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編者按:本文作者高磊,硬件圈知名創客,人稱“高老師”。
最近高老師撰文回顧了從接觸開源硬件到多次創業的經歷,讀起來感人至深,硬創邦特轉載如下:從2006第一次接觸開源硬件Arduino到2012年懵懵懂懂創業,再到今年發售第二款消費電子級別的硬件產品,我用9年時間把硬件從愛好變成事業。
過去多少挫敗和成績,現在看來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必經之路,我相信只要不忘記為何出發,堅持自然云開霧散。
這篇文章重在傳遞經驗,創造的艱辛就不多說,每個創造者都會經歷吧。
從外行到先鋒 享受創造的過程2009 年我給Maker Magazine美國Blog投了稿,介紹如何用單片機及各種元件,在超小型面包板上搭建可獨立運作的Arduino,第二天居然被最愛的DIY雜志采 用。
那兩年我一直在國外網站上提問,現在終于可以為國際開源硬件事業貢獻力量,那叫一個激動啊。
作為設計師,我不滿足于用平面設計領域的材料創作,無意發現了開源軟硬件Procesing和Arduino,卻因毫無理工背景必須從頭學起。
買了很多書,輾轉通過新加坡和臺灣的Arduino愛好者買到板子,再到YouTube和Flickr上給喜歡的作者發郵件要源代碼學習,這都是極其耗時耗力的事。
接著我把經驗總結到博客上,成為了可能是“國內最早的Arduino系列入門教程”,讓小白也能覺得妙趣橫生。
后來陸續給引進的開源硬件圖書寫序、運營豆瓣小組、組織各種工作坊,參加跨界藝術活動……單純享受著創造的樂趣,那時沒有創客這個詞,只有Maker。
直到有天我被當時的女友勒令搬出她租的家,才意識到自己沉迷在當時看不到前景的愛好,給她帶來了太大的壓力,人不是活在真空中,創造的成本真的很大。
拋棄設計師身份 想為大眾做東西之后我以設計師身份加入美術同盟負責人吳鴻老師的公司,既愉快又痛苦:在浸淫多年的行業做著熟悉的工作,但我卻不想再在圖形上多花功夫,而是做軟硬件相關工作。
當時沒有硬件創業的說法,除了玩不知還能做什么。
本該是熱情冷卻、安心做設計師,但受到一位老師鼓勵,心一橫,出國吧!做想做的事真是挺難的:內在的堅持,外界的幫助,少了一個都難,所以看著現在熱火朝天的大眾創業和被玩殘的創客,蠻期待它們的長期效果。
隨后我去日本留學的第一年得了抑郁癥,自己常用的方法和思維模式在新環境下行不通,有時人是個可笑的生物,而解決方法也很簡單,聽別人的話放下過去擁抱未知就好了,但又很難突破,所以一直在找機會改變。
在 東京的第二年又遇上福島大地震,被教育要服務社會的我們,能做的是坐著新干線逃離,這讓我意識到夸夸其談有多可憎。
之后參加Giger Map Japan項目,將遍布在日本的輻射數據可視化在Google Map上,幫助大眾避免恐慌,我發現:“比通過作品表達自己更大的樂趣,是用設計來幫助身邊的人。
”這次,我才感受到全新的樂趣:給大眾做東西。
還有一次跟姥爺經過他曾經的住處,他說:“我特不愿意走這邊,一看到房子就會想起你姥娘,心里難受。
”這是姥爺頭一次在我面前流露情感。
環顧身邊,不只是老年人,中年后就各種病纏身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些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于是我決定做健康相關產品。
現在創業多年回顧發現,自己的產品的確能為用戶帶來快樂和更好的生活。
雖然我早已不算設計師,但“為大眾服務”的設計師使命感依然存在。
三次創業 用9年將興趣變為事業隨后的創業歷程我談過很多次,曲曲折折的困難是創業本來就會經歷的,不如說說收獲吧:2012年我們做了個小玩意,希望把遍布在社交網絡上的個人數據集合起來做數據可視化,讓人一目了然地明白自己每天的習慣,區分好壞從而改變。
就像在電子世界重現虛擬的自己,照鏡子般自我調整。
之后我們做了款融合穿戴設備、健康管理、游戲養成的產品“新我運動手環”:為生活在異地的家人愛人跨越時間、空間,在虛擬世界中一同生活,在游戲激勵下相互影響,一起達成健康新我的改變。
緣 起是我為了父親身體健康,為他買了幾款硬件健康設備,卻慢慢被父親丟在角落,于是新我手環誕生,父親從此也像游戲人物般有了血槽,提醒運動勿久坐,還能看 到家人的運動狀況互相提醒。
簡單的設計,游戲化的玩法,卻讓爸爸更關注自身健康。
它代表著我的初心,去擁有設計師的使命感,做為大眾、為人服務的產品。
之前的創業項目:新我智能手環這個產品傳播得很廣泛,以5人力量在2014年與小米電視,樂視TV,極路由一起入選最受關注硬件獎,但第一次做消費電子硬件的我依然栽了個大跟頭。
再之后我進入健康市場,但它需要高標準的設計和軟硬件,難度太高,于是我選了不起眼的點切入:通過把小型運動健身設備進行游戲化改造,讓大家利用零碎時間鍛煉。
最初沒什么人看好,但它被完成時,受到了用戶的歡迎,渠道反應熱烈,新一輪投資也很快到位。
現在的健康運動產品:新我智能握力器在 去中心化的時代,運動也在從大塊時間轉為利用零碎時間進行,目前相關體系已無法滿足用戶健康需求,從底層設施到應用服務都需要革新。
而我們恰好善于把握用 戶G點,這款產品能形成自傳播效應,相信我們的“新我運動玩具”會是未來健康行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基礎設施,為普通人帶來健康的產品呢。
從創客到創業,中間跨越了9年,支撐走下去的原因多種多樣,而創造帶來的樂趣是很關鍵的力量,從花一個月時間搞明白一段代碼,到花一年時間去做一款產品,本質上并沒有什么不同。
因為他們都給了我興趣之外的使命感,驅動著我去抱著“為身邊人而創造好產品”的目標走下去,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我渴望通過這種形而下為人們服務的方式,在時代中留下一絲印記,也能更加沉入生活,體會生而為人的樂趣。
下一篇:季琦:創始人必須趴那兒干活把模式和經驗做出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17年冤獄,試過自殺,3年創業失敗5個項目,前天終于上市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