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wǎng)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xué)習(xí)分享
兩會結(jié)束一個星期,樓市一直沒出什么重磅的消息,深圳和杭州打了第一個響炮。
3月28號,深圳宣布二手房交易即日起“三價合一”;同一天晚上,杭州宣布,新房銷售采取公開搖號全程公證的方式。
每年3月兩會后,都有重點城市跟進出臺重要的樓市政策,比如2016年3月25日是上海、深圳,2017年3月17日是北京。
新政一出,鍋蓋被蓋上了,樓市在短時間內(nèi)都涼了。
今年為什么輪到了深圳、杭州,是否重復(fù)這一條規(guī)律?深圳三價合一,炒房難度成倍增長沒有三價合一,是深圳樓市的特殊“紅利”。
所謂“三價”,是指在同一套二手房交易過程中,在三個地方會出現(xiàn)的成交價格:➀ 買賣雙方的真實交易合同上的房價。
➁ 銀行貸款合同上的房價,銀行對于這套房子也會有一個評估價,最后按照兩者取其低者,作為貸款的基準價格。
➂ 提交給交易中心的合同上的價格,交易中心也會對房子有一個評估價,兩者取其高,作為繳稅的基準。
在三家合一之前,由于系統(tǒng)各自獨立,他們即便不相同,也互不影響。
二手房是一個非標準化市場,哪怕在同一個小區(qū),同一個戶型,也是一房一價,最高與最低之間,相差50%也是常事。
這就意味著,三價之間,大有可操作空間。
套路并不難理解,就是把報給銀行的合同價提高,多貸款,降低首付;同時報給交易中心的合同價做低,少繳稅費。
比如一套400萬成交的房子,正常的7成貸款是280萬,需要有120萬自有資金。
但如果給銀行的價格是500萬,則可以貸款到350萬,相當(dāng)于接近實際價格的9成,買房人只需要出資50萬即可,杠桿率提升顯著。
給交易中心的合同價格,則把400萬報成300萬,則需要繳納的稅費就直接減少了1/4,至少省了數(shù)萬元。
不少炒房客就是以這樣的套路,同時實現(xiàn)多貸款、但卻少繳稅的“紅利”。
從法規(guī)講是造假,從市場來說是灰色地帶的補償機制。
最極端的案例,過去兩三年在深圳有被稱為“一刀流”的炒房流派,看準房價將漲,則匯集全部身家比如100萬首付+留足12~24個月的月供,搏命式一波,提升杠桿率,撬動1000萬的房子,在大漲至1500甚至2000萬之后賣出獲利而歸。
全程在貸款時提高價格,在繳稅時降低價格,兩者相差一倍也是可能的,堪稱快進快出炒房的標準手法。
三價合一后,紅利就沒有了。
這三本合同都在交易中心備案,以確保銀行與交易中心的合同是相同的。
你要想多貸款,就和房東談好,400萬成交,但是3份合同都寫上500萬,貸出來350萬。
但是需要按照500萬多繳不少稅費,還得信得過房東的人品。
要么都寫上300萬,只能貸出來180萬。
總之就是要么多繳稅,要么少貸款,這中間,你還需要保證你的交易對手方人品可信,或是讓他相信你的人品可信。
不論哪一種,快進快出的翻滾式炒房成本,均大幅度增加。
在一線城市中,京滬在很早前已實現(xiàn)三價合一,廣州去年5月后跟進。
深圳作為經(jīng)濟特區(qū)和改革前沿,監(jiān)管作為寬松,在三價合一這一點上是特例。
因此,深圳特別受到炒房客和投機性交易的青睞,每一輪房價啟動,均自深圳而始。
用資深地產(chǎn)投資人歐成效的說法,“深圳一直享受著‘輕稅’紅利,出于(全國)政策一致化考慮,(深圳沒有三價合一)是不可接受的。
”三價合一將顯著增加深圳投機性炒房的難度,從“Normal級別”至少提升到“Hard模式”,一刀流等投機行為,更會近于絕跡。
相反,投資人買房長持、出租的方式,受到的影響則相對較小,并可能會相應(yīng)增加。
副作用也不是沒有,這也是深圳遲至今日才出臺三價合一的原因。
最大的一點,在于不管實際成交價多少,交易中心都給你定好了一個評估價,繳稅時評估價和實際成交價兩者取其高,即便是你真的買到了超便宜的房子,對不起,繳稅還是按照交易中心的評估價。
“實際上,就是所有人都要多繳稅,其中剛需影響最大。
對房價的影響,則類似于當(dāng)年的營業(yè)稅,短期內(nèi)市場沉寂、交易冰封,長期則會導(dǎo)致交易減少、市場失衡,更容易大起大落。
”杭州新房搖號,談好二手房的剛需掉頭回去深圳二手房交易套路甚廣,杭州則是新房交易內(nèi)幕多。
小巴剛好有個朋友,最近在看二手房,還讓小巴給他推薦了不少樓盤,本來基本都快談好了,新消息一出,馬上和房東鞠了一躬,說了一句“對不起啊大哥,仔細考慮了一下,畢竟是我人生的第一套房子,還是想買新的。
”掉頭速度之快,只留下房東和房東太太面面相覷。
也不能全怪他,除了“初房情結(jié)”,杭州一手房限價,也確實比二手房便宜不少,如果不是前段時間新房需要全款+高額號子費,他斷然不會選擇去看二手房。
我這位朋友,從事IT行業(yè),年歲也接近30,一直沒有結(jié)婚,所以拖著沒買。
他工作已經(jīng)五六年,年收入也不錯,一年有25~30萬,現(xiàn)在房價漲了,覺得不買實在不行了。
最開始他要求比較高,想三成首付、買地鐵、精裝、帶學(xué)區(qū)的新房,不過現(xiàn)實很快給他上了一課。
看了三個新樓盤,買的人實在太多,雖然問及銷售,均不承認有號子費一說,但是從中介、其他的買房人口中,并不難得知其中兩個號子費30萬,另外一個,已經(jīng)是一房難求,花了錢也拿不到購房資格。
無奈下,這位朋友才去看了二手房。
新房和二手房的價格,似乎處在兩條不同的軌道上,3萬2的新房,邊上的二手小區(qū)賣4萬,傻瓜也知道這中間是相當(dāng)大的溢價空間。
隨之而來的,就是嚴重失衡的供求關(guān)系,連夜排隊、全款、號子費、內(nèi)定、權(quán)力尋租等現(xiàn)象一一顯現(xiàn)。
號子費雖然給人的感官印象十分不好,但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是市場行為,價高者得。
以搖號替代號子費,好處在于相對透明和公開,是一件“占便宜”的事。
劉德科認為, “對于剛需來說,公證搖號是利好,貨真價實地給了你買到房的機會,不需要號子費,不需要托關(guān)系,不需要全款,還可以用公積金房貸。
這么好的事情,你不去占,那是巨大的浪費。
你占的便宜,是整個社會買單。
但如果你占不到便宜,整個社會為此買的單,會反加到你身上。
”只要有購房資格的,或許都會上去一試。
畢竟,只要價格雙軌制存在,這中間的巨大價差,會讓搖號成為變成摸彩票。
有人講這種限價、搖號的機會,比喻成股市中的“打新股”,很是貼切。
對此,浙報傳媒地產(chǎn)研究院院長丁建剛則擔(dān)心,“買到限價新房,如同中獎,那么搖號就成為了全社會福利。
原來并不想買房的人,或是原來覺得買房困難而放棄的人,也來碰運氣。
在另一個搖號買房的城市成都,就出現(xiàn)了4萬多人抽400套房子的情況,中簽率不到1%。
真正需要購房的人買到房子的概率,則進一步下降。
”而極具觀賞性與傳播度的“公證搖號”過程,在杭州這個被人為強行壓制的樓市,則極有可能加劇恐慌心理,帶動房價進一步的上漲。
深圳的“三價合一”與杭州的“公證搖號”,都屬于清理灰色地帶、維護市場秩序范疇的調(diào)控措施。
無論杭州還是深圳,樓市調(diào)控的道德正確,會讓我們乍聽上去很爽,但我們多數(shù)人卻為這種道德正確無知覺地支付了成本。
任何一個市場,如果把合理的灰色地帶給徹底消滅掉,很容易贏得道德分,但最終還是要整個社會來為這種道德正義來買單。
下一篇:數(shù)位高管相繼辭別周鴻祎,離職背后有何原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探秘日本VR線下體驗館:月流水100萬+是常態(tài)?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