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貧苦家庭的孩子 郭廣昌出生于東陽橫店一戶貧苦農民家庭。
人多地少的東陽那個時候就盛產建筑大軍,郭父就是當時橫店集體工程隊中的一名建筑工人,經常隨大隊人馬去外地務工。
有一次,工程隊接到一個爆破任務,不知為何,炸藥和導火線老是接不到一塊,郭父被派去查探故障,他發現原來炸藥雷管已生銹。
他正想著法子,不料炸藥起了作用,郭父來不及跑遠,右手炸傷,落了個殘疾,再也不能去建筑工地攬活了。
后來,郭父被安排到村里一個集體企業當門衛,每月領取15元的工資。
自此,郭家經濟非常拮據。
此時的郭廣昌才14歲,正在念小學,他兩個姐姐也不過20歲,在生產隊掙不了幾個公分。
“我父親原是因公負傷,但生產對也不顧實際情況,年底還是催著我們交公積金,當時我們很窮,實在是交不起啊!”郭廣昌大姐回憶起多年前的艱辛,還是熱淚盈眶,“我母親就對廣昌說,你一定要爭氣,我們是窮苦人家,你要好好讀書,爭取有出息。
” 人生的第一個抉擇 對大多數人來說,大學畢業前的這段時間的人生軌跡基本上都是被確定了的:小學—中學—大學。
可是對于郭廣昌來說,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就出現在中學時代。
像大多數的農家父母一樣,郭廣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兒子早日跳出“農門”,因此父母讓他報考了師范。
一方面可以減輕家里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跳出“農門”,就這樣,成績優異的郭廣昌報考了師范。
拿到中師錄取通知書的郭廣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決書。
難道這輩子就呆在東陽做一名鄉村教師嗎?自己的大學夢呢?東陽中學走出了那么多大學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難道自己這一輩子就只能是一個中師生嗎?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郭做出了第一個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決定——放棄中師,改讀高中。
父母不允,他就悄悄卷了一床竹席,背了十幾斤米上了東陽中學。
高中3年,靠著每星期回家背幾斤米和一罐霉干菜,他熬了過來。
正是過早地擔受人生的風雨和苦難,使得郭廣昌能夠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處變不驚,臨危不懼。
這個看似很小的決定,幾乎影響了郭廣昌的一生。
正是因為讀了高中,才有了他后來的上大學的機會,他的眼界也由此而更加開闊,這為他以后在資本和產業這條路上一路飛奔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恩師眼中的郭廣昌 吳加清是郭在東陽中學念高中時的班主任,老人從教一生,桃李滿天下,但他對1985年畢業的郭廣昌記憶尤其深刻: “我當班主任,主要關心學生兩件事,一是身體,一是看他們有沒有加班加點。
三年當中,郭廣昌基本上沒有違規的地方,我都沒機會找他談話。
每天的早鍛煉,他都跟在我后面跑,沒缺席,沒掉隊,沒偷懶。
我知道他經常去圖書館,大量學習課堂外的知識,但這也沒錯啊!而且他學習也很努力,每次考試都在前幾位,而且很穩。
” 3年后,念理科的郭廣昌竟然報考了復旦大學的哲學系,沒多少文化的郭父、郭母可能不清楚兒子這次的決定,要不然他們又要著急了。
可吳老師是清楚的:“我當時也覺得郭廣昌志愿填得不妥,可我沒叫他改報,我對他很信任,我沒干涉他,只是感到有點可惜,這個學生本可去清華、上海交大讀個工科或理科學位的。
” “后來,他給我寫信,說自己在大學里除了學哲學,還讀了很多力學、數學的書,他不僅想讀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生,還想功物理學的博士學位,他說雖然自己并不一定能成功,但進取心絕不會消退。
” 小平南巡促成他的第一桶金 在大學期間,郭廣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接觸社會上。
他做了兩件令他的同學津津樂道的事:第一件,1987年暑期,他一個人不聲不響地騎自行車沿大運河考察到了北京;第二件,1988年暑假,他組織十幾個同學搞了個“黃金海岸3000里”活動,騎車沿海考察,到了海南。
這兩件事無疑幫助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社會、認識了自己,更直接的結果是使他畢業時被留在了校團委。
在學校團委,他工作出色。
但年輕的心使他渴望看到更廣闊的天空,他想出國留學,并為此積極準備,先后通過了TOFEL和GRE考試,而且還向親戚借好了出國所需的資金。
然而,1992年發生的一件事情改變了他人生的這一軌跡,這件事就是鄧小平南巡。
鄧小平在南巡中擲地有聲的話,深深地打動了郭廣昌的心。
一個年事已高的老人熱情洋溢的講話,讓25歲的郭廣昌熱血沸騰。
經過權衡和思考,郭廣昌放棄了出國的念頭,而是決定辭職,自己去闖蕩一番事業,決定在上海的熱土中根植自己的理想。
也就是在那一年,25歲的郭廣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和同校4位同學湊足人民幣10萬元,辦起了當時還相當少見的信息咨詢和調查專業公司——廣信科技咨詢公司。
恰巧碰到臺灣元祖食品公司進入上海,想找專業咨詢公司為其發展出謀劃策,廣信最終獲得合同,25歲那年就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賺到第一桶金后,郭廣昌、梁信軍的另外三個校友汪群斌、范偉、談劍陸續加入,外稱“五劍客”的復星核心團隊由此匯合。
廣信也由此改名為復星,外界解讀為“復旦之星”,諧音“復星”。
此時,郭廣昌決定退出市場調查業務,率領團隊轉而主攻房地產銷售和生物醫藥領域。
之后,復星成為上海第一批房地產銷售公司之一。
這之后,復星便開始了多元化發展,先后進入生物制藥、零售等諸多領域。
1995年,復星把研究了三年的成果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推向市場,他們賺到了復星的第一個1億元,復星高科技公司也成為上海第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
并最終于1998年上市,一次即募集資金3.5億元。
2001年,郭廣昌借用資本鏈條,先后收購了豫園商城和友誼股份,從而順利實現了向零售領域擴張。
2003年左右,復星與老牌鋼鐵企業南京鋼鐵集團聯合組建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復星控股60%,并同時控制上市公司南鋼股份,這一年南鋼就拿到了4.89億的凈利潤。
2007年,南鋼為復星貢獻了高達230億元的營收。
2013年,復星又與阿里巴巴合作,出資5億元人民幣入股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占10%股權,開啟了向互聯網和物流領域的擴張。
現如今,復興已經發展為擁有眾多子公司的集團,郭廣昌的個人身家也達到了57億美金(約合353億人民幣),位居2015年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第43位。
下一篇:“狗不理”包子的157年創業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80后女研究生建自行車驛站,一年騎出百萬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