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近年來,全球移動智能終端市場保持了高速增長,2012年總出貨量超過12億部;與此同時,中國智能終端市場也被引爆,2012年全國智能終端出貨量達到2.58億部,智能終端已超過功能機,成為手機市場上絕對的主流,預計2013年智能終端在移動用戶中的滲透率將超過50%。
然而在這個欣欣向榮的市場中,卻隱藏著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國產品牌表現究竟如何?國產品牌的短板在哪里?包括芯片、制造乃至電信運營商等在內的智能終端產業鏈,各個環節面臨的新變化和新挑戰又有哪些?——編者近幾年,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異?;鸨鲐浟窟B年翻番,新增機型層出不窮。
2013年1月~8月,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86億部,同比增長100.3%,市場占有率達到72.2%;上市智能手機新機型1659款,同比增長29.7%。
面對如此紅火的市場,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智能手機制造陣營。
據統計,2012年國內生產智能手機的廠商近400家,比上年增長221.7%,行業競爭異常激烈。
在如此紛繁的市場中,用戶對于不同品牌的手機評價到底如何?國內廠商如何贏得用戶認同?為了尋找到答案,部電信研究院的相關課題組,構建了智能手機滿意度模型,展開了相關調查研究。
通過采用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的調查方式,共計完成成功樣本2479份,重點覆蓋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的9個手機品牌,包括三星、蘋果(531.91,6.95,1.32%)、諾基亞(7.15,-0.14,-1.92%)、摩托羅拉、HTC,以及中興、華為、聯想、酷派等。
這次調研,到底有哪些發現呢?不同品牌的用戶滿意度存在巨大差異目前,我國智能手機在用戶體驗、感知方面與用戶預期存在差距,用戶滿意度水平整體偏低,不同品牌之間差異較大。
數據顯示,我國智能手機總體滿意度指數為69.6分,與平板電視和基礎電信業務的用戶滿意度相比,處于較低水平。
這固然與用戶預期有關,但也說明了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
同時,研究還發現,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機用戶滿意度差距明顯,同檔次的國外品牌滿意度普遍高于國產品牌。
國外品牌和國產品牌兩大陣營內部也有較大差異。
國外品牌中,蘋果、三星強勢崛起,用戶認可度高,而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等昔日的手機帝國表現相對弱勢,滿意度甚至低于行業總體水平;國產品牌中,華為、聯想等品牌在用戶感知和認可度方面嶄露頭角。
品牌形象和感知質量國產品牌的短板經滿意度模型測算發現,在直接和間接影響智能手機用戶滿意度的各項要素中,對滿意度影響程度最大的為感知質量,其次為品牌形象,再次為價值感知。
從數據上看,國產品牌在感知質量和品牌形象方面與國外主流品牌存在差距,是短板所在。
在品牌形象方面,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差距非常明顯。
從調查數據來看,“中華酷聯”的品牌評價均低于行業總體水平,這四者中品牌形象最好的華為與國外品牌形象最好的蘋果,用戶評價相差超過15分。
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構成品牌形象的各項指標中,國產手機在品牌知名度方面的劣勢最為明顯,較大程度上影響了國產品牌的整體滿意度水平,其中酷派的知名度評價僅為56.2分,遠低于調研的其他品牌。
而在國內市場上,“中華酷聯”尚屬于知名品牌,與蘋果、三星等品牌仍存在如此差距,對于國內其他品牌來講,提升品牌形象更是當務之急。
在感知質量方面,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亦存在較大差距。
數據顯示,“中華酷聯”中得分最高的聯想手機,與國外品牌陣營中得分最高的蘋果手機差距超過10分。
進一步量化分析構成感知質量的外觀工藝、硬件配置、功能設計、操作易用性、性能可靠性和服務支持等細分指標發現,性能可靠性和硬件配置兩方面是除品牌知名度外,形成各品牌間滿意度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國產品牌最為突出的短板,用戶改進需求強烈。
數據顯示,分別有41.5%和42.5%的“中華酷聯”用戶希望改進手機的硬件配置和性能可靠性,高于國外手機用戶10.9和5.3個百分點;其中,電池待機時間是所有手機用戶意見的集中體現。
另外,服務支持是這幾項指標中行業的普遍短板。
對于蘋果、三星等手機問題尤為突出,有27.8%的蘋果用戶和20.4%的三星用戶對于服務支持表示不滿,問題提及率明顯高于其他品牌,意見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務方式、服務年限、售后網點分布、客服人員態度等方面。
在價值感知方面,國產品牌手機具有一定的優勢。
調查顯示,華為、聯想等國產品牌在性價比方面領先于國外品牌,高于行業總體水平4.44和2.99分,具有一定優勢。
這與國產品牌手機重點定位中低端有關,產品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依靠價格獲取競爭優勢;雖然今年以來“中華酷聯”陸續推出NubiaZ5、P6、大觀4等高價手機,開展高端化戰略,但目前來看,受固有品牌認知影響,用戶更易接受其中低端的產品,高端產品尚未形成足夠的市場規模,國內廠商仍主要在中低端掘金。
然而,這就導致了目前國內手機行業的利潤困境,若想長遠發展,勢必要突破現有局面。
品牌、質量和價值并重謀求長遠發展對于國產手機而言,需要從品牌形象、質量和價值感知這三方面,提升用戶滿意度和使用體驗,以謀求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培育品牌形象,深耕手機品牌經營。
研究發現,品牌形象是影響國產品牌手機滿意度水平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制約國產品牌高端化轉型的關鍵所在。
優秀的品牌形象可以增強用戶的信任和認可,從而提升用戶的滿意度。
用戶滿意了,企業才有更大的定價權。
因此,各國產手機廠商當務之急是強化品牌意識,深耕品牌經營:向上,要明確品牌戰略,制定可行的手機品牌經營策略,打造中高端形象;向下,結合不同的用戶群體和城鄉區域等特點,創新營銷手段,宣貫品牌理念,提高用戶對手機品牌的認可度,提升整體的品牌形象。
——提升質量感知,改進性能可靠性和硬件配置。
手機質量是影響滿意度的最直接因素,生產實踐中需要以此為根本,穩扎穩打,提升滿意度的整體水平。
一方面,從用戶出發,深入研究、把握用戶需求,加大研發創新投入,開發生產符合用戶行為習慣的手機產品,重點改進性能、穩定性、電池等方面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加強生(92.35,0.25,0.27%)產管理和供應鏈管理,持續突破系統平臺、應用服務、硬件和制造工藝等核心技術能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品質。
——強化價值優勢,提質維護手機性價比。
目前,智能手機仍處于價值為王的時代,性價比是制勝關鍵,但這不代表國產廠商需要繼續依靠低價來進行競爭。
國產手機可以通過提升品牌和質量,擴大產品溢價空間。
這樣,在維持手機性價比優勢的同時,還能使企業獲得足夠的利潤空間。
下一篇:公司注冊灰色產業鏈危機,消失是遲早的事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餐飲O2O既不是顛覆也不是扯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