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時間倒回 2015 年。
那一年是自媒體融資元年,內容創業之風剛剛刮起。
“吳曉波頻道”、“羅輯思維”等較早入局的自媒體,開始擴大基本盤,一方面探索更多自媒體玩法,一方面投資更多自媒體項目。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就趁著這股風起來了。
同時起來的還有很多項目,有的經過兩年淘汰賽已不見蹤跡;“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卻保持一年一輪的融資節奏:2015 年 10 月,獲得 300 萬元融資,投資方為吳曉波的獅享家新媒體投資基金;2016 年 11 月,獲得 1500 萬元融資,頭頭是道基金領投,羚羊早安跟投;2017 年 10 月,獲得 3000 萬元融資,投資方為真格基金旗下真成投資,它們投過的其它新媒體項目還包括羅輯思維/得到、二更、有車以后、軍武次位面等。
創始人李筱懿向新榜透露,它的估值已達 3 億元,比兩年前翻了十倍。
這個base在安徽合肥的自媒體團隊,如今不過 20 余人,卻撐起一個月近千萬元的營收。
內容電商、社群運營、知識付費、版權開發,它如何走出一條多輪驅動的新媒體發展路線?只出精品,不賣百貨“香氣鋪子”的“兩個占比”2014 年,在《安徽商報》搭檔多年的李筱懿和陶妍妍,聯手進軍公眾號。
公號名字取自李筱懿的百萬級暢銷書《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定位則瞄準中國廣大中產階級女性的衣食住行。
如今它已聚集 200 萬公眾號用戶, 300 萬圖書讀者, 23 萬廣播用戶和 8 萬內容付費用戶。
每月近千萬元營收中,內容電商是重頭。
2016 年底,她們開始發力內容電商,在公眾號中做起了電商“香氣鋪子”。
李筱懿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香氣鋪子”是個線上Shopping Mall:“里面有書店、文化型的產品,大家上來逛一逛,喝喝茶很開心。
”“香氣鋪子”既不走超市百貨路線,也不走非標的爆品路線。
根據自身定位和用戶特點,女性消耗量大、容易產生粘性和復購的日用品,成為電商的重點突破品類。
在目前已上線的小程序中,SKU穩定在 500 左右,主要售賣美妝、服飾、家居、書籍、食品等。
4 個月前,李筱懿接受新榜采訪時,電商月流水只有 300 萬元,如今已超 500 萬元。
李筱懿透露,電商平臺客單價約 200 元;其中,單價百元左右的美妝產品,從圖文閱讀到下單的轉化率能達到10%。
雖然內容電商試水者不少,但很多陷入推一波賺一波錢,不推沒錢賺,而且粉絲不斷被消耗的困境。
為了解決電商的可持續性問題,李筱懿非常看重兩個指標:一是每周新顧客占比。
這個概念很像產品運營中的DNU/DAU(日新增用戶/日活躍用戶),用來衡量產品的拉新情況和用戶活躍度。
目前,“香氣鋪子”的每周新顧客占比不少于50%,還在輻射更多潛在消費者。
二是當天主推商品占總營收的比例。
在保證主打商品銷量的情況下,把這個比重降到40%以下。
不依賴微信渠道的單一推薦,而是靠店鋪的自然流量取勝。
其中的道理在于,在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的情況下,如果過度依賴推廣帶來的轉化,電商的利潤空間和可持續性會大打折扣。
李筱懿將這個數字做到30%左右,換言之,目前“香氣鋪子”的訂單來自老用戶復購的部分已經非常可觀。
她說,很多粉絲會沒事時來逛香氣鋪子,日常微信的推送只起到“觸達”作用。
“日流水最多 40 萬,最少 15 萬,這中間還有 25 萬的差距。
”李筱懿說,現階段電商最主要的目標是“求穩”:“如果每天都有 30 萬,總體會有很大的攀升。
”此前接受采訪時,李筱懿認為新媒體依賴廣告單一盈利模式不夠健康,“因為廣告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且隨著新媒體成熟,流量紅利不再明顯,拓展多元營收模式,將廣告營收占比降低到20~25%更加合理。
如今,這個目標已經達成。
3 人兼管 58 個社群,覆蓋 41 個城市兩萬香蜜撐起“太太家的客廳”同樣對標中國千萬中產階級,“吳曉波頻道”的受眾主要是男性,“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是女性。
因此有人將后者稱為前者的“后花園”。
李筱懿不太喜歡這個稱呼,她覺得應該有個更平等的叫法。
和“吳曉波頻道”一樣,“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也擅長做社群運營。
所有粉絲被稱作“香蜜”,社群叫作“香蜜會”。
不同于很多自媒體社群的死氣沉沉,“香蜜會”做到了高度的自治,并與公司日常運營和業務形成深度綁定,甚至具備一定的孵化職能。
李筱懿做社群的便利源自她暢銷書作家的身份,因為經常到全國各地做線下簽售,順帶就能做社群的粉絲見面會。
官方組織了 58 個社群,其中 41 個按城市劃分,其余按興趣劃分。
目前公司只有 3 個人專職運營這些社群,因為香蜜達到了高度自治。
每個群會推選出班長。
全國 5 個片區 41 個城市的兩萬香蜜,會自發組織線下活動,提高社群價值和活躍度。
剛過去的 9 月,香蜜會舉辦了葡萄酒品鑒會、瑜伽健身、漢服文化體驗等活動。
和一般社群中組織者與粉絲的不平等關系不同,李筱懿和香蜜的關系更像是合作共贏。
除了是社群運營者,一些香蜜還是產品體驗師和內容電商的供應商。
在一個叫“香蜜生活家”的群里,官方經常會發出產品試用,讓香蜜參與到選品中。
“香氣鋪子”中寶娜斯襪業的供應商,也是其中一個香蜜。
香蜜社群還具有孵化功能。
李筱懿以前是報社廣告部主任,接觸過的很多女性企業家,都是“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的“事業合伙人”。
她擬定了一個“香蜜創業計劃”,在公眾號上報道香蜜的創業故事,并投資部分項目。
“秘游”是今年 4 月成立的一家公司,專注女性定制游和客源地營銷。
成立不到半年時間,就做了劉若英代言烏鎮的整體策劃。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投資它們后,就把原來自己親力親為的“香蜜游”,全部交給“秘游”策劃和執行。
“社群就像市場部,傳播我們的價值觀和激活用戶,反哺內容并和電商產生共振。
”李筱懿沒有給社群制定營收指標, “香蜜會”的意義遠大于賺錢,所以目前做到“收支平衡”即可。
粉絲增速放緩的一年又拿 3000 萬,秘訣是啥?去年融資時,公眾號“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粉絲從 50 萬漲到 140 萬。
今年,粉絲數接近 200 萬。
粉絲增速放緩,這和微信紅利減少的大環境相關,也跟“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保守推廣策略有關。
李筱懿坦言,因為堅信“內容漲粉是最好的選擇”,她在商業推廣方面趨于保守。
這么做有利有弊:雖然漲粉慢,但自然增長的粉絲忠誠度很高。
兩個月前,“靈魂有香氣的女子”進行了一次公眾號遷移,當天掉了 1 萬粉。
之后,粉絲數和閱讀量幾乎沒有變化,粉絲粘性可見一斑。
李筱懿說,此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內容升級”。
目前團隊 26 個人中,做內容的有 12 個,主要運營一個公眾號和兩個服務號。
今后,公眾號的文字和主視覺都會調整,還會探索短視頻等不同的內容表現形式。
不過,李筱懿不打算跟短視頻的風口,她們做短視頻是工具層面,為電商服務,畢竟很多時候視頻在展示商品方面比圖文有優勢。
知識付費風行的當下,已經做出爆款的李筱懿也不打算大舉推進,而是堅定一年只做1~ 3 個:“與其做一堆低銷量的課程,不如專注做幾個爆款。
”十點課堂合作的《優質女人成長課》,目前訂閱數超過 6 萬;在喜馬拉雅FM上線的《職場步步驚心》,訂閱數也有近 2 萬;內容付費方面,累計營收額近千萬元。
因為暢銷書作家的身份,開通了公眾號,在和書粉交流的過程中,建立起社群。
隨后趕上風口,做內容電商和知識付費。
這一切,在李筱懿看來都是“順便的事兒”。
采訪中,李筱懿提起前幾天和搭檔陶妍妍閑聊中的一個細節:兩個閨蜜一定要記得相互提醒對方,“時常回望來路”。
個中緣由在于:“內容創業者很容易自戀,總覺得流量不行一定是別人的問題。
其實只有營收報表上的數字,才是市場對你的認可。
”
下一篇:盤點十年來那些被資本“逼宮”擠走的創始人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蘑菇街完成新一輪兩億美元融資 估值達10億美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