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9月28日,滬江在上海召開了15年來首次的產品發布會——滬江ET2016 - 學以智用,一口氣“發布了”四款產品。
之所以要打雙引號,是因為這些產品早就默默上線。
其中的滬江開心詞場,已經是擁有千萬量級用戶的App。
▲滬江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伏彩瑞在邦哥看來,這次滬江的發布會,是在初步跑完核心產品后,希望加強外界對于其移動化和平臺化的印象。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滬江的移動化進程雛形已經出現,但是各產品之間的邏輯關系還需要優化。
從個人站點到商業化公司過去的2015年,滬江發生了兩件大事。
首先是4月,滬江網品牌升級,更名為滬江,并且將平臺化和移動化定為主要戰略目標。
緊接著10月份,滬江宣布獲得10億元D輪融資。
從時間點上看,升級品牌和D輪應該是同時進行的,而完成品牌升級的滬江也希望能從PC互聯網時代畢業,在商業模式上完成全面移動化。
那么過去這么多年,滬江網是如何長大的?2001年,上海理工大學一名大三學生伏彩瑞,創辦了滬江語林論壇。
2005年,滬江網上線了“滬江博客”,創辦四六級、日語、考研、雅思等頻道。
2006年,伏彩瑞研究生畢業,把滬江網從公益轉為商業化運作,從8名員工,8萬元資金起步。
2007年,獲得元禾資本100萬美元天使輪投資。
2007年,開通滬江商城業務,承接BBC、VOA等官方內容授權。
2009年,金融危機,公司最艱難時得到一筆未公開的A輪融資。
2009年,公司聘請了100多位教師為全職員工,開始試水網課,漸漸獲得收入。
2012年,滬江網的營收就已經過億。
2013年,獲得上海文化基金領投2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2014年,獲得百度8000萬美元的C輪投資,明確了平臺化戰略。
2015年,獲得在線教育領域10億人民幣的創紀錄投資。
總結來看,截止目前,滬江網一共經歷了四個關鍵階段:階段一:從個人站到企業化運作;階段二:滬江網校出現,意味著不再完全依賴2B(面向商戶)廣告模式,開始探索2C(面向用戶)需求;階段三:2014年明確了平臺化戰略,開放平臺,引入第三方優質內容方;階段四:2016年全面轉向移動化,通過四款現有的產品跑通商業模式。
公開數據顯示,滬江目前擁有1400名全職員工、2000名兼職員工,總用戶量過億。
同500余家機構保持合作,合作老師數量超過2000人,累計公開課超過20000堂。
這次將四大產品打包做一次大型的發布會,或許意味著滬江在品牌形象和外界概念上一次升級。
滬江不是網,是四個App如果現在碰到滬江的朋友,還去提滬江網,大概對方要和你急。
2016年,滬江明顯是要將用戶的注意力導向App端。
而他們打包的四款App,分別代表著:免費內容吸引流量,工具類產品拓展場景,優質付費內容產生粘性三個主要的目的。
為什么四款App只承擔了三個作用,逼死處女座?別急,略作解析,就會發現滬江羅列的產品矩陣中,還是有部分功能交錯和定位模糊的現象。
▲從左至右分別是:滬江學習、滬江開心詞場、滬江網課、CCTalk首先是滬江開心詞場,這是一款幫助用戶記單詞的工具類產品。
其中游戲化的闖關模式,還有和好友比拼單詞來那個的PK模式非常有趣,也很有粘性。
作為一款免費產品,開心詞場支持將近10國語言,即便是學習小語種的同學也可以在上面找到可以用的詞典。
開心詞場的易用性和可玩性都在學習軟件中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是非常合格的流量入口,目前全網下載量也已經突破了3000萬。
其次是滬江學習。
這款App的定位就比較模糊,主要是用專門為手機端適配的豎版課件系統,來讓學生快速學習部分知識。
但產品本身的辨識度不高。
比如說,結合具體場景來學英語口語。
這個功能就和另一款在線學習軟件英語流利說有些重疊。
況且,學習是一件比較重的事情,如果只是利用碎片時間背背單詞還好,利用碎片時間在手機端學習,這個場景的邏輯還有待思考。
再者是CCtalk,這是一個實時互動的教育直播App。
這款產品的定位比較清晰,也是未來滬江主打的在線授課形式。
通過App和老師面對面交流,功能可以概括為“直播+錄播+互動”,還App中集成了答題、白板、詞典等插件。
在用戶逐步從PC端流向移動端的時候,卡住在移動端的身位確實非常重要。
最后是滬江網課,簡而言之就是在線教育的淘寶。
集成了自有課件和各大供應商,通過App完成選購和個人課程規劃。
基本上用熟練之后,可以代替PC端的操作,也可以看作是滬江決心移動化的標志。
所以,滬江通過這幾款產品,確實能夠初步完成:內容帶來流量,建立教學場景,完成付費行為這套商業邏輯。
除了滬江學習的定位有些尷尬之外,其它產品都能夠按部就班。
風風火火的在線教育,各類概念層出不窮,但是浪潮褪去后,還是發現最會做生意的滬江穿著泳褲在體面地游泳。
所以,這兩年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集中砸向滬江,那么它也需要為行業探索出一條靠譜的移動化道路。
好在滬江有比較強的產品基因,雖然在定位還略顯模糊,不過憑借研發實力和市場占有率,滬江還有供自己慢慢摸索的時間。
下一篇:從演員到創業者:黃小廚的誕生是個偶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帶你牛X帶你飛的創業故事: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