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BAT(注:百度、阿里、騰訊),早已成為中國互聯網巨頭的代名詞,在他們的骨子里都有著“老子天下第一”,就連員工走起路來,也是著帶風的。
但如果以獨立自主算作第一梯隊的核心標準的話,還有兩朵奇葩應該列入,其一為奇虎360,老周那顛覆的勁頭不必多言,而另一朵則是有著歐洲人般保守的網易,如今丁磊手中的現金及短期投資已高達160億人民幣,并且正以每季度10億人民幣的速度遞增,足可在杭州,“三業務、現金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與3NBAT不同的是,第二梯隊的生存環境卻每況日下,在移動互聯網端U,C的俞永福雖然倔強的希望獨立上市,但晨興創投基金的到期清盤,使得公司命運的鑰匙已投遞向了阿里那端。
而就在昨日,在兩年前還懷揣著千億夢想的新浪微博也簽署了一張賣身契,不僅以估值是33.6億美元估值接受阿里巴巴5.86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出讓18%的股權,更簽署了一張12%的遠期出售期權。
此前曾欲和第一梯隊叫囂的跟跑者們,卻陷入了體力不支的現狀。
為何如此?根據新浪財報公布的數據,曹國偉的個人持股數僅占流通股總額的0.3%,這種經理人身份通常會使得公司的發展,將以資本市場的股價為導向,而非個人的精神訴求。
正如昨夜新浪股價所展現的那樣,在微博被阿里巴巴注資后,新浪在美上市股票開盤大漲18.3%,并最終上漲9.40%。
除此之外:首先,創始人意志已無法決定公司走向。
由于VC的深度介入,如果按照每輪20%的股權稀釋,只需要完成C輪融資(包含天使輪共四輪),公司創始團隊便會失去在股權上的優勢,由于VC退出周期和管理上的系統性風險,即便可以有A類股、B類股的金融創新來維系創始團隊的控制權。
但事實上,融資時的乙方心態,通常使得創始人已然無法完全掌控公司的資本層面運作。
最極端的例子便是拉手網吳波的敗局,更不用提雷士照明那點事了。
其次,巨頭已開始在早期涉足資本市場。
在2007年以前,國內雖然有著四大門戶,但事實上,即便是現金流最好的網易,也無法支撐起大額的投資。
戰略投資的興起則大約是在2008年左右,至于涉足更早期的B輪或C輪投資,更是要到2011年才能開始正是算起。
雖然企業在早期更欣賞VC的接入,但隨著風險投資近期的冷淡,互聯網巨頭的現金通常成為了創業者們的唯一選擇。
而巨頭由于戰略需求,其投資條款通常要比VC更加嚴苛,其中包括了諸多的有限選項和禁止選項,這也意味著企業在未來的運作上更加被動。
譬如最近的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還未形成壟斷便被騰訊、阿里納入麾下。
最后,第二梯隊企業已很難獨立完成生態閉環。
可以看到,最近出讓股份的大型互聯網企業通常在其垂直領域都有著絕對的領先,但在生態的探索上卻舉步維艱。
如UC也曾邀請李明遠來構建“UC樂園”可惜無疾而終,微博更是在電商、支付、微招聘、開放平臺等各戰線上鎩羽而歸。
此時唯有依靠巨頭的力量才有可能突出重圍。
巨頭們的痛點在哪有價無市,是這創業公司自我估值時通常遇到的麻煩,如果放到巨頭身上,更是喜歡到處找創業者談理想,談人生,當然一談到錢就傷了感情。
但就在最近一年中,幾樁生意還都成了,阿里巴巴收了友盟、投了UC和微博,百度則把PPS和點心、去哪兒納入麾下,騰訊則在刷機渠道和ROM下足了功夫。
但想知道誰會被收購需知道巨頭們當下的痛點是什么。
阿里巴巴:上市是天下第一要務普天之下都知道,阿里巴巴目前最急迫的便是公司的整體上市,IPO后無論是對支付寶,對現金流,還是對公司的發展都將是一次最好的答卷。
上市是需要概念的,如果是以一個生態體系進行路演,將是投行們最欣賞的路數,但真正的阿里帝國,在系統構件上,此前還缺乏如下三點布局:首先,便是SNS,在收購了新浪后大可高枕無憂。
其次,在無線端,阿里也并未獲得一個殺手級應用,雖然支付寶有足夠的潛力,可惜作為工具,并不是最理想的入口歸宿。
最后,LBS上阿里還需一搏,在2010年注資圖資商易圖通公司3500萬美金后,在地圖上公司并無大的發展,這也是阿里遺憾的一點。
百度:移動互聯網很煩百度在煩什么?如何將web端的優勢,轉嫁到移動互聯網是李彥宏一直所苦惱的問題。
而其中,所需要的入口、渠道、搜索的轉型和嫁接都是公司所頭疼的,而公司LBS事業部的O2O春秋大夢,更是缺乏線下團隊來進行支撐。
騰訊:微信的自我感覺過于良好微信似乎萬能的,正如李開復所談到的那樣:“微信豈止‘切入語音助手領域’,簡直有潛力成為‘成為移動語音助手’,豈止‘變身只能App Store’,幾乎有可能‘成為移動Store’,豈止‘分流移動搜索’,完全有機會‘成為移動搜索’!”而馬化騰更是宣稱,商業模式都由開發平臺上的商家甚至自媒體來選擇。
聽上去是否很爽?但如同當年微博所需要的問題一樣,不知哪天Pony是否會打趣道:“我們動用一兩千人,每個月要花上幾億元來建設這條高速公路,一群貨車司機在上面大搖大擺的賺錢,而且沒人繳過路費!”誰會步微博后塵在市場上,其實早有各路的風聲,今天張三要被百度一個億收購,明天李四已經被阿里盡職調查,且讓我們略微盤點下,未來可能成為微博第二的公司們。
首推,大眾點評。
突然,點評值錢了,這個比Yelp公司還還早成立一年UGC點評平臺,這個在本月剛過完10歲生日的企業,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之下煥發了第二春。
但遺憾的是,由于商業模式受到團購或有或無的侵蝕,點評也不得不開始了自己的團購之旅,而后連續兩輪共計1.6億美元的融資,也使得公司開始逐步脫離了創業團隊的把控,同時內部在公司的“輕”與“重”的問題上或多或少也會有著一些分歧,畢竟憑借什么概念上市是大大的影響著公司的估值。
幸運的是,大眾點評的優勢正是巨頭們的劣勢,而公司10多億美元的估值,對于BAT來講并不算貴。
更何況Yelp在10個月間已從17元上漲至了27美元,此時的點評必定能賣出個好價錢。
次推,高德地圖。
作為市場上免費地圖和付費導航的雙料領先者,相比之下公司5.27億美元的市值顯得如此的廉價,更何況這5.27中還包括著2.16億美元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定期存款,同時每年還能帶來3000萬美元左右的凈利潤。
反觀公司內部,如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為公司注入新鮮血液,已讓公司CEO成從武疲憊不堪,因為在CMO金俊、CTO還有諸位源自互聯網的副總裁的進入后,高德正面臨著新老接替的境況,其中無論是薪資、理念和工作效率都將會碰觸較大的火花。
而如果將公司托付給一家互聯網巨頭,對于買賣雙方都是個較好的選擇。
三推拉手:誰來認領?在一篇名為《未來6-12個月,哪些公司有收購價值?》曾經分析過,在金沙江接管后的拉手,先是通過“優質商家采用日結賬款”的來為自己的資金鏈證明,又是大張旗鼓的開始了千人“擴招”工程,再是朱嘯虎接受采訪發出“反思”的聲音。
“他們是在打‘形象工程’,重塑品牌”,一位在國際知名公關公司從業8年的朋友嗅出了其中的味道,“如果沒錯的話,后面可能會有大的資本動作,要么融資,要么并購。
”對于如今的的拉手,面臨:1、IPO在短期內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自身條件都是不允許的。
2、既往的品牌和線下渠道的積累尚有價值。
3、資方已近接管,朱嘯虎更是親自操刀,尋求新的CEO成為必然。
拉手對以下這些公司的價值在哪呢?1、有豐富的線下經驗和BD銷售團隊,這是想形成O2O閉環、欠缺線下能力的公司所需要的。
2、龐大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價值,對于希望沖刺團購概念IPO的企業也有一定誘惑。
最后推,人人網。
人人都在拋棄“人人”,這是最近對于人人最直接的評價,在無線端美美、啵啵等山寨品已然失意,移動游戲的大規模投入也未見成效,再夾雜“人人網”自身老用戶的逃離,這個曾經自詡中國版Facebook(人人網)+Groupon(糯米網)+Zynga(人人游戲)+Linkedin(經緯網)已然成為了笑話,而市值也跌落至10億美元附近。
雖然頹廢,但并不代表人人公司沒有價值,可以看到人人和Qzone是至今僅有的沒有朝著媒體化發展的SNS平臺,那些想在SNS上努力一把的公司,既然Qzone沒可能被搞定,如那人人還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下一篇:走上臺面的小吃:鴨血湯本土化小籠包大生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郎酒集團未漲工資千人罷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