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金庸的筆下,南宋有五位江湖中武功登峰造極的高手,號稱“天下五絕”。
而在當今的中國互聯網界,擺著一張桌子——table(T騰訊,A阿里巴巴,B百度,L雷軍系,E奇虎360),他們構成了中國互聯網第一陣營。
五巨頭體量龐大、鋒芒畢露,“身家”按百千億計算。
在他們各自構建的商業王國中,投資領域之廣,出手之豪氣,布局之縱橫交錯,所到之處“寸草 不生”,令人嘆為觀止。
筆者悉心統計了五巨頭近十年的投資并購數據,透過數據本身,結合各巨頭自身及其領袖的特點,配以具體的投資案例,為你總結他們各自 背后的投資邏輯。
無論是BAT,還是作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小米、360,他們分別憑借即時通訊、電子商務、搜索引擎、智能手機、網絡安全為其投資的切入點和出發點,構筑著自身不斷完備的生態體系。
1、騰訊:企圖連接一切的“鵝廠” 對于騰訊來說,其最大的優勢不言而喻,就是擁有QQ和微信兩大王牌。
作為目前中國市場上占有率最高的兩大社交入口,其沉積了巨大的用戶群。
而騰訊的投資邏輯,正是為了最大化利用其社交紅利。
在馬化騰心中,騰訊的定位一直很明確,就是做好連接器。
“騰訊做的是最低層,往上要讓傳統行業自己去搭建應用,這個是騰訊做不了的。
各行各業需要通力合作,才能發揮移動互聯網的最大威力,騰訊的使命仍然是成為互聯網連接器,連接一切。
” 無法擅長一切,騰訊就采取合作方式來放大自身價值,而投資則是其中建立生態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連接人與人”實現之后,騰訊借助微信、QQ等連接器深入到互聯網行業之外的其他領域,最終實現連接一切的目標。
騰訊的一切收購和擴張,實際上都是圍繞最大化的挖掘其6億多用戶的價值。
游戲平臺、新聞彈窗早年是作為即時通訊QQ的補充,最后卻不小心做大 了騰訊的游戲和門戶。
于是,互聯網世界一切可以賺錢的地方都出現了騰訊的身影。
騰訊在PC、手機憑借QQ、微信雙雙壟斷,并持續價值最大化,市值越來越驚 人。
社交本身并不賺錢,賺錢的是游戲,是電商,是消費生活。
基于以上投資邏輯,騰訊不斷擴大游戲領域的優勢,在騰訊的收入中,已過半數來自游戲業務。
早在2011年,騰訊就開始密集投資在游戲領域,從 當時火熱的網頁游戲到后來的手機游戲均有涉及。
不僅在國內投資了銀漢科技、游戲谷、蘇摩科技等,在國外,騰訊也投資了動視暴雪、Epic Games、Riot等著名公司。
游戲也是騰訊2014年至今投資數量最多的領域,共投資11家游戲公司,2家是國內的,其他9家都來自國外,累計金額超 過10億美元。
電子商務可以說是騰訊的軟肋,騰訊在此方面的業務一直沒有特別成功,轉而在投資上面大刀闊斧,進行優勢互補。
早年時,騰訊就接連投資了珂蘭鉆 石、易迅等垂直領域電商網站。
2014年騰訊投資了4家公司、金額達到6.5億美元。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去年3月,騰訊以2.14億美元收購京東3.5 億多股普通股股份,占上市前在外流通京東普通股的15%。
并將其控股的易迅網以及旗下拍拍網等一些電商業務注入到京東之中。
這樣就以投資和整合的形式,調 整了自己并不擅長的業務。
在移動電商方面,騰訊投資了口袋購物、繼續追投了買賣寶,還圍繞電商的配送環節,投資了人人快遞。
騰訊這種以長補短的布局思路,在其對其他領域的投資中也均有體現。
如2013年,騰訊4.48億美元投資搜狗,投資的同時,騰訊將旗下搜索業務搜搜與搜狗合并,由搜狗填補騰訊搜索的這塊版圖。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步入“互聯網+”時代,O2O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在騰訊實現自身連接一切的構想中,人與服務的連接自然是重要的一塊。
以QQ或微信窗口作為切入點,消費生活O2O成了騰訊拓展的重要領域。
騰訊2014年在這個領域的投資頗多、花錢也大方。
最大手筆當屬投資58同城,總金額達到8.6億美元的同時,騰訊持股比例也達到了24%。
去年2月,騰訊以4億美元入股大眾點評,持有其20%股份。
同月,騰訊再次投資同程網.3月,騰訊投資樂居.58同城、大眾點評、樂居、同程網、在各自領 域深耕多年,它們的共同特征是涉及線下服務,而這些業務領域正是騰訊并不擅長的。
同時,騰訊還投資了華南城、e家潔、e袋洗等。
不得不提的是,2014年騰訊以7億美元的大手筆投資滴滴打車,在和阿里的快的打車的對戰中,不僅催熟了這個行業,形成寡頭壟斷,也帶動了線 下移動支付工具的推廣,培養了用戶用手機付款的習慣。
如今,滴滴打車已和微信深度整合,獲得了二級入口,用戶可以利用微信的生活服務窗口打車,并用微信付 款。
這正是騰訊連接器理念的很好詮釋。
2、阿里:“土豪”的無邊界商業帝國 在互聯網的Table巨頭中,阿里似乎更像一家投資企業,10年來阿里在各個領域全面開花、大肆收購,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從去年年初開始,更是幾乎每 月都會有阿里的重磅投資新聞占據各大財經頭條。
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今,阿里先后進行了超過57起的投資、一半以上的投資都超上億元人民幣,粗略計算 投資金額超過180億美元。
馬云的投資動作,像是吃了炫邁口香糖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而且每次都是大手筆,將土豪的氣質吐露無疑。
有人直呼“馬云瘋了”,也有人認為“有錢人就是這么任性”。
其實,阿里的每一步投資都透露這位商界拿破侖的野心:正在悄然打造他的無邊界商業帝國。
“阿里巴巴將打造一個全新的生態體系,建立移動互聯的‘無邊界生活圈’,實現‘淘寶就是生活’的愿景。
” 阿里投資部負責人張鴻平如是說。
從電子商務出發,向內深化、向外拓展;不斷布點、織網,阿里正構建著一個龐大且具備相互協作前景的商業大版圖。
回顧阿里十年投資路,其在演進路徑上,首先以電商平臺為開端,通過其最初的核心的商業模式B2BC,即通過撬動B端來激活C端,積累起用戶規 模和交易流量。
然后基于電商交易環節打開金融與支付缺口,基于電商配送環節布局線下物流行業,并進一步深化布局。
接著,阿里再進一步利用海量交易信息扎根 到更加基礎層的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環節,構建更具普遍意義的底層應用技術系統。
從筆者統計的投資數量和金額來看,阿里投資最集中的領域在電子商務、物流、移動互聯網、社交、消費生活O2O、金融和文化娛樂幾個方面,同時在教育、旅游、汽車、房產、醫療健康、硬件、游戲等各個領域全面開花。
阿里的戰略在全球化的生態鏈中,也在開始進一步拓張。
電子商務是阿里的主營業務,阿里在這方面的投資是理所當然,先后投資過中國萬網、尊寶電商、美國的Vendio Services和Auctiva、深圳一達通等。
同時,阿里2013年投資海爾集團、去年1月投資美國零售商FirstDibs、同年2月投資服裝零售 商茵曼等,都是企圖已投資并購完善和擴大自身電子商務消費市場的舉措。
此外,馬云曾說過“物流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問題”,阿里希望能在物流效率上解決電商問題。
因此,阿里在物流領域的投資可謂是讓人應接不暇。
先后入股百世物流、星辰急便、普洛斯、海爾電器旗下日日順物流、新加坡郵政、全峰快遞、卡行天下、圓通等。
2013年5月,阿里聯合銀泰、順豐、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宅急送、匯通等企業,以及相關金融機構正式啟動“中國智能物流骨 干網”項目,合作各方共同組建 “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馬云任董事長,啟動了龐大的“菜鳥物流計劃”。
可以看出,阿里在物流上布局的野心很大。
去年6月,阿里和中國郵政物達成合作協 議,將在物流、電商、金融、信息安全等領域開啟全面合作。
中國郵政將向阿里系物流信息平臺菜鳥網絡開放其全國十幾萬個服務網點。
如今,移動互聯網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BAT三巨頭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都在搶占移動終端流量入口。
而阿里在社交、移動終端的布局一直很坎 坷。
騰訊憑借多年積累的QQ用戶群+神級應用微信在社交流量入口這塊占據了相當大的優勢,而百度憑借其一家獨大的搜索及周邊產品優勢同樣獲得了相當大的用 戶數據,而阿里依然沒有一款有力的產品和兩者抗衡。
無法發力便只有借力,最典型的當屬對于陌陌的投資,實現了非常大的財務回報。
2013年阿里以5.86億美元收購新浪微博18%的股份,雖然 微博如今被如日中天的微信搶去風頭,但也為淘寶天貓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去年6月,阿里終于下定決心收購UC優視,此舉對阿里移動終端入口的彌補起到非常大 的作用,但同時也付出了43.5億美元。
此外阿里巴巴也非常關注對于新生代群體的覆蓋,比如投資了瞄向學生群體的“超級課程表”、國外則大手筆投資了移動 社交應用Tango.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線上與線下的距離越來越近,給O2O帶來了無線的機會。
阿里在本地生活領域布局從2006年收購口碑網開始。
2012年阿 里再次投資丁丁網。
2013年投資快的打車,其目的在于通過打車軟件接入支付寶的支付方案和信用體系,2015年阿里又參與快的的D輪融資。
2014年投 資銀泰商業、參與美團新一輪5億美元的融資,此外還投資了垂直方向上的遛遛寵物。
其中,2013年阿里通過收購高德地圖獲得了O2O的重要入口和載體。
在移動端雙方資源全面整合,從商家信息、地理位置、商品信息、支付核銷 乃至物流配送,構建了完整的移動商務閉環。
阿里巴巴還將借助高德的引擎和地圖內容,結合自身電子商務平臺,開發基于LBS的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和 更多的生活服務內容,讓阿里的O2O布局更加豐滿。
金融領域,阿里巴巴自身非常強勢、業務線很長,在投資上面也很關注,包括11.8億元收購天弘基金51%的股份,32.99億元入股恒生電子,1200萬美元投資移動安全支付公司V-Key;以及今年2月,阿里旗下金融子公司螞蟻金服同意收購印度在線支付平臺Paytm母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 25%的股份。
在文化娛樂產業的布局不僅能帶來巨額的利潤,更能通過廣告等手段,實現電商平臺導流。
“粉絲經濟”也將是未來移動電商發展到后期的爭奪焦點。
早在2009年,馬云就投資了華誼兄弟公司,2013年阿里收購蝦米網。
2014年至今,阿里在文化娛樂領域發生了14起投資和并購,總金額接超36億美元:62.44億港幣收購文化中國60%股權,并在后面將其升級為“阿里影業”;接著馬上又以65.36億元入股華數傳媒,12.2億美元戰略投資優酷土豆集團,12億元投資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5億元投資21世紀傳媒,24億入股光線傳媒,12億元參股第一財經……此外還有投資魔漫相機、V電影、芭樂網、虎嗅網等,令人眼花繚亂。
在國內投資并購動作不斷的阿里,對海外市場的開拓也從未放慢步伐,將其無邊界的商業思路暴露無遺。
2014年以來,阿里對海外的投資更加“兇 猛”:1月投資美國零售商FirstDibs,2月投資了美國在線教育TutorGroup,3月投資美國社交視頻網站Tango,4月參與位于加利福尼 亞的Lyft的融資,5月認購新加坡郵政股,6月對Peel投資,7月投資美國游戲開發公司Kabam,11月投資新加坡V-Key ……幾乎保持著每月一次的海外投資速度。
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聚劃算平臺和天貓國際聯合開啟“地球村”模式。
美、英、法等十一國國家館在天貓國際亮相。
同日,阿里巴巴聚劃算平臺宣布全面啟動與20國國家大使館合作進程。
這一系列動作標志著阿里巴巴跨境進口版圖初步形成。
此外,阿里在旅游、汽車交通、房產酒店、教育、醫療健康等多個方向也有眾多投資,其投資觸角已遍布國內國外各個領域。
馬云一直強調,他們做的 不是生意,而是生態;他們建設的不是公司,而是社會化組織。
阿里商業帝國的體量之大而全,投資金額之多,在顯示出一種不缺錢的態度的同時,也不禁讓人驚嘆 馬云的商業運作能力之強。
對于阿里帝國未來的發展,想象空間十足。
3、百度:做個安安靜靜的“中間頁” 相較于騰訊和阿里之間的劍拔弩張,百度要顯得落寞的多,卻更顯其投資上的精準。
“我們的風格不是單純追逐概念,像撒胡椒粉一樣地投資……我們還要關注收購所帶來的實際價值。
”百度緊緊圍繞自身的戰略,一直堅持做個安安靜靜的“中間頁”。
多年來,百度的核心業務一直是搜索以及衍生的偏廣告媒體屬性的所有營銷推廣業務,而“中間頁”其實就是和百度的這種自身業務有較高協同性的信 息媒介業務。
李彥宏于2011年提出“中間頁”概念,指介于搜索引擎和用戶之間的一類網站,從百度這一搜索引擎入口低價買入用戶點擊流量,通過為用戶或廣 告主提供某種增值服務,從而實現流量價值的提升和最終變現,使得互聯網商業模式完成閉環。
“中間頁”是搜索的無限延伸,是更廣義的搜索,百度所謂的“搜索”是一種解決方案。
通過搜索滿足用戶需求,實現“搜索即答案”的效果。
所以,百度做的是關于解決方案的事情,涵蓋互聯網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些是通過“中間頁”實現的。
在百度的藍圖中,一切“中間頁”都可以變成服務于百度綜合搜索的垂直搜索。
2007年6月, 百度與優酷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在搜索領域展開業務合作。
10月,百度攜手攜程旅行網開展酒店搜索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2010年投資愛奇藝,后來逐漸增持為 全資占股;2013年5月,百度收購PPS視頻業務,并將PPS視頻業務與愛奇藝進行合并,是網絡視頻的垂直搜索。
2011年3月投資安居客是房產信息的 垂直搜索。
2011年6月,百度成為去哪兒網第一大機構股東,是在線旅游的垂直搜索。
2014年,百度成為糯米網的單一全資大股東,是O2O搜索。
此外, 百度2013年收購91無線和最早時2004年收購的hao123則分別搶占了移動互聯網和傳統PC的流量分發入口。
其實,回顧百度10年投資路,也并非一帆風順。
在準確定位“中間頁”戰略之前,百度曾想要打造一個“阿里式”電商平臺。
2009年百度與蘇寧 電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軍家電B2C市場;2010年與達芙妮聯手打造網絡購物新平臺耀點100;同年,百度和日本樂天集團建立樂酷天,主要經營服飾電 器食品百貨等的在線零售業務;2011年百度與百麗合資建立B2C優購網。
然而,這些實驗似乎都不順利,直到2011年提出了“中間頁”概念,百度才找準 自己的戰略投資定位。
在確定了中間頁戰略之后,這幾年百度積極的以自建、合作、投資、收購等多種方式向旅行、電商、視頻、招聘、教育、生活、房產、家居、手機等各細分市場的布局,通過努力,如今百度已經穩住各細分搜索市場。
有與百度關系密切的人士說過,李彥宏是一個戰略能力極強而又偏謹慎的人,一般不出手,出手必堅決。
與騰訊、阿里不同的是,百度的投資案例基本 以全資控股為主。
如,2012年百度全資收購點心,2013年收購91無線100%股權,2013年收購了悠悠村100%的股權,2014年全資收購在線 教育網站傳課網等。
此外,2010年百度投資愛奇藝,后來逐漸增持為全資占股。
2013年控股糯米網,后來全資收購。
下一篇:創業服務市場興起 思達派已獲幾大機構聯合投資千萬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風險投資頂峰不再?2018或將迎來關鍵轉折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