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另類創業-開“哭吧”故事 絕對另類創業,共享學習一下。
常言道:喜怒哀樂,人之常情。
人在自己的眼淚中誕生,在別人的眼淚中消失。
即便是一個性格剛強的人,也難免會有痛哭流涕或黯然淚下的時侯。
哭是人的天性,無需學習,人人都會,就像心臟搏動、腎臟排泄一樣本能,像嘆息、打噴嚏一樣自發。
但是,由于某些外部條件的束縛,痛哭也成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沒有一個合適的地方可以讓眼淚“停放”,讓痛苦釋放,也沒有合適的人可以傾訴,可以倚靠。
于是,眼淚也開始孕育商機。
“哭吧”,一個讓人宣泄情感、傾訴苦衷的場所,開始在上海的某個角落做著別樣的生意。
市場需求誕生“哭吧” 劉琳娜是上海“哭吧”的“吧主”,雖說她的這家“哭吧”開張只有兩個多月,但是從事與此相關的行業,她已有近三年的時間。
說起想到要開“哭吧”,也與她曾經的經歷不無關系。
原來,在經營“哭吧”之前,劉琳娜在上海一家法治類媒體擔任咨詢顧問,名為“婚戀處方”的欄目是她為他人排憂釋疑的一方陣地。
在那段為期兩年半的時間里,通過熱線、書信等一系列手段,得到劉琳娜幫助的超過千人。
“在工作當中,我發現需要傾訴,需要進行心理咨詢的人并不在少數,而我在長時間的實踐當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獨特的輔導別人的模式。
而接受我心理輔導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伴有眼淚的。
既然如此,我何不自己創業,開一家‘哭吧’。
”劉琳娜這般述說著當初創業想法的由來,“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后,我便就可行性找到上海心理協會的張震宇等老師進行咨詢。
他們認為,哭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在心理指導下的哭有助于問題的根本解決。
老師們的肯定更是鼓舞了我開辦‘哭吧’的信心。
” 為了區別于南京的“哭吧”,更為了褪去一些悲愴的氣氛,劉琳娜將自己的“哭吧”取諧音名為“酷吧”。
在“酷吧”的桌子上,放著這樣一塊價目牌:情感宣泄每小時100元。
所謂的情感宣泄也就是哭。
劉琳娜告訴自己,一般而言情感宣泄大多需要進行心理咨詢輔導,價格為100元每小時,時間大約在1小時到2小時。
也就是說,要痛痛快快地哭一場,收費在200元到400元。
據劉琳娜介紹,“哭吧”的大多數顧客是女性,比例占到90%以上,她們常常受失戀、離婚、失子等情感問題困擾,卻又找不到傾訴的對象和場所。
在這里大哭宣泄一場后,她們中的大部分能恢復心理平衡,重新回到現實生活中。
張女士是“哭吧”里一位典型的顧客。
處級以上的干部,工作二十余年一直在為家庭和事業奔忙,在外人眼中,她是好妻子、好領導。
但是丈夫事業不如意帶來的夫妻雙方在社會地位上的懸殊,讓丈夫心理上嚴重失衡,盡管張女士竭力維持,雙方關系依然越來越冷淡。
終于有一天,在張女士的眼皮底下發生了她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然而此時含了一肚子委屈的張女士由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讓她欲哭無門。
最后,她在“哭吧”找到了一哭為快的出口。
中國的男人歷來便有“男人流血不流淚”、“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豪言壯語。
但男兒也有傷心事,盡管數量不多,依然有男性顧客光顧“哭吧”。
“現代都市生活壓力較大,人們會產生種種壓抑、挫折、矛盾的心理失衡,有的人可以進行較好的自我調節,而有的人卻苦于沒有發泄緩沖的空間。
事業、家庭中的不如意如果向身邊的人傾訴,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尷尬和麻煩,甚至為一些家庭帶來裂痕。
但是一味壓抑又會加重現代人的亞健康狀態。
這種市場心理美容的需求就是‘哭吧’誕生的基矗“劉琳娜說道。
下一篇:灣仔碼頭失去創始人:從街邊小販到“水餃皇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10萬做到10億,一年客片3.9億,解碼盤子女人坊的“國潮生意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