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他是個書生,發明專利無數,他更是個企業家,兩次創業,兩次做到行業第三,短短7年之內,打造出估值超過1300億的電池航母,他就是曾毓群,寧德時代的創始人。
打鐵需要自身硬1968年,曾毓群出生于福建寧德農村,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能出個大學生。
好在曾毓群很爭氣,每次考試都穩居寧德一中前五名。
因為讀書好,1985年,18歲的曾毓群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交大船舶工程系,就此跳出農門。
因為好讀書,大學畢業后又繼續在華南理工就讀電子信息工程碩士,并在中科院物理所獲得凝聚態物理學博士,因為讀好書,他第一次對電池安全性能的研究感興趣,并先后在《化學進展》等國內外頂級刊物上發表10多篇論文。
直覺告訴曾毓群,充電電池大有可為,“會對人類帶來巨大的顛覆。
”于是,他寧愿放棄中科院的優厚條件,寧愿放棄國企的優厚福利,而要跑到廣東東莞打工,因為東莞有全國最為集中的磁電廠家,而曾毓群所在的新科磁電廠是一家美資企業,供應著全球70%以上的硬盤磁頭。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第一個伯樂是陳棠華。
陳棠華是他的頂頭上司,曾毓群一路賣力搞科研,陳棠華就一路使勁提拔。
此后,曾毓群擔任組長、車間主任,技術科長,31歲就成為新科最年輕的技術總監。
也正是陳棠華的悉心栽培,曾毓群先后幾次去美國留學,接觸到了堿性鎳鉻、鎳氫二次充電等世界上最前沿的電池技術。
第二個伯樂是梁少康。
當時,梁少康是新科的執行總裁,當他看到1997年全球第一臺MP3橫空出世時,立馬意識到新的電池技術就要來了,“必須重新研發,傳統5號、7號電池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形勢。
”然而,總公司卻沒有批準。
于是,去意已決的梁少康決定拉著曾毓群一起干,尤其當他聽說曾毓群準備去深圳另外一家公司做總經理時,立馬與陳棠華一起游說曾毓群。
就這樣,1999年,曾毓群與梁少康、陳棠華三人一起組建了新能源科技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可以說,沒有陳棠華與梁少康,曾毓群或許做一輩子的職業經理人,就不會有后來波瀾壯闊的創業故事。
出師未捷當時,擺在曾毓群面前的有3條路,一條是鉛酸電池,一條是鎳金屬電池,一條是鋰電池。
鉛酸電池?原材料倒是容易搞定,價格也便宜,但是能量耗損高,使用壽命短。
鎳金屬電池?充電壽命非常長,但是均勻性差,而且價格太高。
“就鋰電池吧,電池小、輕薄,便于攜帶。
”不過,圓形電池、方形電池是索尼、松下的天下,而且日本企業自動化程度高,質量過硬,曾毓群很難與其競爭。
所以,他決定把尺寸靈活、不太適合自動化的聚合物鋰電池,作為主攻方向。
放眼世界,當時最權威,最成熟的鋰電池技術來自貝爾實驗室,世界上有20多個公司都采用他們的技術。
于是,三人一咬牙花100多萬美元購買了貝爾的鋰電池專利授權。
按照貝爾實驗室的配方,倒是做出來了第一塊鋰電池。
然而,到了第二次充放電后,內部材料就會分解,然后電池膨脹變形,甚至還發生了爆炸。
更可怕的是,貝爾實驗室的專利發明人完全不負責任,“被授權的20多家企業都沒人能解決這一問題。
”就是說,曾毓群花100多萬美元買來的是一個花架子技術,根本不能量產。
那一刻,曾毓群天旋地轉!柳暗花明“怎么辦?”“退是退不回去了,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
”整整兩個星期,曾毓群沒有邁出過實驗室一步,他把從美國帶回來的100多頁電解液手冊,翻過來調過去琢磨。
最后,把目光鎖定在電解液成分上。
曾毓群進一步發現,電池活性溫度的上限是85度,但是貝爾實驗室的電解液中,有些成分沸點達到93度,明顯超出了電池的溫度上限。
“重新弄新配方,一個個排除高沸點的化學物質。
”神了!用新配方做出來的電池再也不鼓包了!就這樣,2001年,新能源在東莞白馬的廠區落成。
剛開始,上馬的是電芯生產線,主要為藍牙耳機供貨。
沒有想到,電芯賣得不怎么樣,電池需求量卻極其巨大。
怎么回事?原來當時國產手機廠商的配件全部來自韓國,大伙都差不多,差別就在電池上。
而曾毓群生產的鋰電池價格只有韓國電池的一半,容量卻增加了一倍。
更何況,他自主設計的生產線可以為客戶量身定制電池,要什么尺寸有什么尺寸,要什么形狀有什么形狀。
所以一下子就打開了市場。
短短3個月后,新能源就實現了盈利,到2002年末利潤已經超過500萬。
臺灣漢鼎,凱雷、3I等風險投資商接踵而至,一出手就是3000多萬美元。
不過,價格這東西,只有更低,沒有最低。
2003年初,凱雷的一位董事去珠三角的另外一家電池公司參觀,回來對曾毓群說,“完了,你便宜,人家更便宜。
”曾毓群就是曾毓群,他的特點就是不服輸。
他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解決電池壽命。
他用隔離膜及電池片表面處理技術解決環境友好。
他用開發堆疊式結構解決工業化量產。
落腳點就是大幅度提高續航能力,“常溫 50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依舊大于80%。
”曾毓群還一口氣開發出全球第一家產業化磷酸鐵鋰電池,全球第一家產業化高倍率充放電池,全球第一家產業化超長壽命聚合物鋰電池...... 這年秋天,一個美國客戶找到曾毓群,對方需要一款高性能電池,“既要滿足特殊的形態,又要有高容量的續航能力。
”事實上,那個客戶在全世界找過10多家電池公司,不是鼓包,就是電池壽命太短。
曾毓群呢?僅僅用了兩個星期,就開發出異形聚合物鋰電池,結果對方非常滿意,一下單就是1800萬臺,大伙都驚呆了!那個客戶叫蘋果。
從MP3開始,MP4,蘋果1,蘋果2、蘋果3.....,雙方一合作就是15年。
此后,蘋果一飛沖天,曾毓群的新能源也就此駛入快車道。
2003年藍牙電池世界銷量第一;2004年移動DVD電池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2005年MP3、MP4電池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2006年手提電腦聚合物鋰電池占有率全球第一;2008年3月,曾毓群更是在自己的家鄉寧德一口氣投資100億,打造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
截至2010年,全球出貨量前五的手機品牌中,包括蘋果、華為、三星手機的電池供應商全部都是新能源的客戶。
五岳歸來不看山照理講,一個企業能夠做到這個程度,完全有理由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了,但是曾毓群卻不這么想。
他的眼睛又瞄上了新能源汽車早在2004年,曾毓群曾帶隊參與粵港招標,“汽車用動力型鋰離子電池系統的研發和產業化。
”此后,他開發出純電動車用鋰離子電池,開發出混合電動車用鋰離子電池,更是開發出超級電容器:循環壽命超過2萬次。
雖然那個項目沒有賺到什么錢,但是卻給了曾毓群一個啟發,“車載動力電池也許是下一個方向。
”2007年以后,全球各國都在減少燃油汽車,開發電動汽車。
我國政府更是借2008年奧運會之機,開始用政策支持+財政補貼的方式推廣新能源車。
而無論是插電混動還是純電動車,都需要大容量的電池。
于是,2011年曾毓群在寧德成立了寧德時代。
由于之前在手機電池方面累計了幾百項技術專利,所以,僅僅一年后就實現了汽車電池的量產,并很快就有了金龍客車的第一張訂單。
不過,動力電池的龍頭是日本的松下,那是特斯拉的御用電池供應商。
好在看中新能源汽車的不止是特斯拉,還有寶馬。
而寶馬集團在大中華地區唯一的一家電池供應商就是剛剛成立不到2年的寧德時代。
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寶馬中國之所以選擇寧德,看中的不僅僅是團隊20年高端電池的行業經驗,不僅僅是與蘋果15年的合作歷史,最重中的是曾毓群的人品與姿態,“只要愿意合作,就無償提供樣品,無償設計。
”當然,與寶馬的合作是苛刻的,光給的技術要求就多達800頁。
而且要求做電池模擬整車狀態下的測試,光一臺那樣的進口測試設備就要花3000多萬。
一年后,華晨寶馬的首款高端純電動車“之諾1E”正式下線,盡管只是試水之作,實際銷量寥寥,但對于曾毓群,對于寧德時代來說,卻是意義非凡的第一步。
很快,曾毓群在電動客車上結出碩果。
2013年,他把從柔性設計、六西格瑪管理等用于宇通電動客車的研發,從而避免了趴窩、電池衰減、無法涉水等質量問題。
同樣的磷酸鐵鋰電池包,曾毓群可以做到100瓦時/kg,而其它公司只能是70-80瓦時/kg的水平,并且寧德時代的質量還更輕。
客戶蜂擁而來,短短幾年,與上汽、北汽、長安、吉利等15家國內車企都建立了合作關系。
在國際市場,寧德時代更是成為PSA的動力電池合作伙伴。
2015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的累計銷售額超過50億,僅次于松下和比亞迪,位居第三。
此后,寧德時代也在國內新能源車供應商名單上開始“霸榜”。
在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車目錄中,3200款車型有500款是寧德時代提供電池。
2017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占國內市場總裝機量30%,比第二名的市場占有率整整多出一倍。
泰山歸來不看岳如今,寧德時代正式通過證監會上市審批,即將登錄A股市場,并有望成為動力電池第一股,市值或將超過1300億。
有趣的是,寧德時代24天的過會時間也打破了富士康在3月初創下的36天的記錄,成了目前國內最快過會公司。
下一篇:15歲創業,開酒店賠的血本無歸,一個燒餅鋪讓他日賺萬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考狀元開打印店:幾毛錢的生意,年入6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