。
公司宣稱嚴把產品質量,為廣大婦女兒童提供衛生舒適安全的衛生用品。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金得利公司實際上也在偷偷購買散漿,工人告訴記者為了不被檢查人員發現這些散漿入庫時不做任何記錄。
消費曝光七:醫療垃圾黑色產業:醫療垃圾變成兒童玩具 河南濮陽、山東鄆城、陜西西安、河北保定、任丘、滄州、山東棗莊、臨沂等多地調查發現,不少地方都有專門用醫療垃圾破碎料加工再生料的工廠。
本應當受到嚴密監管的醫療廢物,卻從醫院流到了市場,從廢舊輸液袋、注射器變成了日用品和玩具。
這條產業鏈很長,涉及的地域很廣,涉及的監管環節也很多。
消費曝光八:蝦扯蛋、愛情王子辣條生產環境臟亂差 車間環境“辣眼睛” 涉及企業:蘭考縣寧遠食品有限公司“蝦扯蛋”品牌辣條、尉氏縣歐飛食品有限公司“親嘴牛筋”、鈞力食品廠“愛情王子”辣條、味泉食品公司“黃金口味棒”辣條 近些年辣條生產“黑工廠”、“黑作坊”違規使用各種添加劑,菌群超標等質量問題。
湖南省岳陽市“鈞力食品”廠生產的“愛情王子”辣條生產環境臟亂差;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寧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蝦扯蛋”品牌辣條里既沒有蝦,也沒有蛋,除了面粉,就是各種調味用的添加劑。
消費預警第一彈: “化妝”的雞蛋滿天飛 涉及企業:湖北蓮田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河北邯鄲的山海農業科技公司、振堂公司、湖北神丹公司 央視3·15晚會調研曝光,館陶縣振堂蛋雞養殖有限公司、河北省邯鄲山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等商家用斑蟊黃作為添加劑,加深蛋黃色,將普通的雞蛋偽裝成五花八門的“土雞蛋” 。
營養學家指出,土雞蛋與普通雞蛋營養含量差不多,消費者不要被商家的營銷所蒙騙。
天眼查數據顯示:全國范圍內有3132家公司經營范圍中含“土雞蛋”,經營“柴雞蛋”的公司有356家。
其中,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自身風險有49條。
消費預警第二彈:社保掌上通App搜取用戶隱私 李治國系股東 晚會曝光社保掌上通App通過不平等、不合理條款強制索取用戶隱私權、過度用權。
用戶在填寫各種資料注冊該App后,電腦遠程就能截取到用戶的幾乎所有信息。
據悉,社保掌上通是由杭州遞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社保查詢應用,為用戶提供社保管理及衍生服務。
企查查顯示,社保掌上通股東為吳志敏和李治國,分別占股80%、20%。
其中,李治國為知名投資人士、口碑網創始人。
此前,該App對外宣稱用戶已達2000萬。
類似這樣的app也有很多,比如查社保、公積金、違章甚至訂票,非官方的app都會截留用戶的這些信息。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的何延哲測試時稱,他們就想最大范圍搜集您的信息,做全面的畫像,這樣就可以做靶向推送、精準營銷之類的商業活動。
消費預警第三彈:電子煙對人無害?尼古丁和甲醛等仍存 電子煙是通過電池功能加入一種溶液傳送氣物,速成煙液,大多數煙液中都含有尼古丁。
尼古丁是誘導你成癮的物質,長時間吸食……他們成為卷煙的幾率非常大。
不吸煙的青少年如果開始使用電子煙,日后開始吸煙的可能性是沒有接觸電子煙(也不吸煙)的青少年的兩倍。
所以電子煙讓青少年轉而成為吸煙者概率翻了整整一倍。
通過科學實驗證明電子煙同樣含有不少有害物質,危害一點不比香煙少,所以在美國一些國家電子煙被列為“煙草制品”,而在日本和歐洲的一些國家,電子煙被列為醫藥產品來管理。
在我國雖然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曾經在去年特別發出通告,禁止向衛生年人出售電子煙,然而電子煙作為一個新興的產品,國內的大多數生產企業大多是打著科技公司的旗號,把電子煙當作是一種電子產品來銷售,缺乏有效的監管。
在我們看來這樣的準入門檻比煙草制品和醫藥制品低得多。
香煙已經讓我們付出慘痛的健康代價,而對電子煙的危害一定要用科學、正確的態度來認識,不要為了一時趕時髦而掉入到另外一個消費誤區。
下一篇:團貸網“爆雷”后的三個謎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社區團購:集齊“永輝蘇寧京東”三巨頭,戰事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