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今天要聊一個很生猛的85后創業者——懂球帝app的創始人陳聰!85后的創業者:一種是很奇葩的,像神奇百貨的王凱歆,還有余佳文,做事奇葩,很抓眼球,但經常帶著很大的爭議。
還有一種是很顛覆,做事低調,但是行為很生猛,屬于那種悶聲猛虎。
像Keep的王寧,還有就是今天要聊的陳聰。
陳聰是一個“業態爆破者”,是屬于“走出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那種猛人。
作為一個學體育出身的89年小鮮肉,他之前從來沒創過業,但第一次創業就插中了大公司的軟肋。
陳聰與馬爾科·馬特拉齊(國際米蘭退役球員)合影在他做“懂球帝”之前,四大門戶的體育版塊跟虎撲這樣的垂直網站把持了整個互聯網的“體育”流量。
結果他做了“懂球帝”,只做足球,硬生生從騰訊、新浪這些門戶網站虎口奪食,把這些大門戶網站的足球版塊的流量全部搶走了。
而且只用了三年時間,就完成了從零到兩千萬粉絲的積累。
前段時間還完成了3.5個億的融資,公司估值15億,發展很快。
三年時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社區發展到全國用戶量和影響力最大的足球媒體和社區。
一個89年的小鮮肉,為何如此生猛?他到底是怎么去理解產品、解構產品、讓用戶認可的產品的?刀哥專門跟陳聰聊了一下午,讓他來告訴大家,自己是怎么把事情做到“極致”,讓自己爆發,成為行業“攪局者”的。
(以下內容為懂球帝創始人陳聰口述,未經本人審閱)世界上沒有“不敢花錢”的獨角獸1、放棄任務省下100萬美元,遠不如完成任務但花去500萬美元我覺得最后悔的一件事,是當年七毛錢能買一個用戶的時候,覺得太貴想降到五毛,結果一路看著買一個用戶漲到要花十幾塊。
我覺得最得意的一件事,是自己想通了之后,把c輪前融資的錢,80%都砸在了渠道上,拿錢砸出了很多用戶。
所有創業者總是會陷入一個誤區,想努力壓縮成本,甚至不惜更改和放棄一些規劃。
但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不要想著怎么去節約成本,而是想著怎么去用錢創造價值。
因為很多時候,如過你不快速用錢把渠道占領,積累品牌和渠道壁壘。
一旦巨頭注意到這個領域,你可能就沒機會了。
2、所有所謂的“細水長流”,最終就是被老牌公司干掉只要是創業公司,必須記住,只有成長才是王道。
我是踩過坑的,當年拿到300萬美金多a輪后,我算了一下,錢夠我用兩年,所以決定應該放慢腳步,開始慢慢做。
結果今日頭條的張一鳴跟我說了:“創業公司是不能停下來的,你只能快速的往前走。
”不要等著把產品打磨成九十分再出發,那樣只會停步不前。
做出及格的東西就趕快丟出到實處,用不斷開發新的東西去覆蓋對過去的優化。
至于留下的一些坑,錢能作為杠桿輕易的填平。
36kr、虎嗅當年趕緊著做了科技資訊,全是淺新聞,沒深度。
但他們就是快速做輕資訊把流量做起來了,然后錢一砸,就約了一大堆特稿、專稿做深度新聞,把坑填了。
細水長流就是等死,創業公司一定要用錢推著自己飛起來。
3、只要進入“正循環”,錢就不會是浪費砸錢拿用戶,其實就只有一個問題,值不值?只要產品夠好,留存高,用戶不流失,那么砸的錢就是物有所值!“懂球帝”a輪融資了300萬美金后,大部分投入到到市場推廣上。
甚至了將近1000萬砸了央視的廣告,錢在8、9個月內就用完了。
在我看來這就很值,因為懂球帝的用戶迅速增多,用戶壁壘也逐漸拓深。
花錢買用戶,大不了就貴了,但不會有問題,之后是可以調整的。
但是如果不買,可能就錯過了,就再也買不到了。
創業,先不要去考慮價格,不要去計算性價比,真到有需要,先買過來再說。
從零到兩千萬粉絲的內容秘籍1、不要因為網絡暴力用戶,流失了核心用戶“懂球帝”內容第一個特點,所有噴子,全部閉嘴!門戶網站體育新聞有個常見的問題,就是所有新聞下面,總有不同球隊,不同球員球迷在對噴。
甚至應該說,大部分留言都是噴子,普通球迷根本無法通過留言來跟球迷交流。
其實球是非常渴望交流的,只是所有對話全部被罵人所掩蓋了。
然而現實中,所有門戶網站都不會去得罪噴子,因為編輯們需要所謂的輿論熱度,瀏覽量,要完成kpi 。
我做“懂球帝”的第一個門檻,就是所有用戶不能是無腦噴子。
你可以吐槽,或者高級黑段子,但是只要涉及到罵人,不管是對球隊、球員或者球迷,甚至罵國家,我馬上封禁,絕不留情。
這看起來好像損失了一些數據,一些流量,但正是這些不妥協,吸引了真正的球迷,想討論足球的球迷。
2、先成為用戶,才能堅決做出想要的內容懂球帝內容第二個特點,所有內容,從球迷角度出發。
我對內容永遠只關心一件事,怎么才能讓自己更爽!因為我是足球超級發燒友,所以“懂球帝”的內容,首先得能過我自己這關。
舉個例子:一個球員因為肘擊被禁賽,其他媒體可能是一張他紅牌的圖加被禁賽的新聞;但“懂球帝”的內容,必須是用幾張圖告訴大家,他是怎樣肘擊對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因為這樣可以讓用戶更快理解新聞的內容。
這些內容看起來壁壘一點都不高,但一致以來,只有“懂球帝”堅決的在做。
因為我們所編輯都是球迷,只有自己是球迷,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痛點,才能堅定決心,一直把內容做爽。
3、沒有“all in”,沒有“all right”懂球帝內容的第三個特點,是我們只做足球,從最開始到現在一直這樣。
我做“懂球帝”的時候,是沒有哪個網站敢賭著,去做一個垂直行業里的細分行業的,這是雜志的做法。
結果我做了之后,所有人才發現錯估了足球的能量,這是一個可以占據體育行業流量50%以上,并且還在不斷上漲的行當。
而因為“懂球帝”足夠專注,我們敢把所有的行業資源都堆在了這塊。
我們所有的新聞都比別人快,所有新聞都寫得更詳細,更牛逼。
里皮出任中國國家隊主教練,大部分媒體是只出這一個新聞就沒了,少數幾個媒體寫點其他,然后全網信息重復。
“懂球帝”是所有內容自己把關,除了會發里皮上任對新聞,還會從各種角度做新聞和解讀,甚至會有專題稿件。
其他公司是拳頭的話,我們就是尖刀,力度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當你看好一個行業,或者看好一個東西,你要付出自己的所有基本去做好這件事。
刀哥點評:這個85后的大挑戰一個85后創業者如何發現新浪等老牌門戶的軟肋,3年時間就估值15億?“懂球帝”出現之前,中國足球媒體、社區其實并不罕見,各種頻道、貼吧、bbs層出不窮。
然而一直以來,“體育行業”一直是大門戶版塊的天下,“懂球帝”卻打破了這種格局。
陳聰最大的一個殺器就是一個“all in”。
所以在整個行業都在做“全”的時候,他認為自己找到了對手軟肋,就敢全力扎進一個方向,悶頭全力只做足球。
結果挖掘了一個可以跟體育所有其他行業叫板的細分產業。
而且不管是做公司、融資還是花錢,陳聰在關鍵決策上毫不猶豫,沒有優柔寡斷。
總共才融資了幾百萬美元的時候,就敢把80%的錢砸出去做渠道,最終把資本能起到杠桿作用做到了最大化,突破大公司的流量封鎖。
危機不是沒有,刀哥認為,媒體類產品最大的挑戰就是粘性。
就是能否從輕體驗,到重體驗。
內容是一個輕入口,但社區、電商等都是重體驗,也更能建立護城河。
當然,作為一個89年的年輕創業者,在第一次創業就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足夠出色。
刀哥印象最深的是跟陳聰聊燒錢的正確姿勢,他的幾句提醒值得所有創始人收藏:燒錢必須帶來正循環!如果你的產品足夠好,然后用戶真的留下來,你砸再多錢拿的用戶,其實就是貴不貴的問題。
但如果單純做補貼,用戶沒留下來,這樣的燒錢是毫無意義的!
下一篇:被騙560萬還敢與行業老大叫板,她20年后終以2000億登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個月兩輪融資后估值1億元,“罐頭視頻”把員工變成網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