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據消息稱,迅雷今晚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XNET”,發行價為每股美國存托股(ADS)12美元,融資8778萬美元。
迅雷今晚開盤價報14.21美元,較發行價上漲18%,市值約為9.86億美元。
而迅雷是如何崛起的?讓我們一起回顧4年前的那篇文章,來透過幻象,來看它的本質。
如果當初不創立迅雷,現在的鄒勝龍是怎樣的模樣?這家在下載市場有著絕對壟斷地位、并一度被視為繼百度、騰訊之后最有可能成為巨頭的企業,迎來了它的第一個10年成人禮。
下一個10年,擁有海量用戶、但在商業上被束住手腳的迅雷,又該如何破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現實尷尬?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其掌門人鄒勝龍,有著怎樣的反思和感悟?理想主義的落地和所有激情滿懷的創業者一樣,“理想”往往是創業者初期自欺的嘴上標簽。
坦陳地說,下載工具并不是我們的第一個方向。
我們最初想做一個分布式的存入系統,以滿足大容量郵箱的需要,有點類似于現在的Gmail,但那時候一般郵箱的容量都不是很大,做分布式存入系統的市場還不夠成熟。
互聯網主要應用于搜索、門戶、IM(即時通訊)、下載軟件四個領域。
除了下載軟件領域沒有殺手級的運營商外,其他三個領域都有“霸主”,像搜索領域有谷歌、百度,門戶領域有新浪、搜狐,IM領域有QQ、MSN等。
于是我們才將下載鎖定為要做的東西。
2003年8月,我們研發的第一款下載軟件出生,但是感覺太差,沒有推廣。
2004年1月,迅雷2出世,每天新安裝用戶不到400個。
我們認為基本沒戲了,哪知三四個月的推廣后,迅雷用戶開始飆升,每天以數千計的用戶增長。
回過頭來看,我們一致認為是“P2P技術”發揮了關鍵作用。
那段時間,我們以為離“改變人類”的夢想已經為時不遠,創業者的輕狂與虛榮開始在心頭膨脹,每天我們的同仁們都會拿著筆和紙寫寫畫畫,做一件特別無趣卻又特別滿足的事情,計算迅雷的下載速度,為人類節省的時間數,最終得出的結果是每天可為人類節約2000年。
到了2008年的時候,我們才覺得之前所做的種種“規劃”,是多么的簡單和幼稚。
那個時候公司已經初具規模,對于公司要被誰收購、多少錢,自己能在這個里邊賺多少,已經沒有了當初的興致。
反倒覺得自己給投資人做的這個前景的描繪,開始越來越靠譜。
其次,反觀同行們,他們或深耕、或嘗試,已經開始賺錢,這給了我們一定的壓力,而我們的理想總不能永遠飄在天上。
于是,一切都開始變得實際。
我們掛在嘴邊的,不再是“改變人類”的大而空的口號,更多的開始談論商業模式。
那個時候,自己也開始了轉變,開始從一個純粹技術背景的創業者,轉而到從產業運營者的角度去看待整個公司的發展。
于是開始從“小我”的狀態脫離,覺得應該為這個行業和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互聯網有他的定語:freenet。
意思是互聯網是開放的,因為它的開放,帶來了空間,讓人們能夠在網上獲取內容的自由度,這是互聯網有生命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我曾經對互聯網的理解是,不能在網上架設太多障礙和制約,否則就不會有開放和自由的環境。
互聯網企業存在的價值,就在于能夠幫助人們實現這樣的自由。
但前提是,互聯網企業又靠什么來支撐它的存在?所以歸根結底,每個互聯網企業都需要一個商業模式。
創業一段時間后,我才想明白這個道理。
下一篇:昔日端盤打工妹,今成城市女“金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黑暗中的創業者:盲人應用開發者曹軍的故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