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2年9月5日,SMG旗下的上海同方友友電視購物有限公司(簡稱“友友購物”)在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掛牌轉讓價僅為1元。
友友購物曾是國內電視購物節目中的佼佼者,這家成立于2007年的電視購物公司曾得到清華同方、美國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軟銀中國三家股權投資機構1600萬美金的聯合注資。
2010年,SMG旗下上海東方電視購物有限公司將其全資收購。
根據易觀國際電視購物研究報告,友友購物的播放面積覆蓋了江蘇、浙江,以及西南部分省市的15個城市,提供包括3C家電、數碼通訊、家居用品到珠寶精品、美容服飾、保險、旅游等多種產品。
2008年友友購物實現了全年4.5億元的銷售規模,在當時的電視購物公司中名列前茅。
但好景不長,根據上海宏大東亞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2010年友友購物營收下滑至9322萬元,營業利潤虧損2563萬元;2011年,友友購物營收為171萬元,當年度公司繼續虧損546萬元;到2012年,友友購物徹底停止了業務開展,上半年營業額為0,公司欠債共1.19億元。
控股股東東方購物的一位媒體公關負責人回復記者表示:“由于沒有得到公司授權,因此不便對友友購物的經營狀況及虧損原因做出回復。
” 有一組數據指出,韓國電視購物銷售額占全國零售總額的12%,美國電購行業占全國零售總額的8%。
而2009年時,中國電購市場規模才只有234億元,僅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0.19%。
因此當時行業預計,未來十年,中國電購市場規模將急速增長,占到全國零售總額的3%左右,銷售額將超過5000億元。
但就在友友購物倒下的同時,記者發現,早年在香港上市的國內電購翹楚七星購物連續4年半累計稅前虧損接近10億港元,而另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電購企業橡果國際也陷入虧損泥潭。
友友購物的倒下正折射出產業困境的冰山一角。
誠信惹的禍? “很多消費者的思維定式里,一些電視購物品牌就是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代言詞” 作為友友購物的前股東之一,軟銀中國前副總裁李燕明在與本報記者交流時回憶說:“軟銀在中國那么些年,電視購物領域就投了友友購物一家公司,當時我們是小股東,2010年友友購物就和東方CJ(即東方購物)合并換股,之后就沒了解過它的具體經營情況。
” 另一位前股東,清華同方董秘孫岷向本報記者表示:“以前友友購物的經營狀況是相當不錯的,因為當時東方CJ主攻上海地區的電視購物,而友友購物很早就布局全國的電視購物頻道,因此二者有很好的互補,所以東方CJ也才會選擇并購友友購物,但重組之后的經營情況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 不過記者在采訪調查中發現,雖然是全國性的電視購物公司,但友友購物卻口碑不佳,互聯網上充斥著對其所銷售產品的問題控訴。
一位顧客投訴稱,他在2010年4月16日通過友友購物買了一臺萊克榨汁機,看電視演示,一會榨黃瓜,一會榨甘蔗,非常的好用。
購買后就榨了根甘蔗,結果機器塑料杯口被拉毛,破損的塑料細粒子掉進了杯子里。
于是他立刻打給友友的客服熱線,被告知說電視里榨甘蔗是給觀眾演示看看的,機器本身是不能榨甘蔗的,出了問題要顧客自己負責。
諸如此類的投訴,在友友購物的百度貼吧中隨處可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涉及的投訴產品包括手機、榨汁機、保暖內衣、電腦筆記本、GPS導航、踏步機、數碼相機等十幾個品類。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認為,電購產品的品質缺乏保障和誠信經營缺失或許是友友購物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
“與美國、日韓等海外健康成熟的電視購物渠道不同,中國的電視購物渠道太過混亂,很多公司在產品銷售中摻雜了非常多的夸大與虛假宣傳,早前電視購物渠道最熱衷的就是減肥藥和保健品一類的東西,因此在很多消費者的思維定式里,一些電視購物品牌就是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代言詞。
” 國家工商總局曾做過一項數據統計,在2009年3月15日至2010年3月14日的一年時間內,全國工商系統12315投訴舉報熱線共受理電視購物類申訴2686件,比上年增長55.17%。
而對電視購物有信任感的人數僅占到17.65%。
致命的頻道費用 “這個行業中,電購企業的廣告成本非常高” 一位在地方廣電系統內負責電視購物的人士告訴記者,此前,電購對于廣電系統來說,是廣告收入以外一塊很大的增收來源。
因此,2010年開始,一批有廣電背景或是地方廣電作為大股東的電視購物公司開始異軍突起。
自此,國內電視購物公司分為兩種。
一種是廣電系的電購公司,擁有頻道資源,無需支付任何廣告費。
而第二種是通過到電視臺購買時段進行獨立經營的電購企業,而這類公司很快發現自己步履維艱。
七百禮紅藍集團總裁趙立新曾表示,自己一年銷售手機3.7億元,但到頭來還是虧損。
這是因為買電視媒體的費用節節攀升。
“中部省一家電視臺,幾年前每分鐘是230元,現在已經漲到2000多元,一個20分鐘的短片廣告播下來起碼要花幾萬元。
一些電視臺的費用更貴,一分鐘達到6000元-7000元。
平均算下來,購買電視媒體的費用已占去產品銷售額的30%-40%,加上17%的納稅費用,以及其他物流配送、服務等成本,民營電視購物企業現在只有向供貨商拿到兩三折的個性產品才可能有錢賺。
” 上述地方廣電系人士介紹,雖然友友購物于2010年被SMG收編,但由于友友購物主攻全國市場,需要向全國各地衛視及地方臺購買頻道資源,始終經營壓力巨大。
無獨有偶,在友友購物之前,上海一家名叫谷喜的電購企業破產。
根據當時的報道,偵查機關在對谷喜公司進行審計時發現其債務高達4000萬-5000萬元,而資產只有1000多萬元。
這其中廣告費用是谷喜最大的開支項目。
谷喜與某省電視臺簽訂的廣告合同為1000萬元/年;在浙江省某市電視臺每天買斷4小時的播出時段,一年的費用是420萬元,攝影棚的租用費用為1萬元/天,一年下來,公司的運作費用大約7000多萬元。
同樣缺乏頻道資源的七星購物在連續4年虧損后不得不縮股還債。
2011年11月七星購物發布公告,將每股面值從0.1港元削減至0.002港元,由此產生7.18億港元進賬用于對銷累計虧損。
“這個行業中,電購企業的廣告成本非常高,只有保持銷售額的高位增長,才能維系正常運營。
而電購企業普遍是負債運營,他們會大量積壓上游供應商的商品回款用來周轉自身,一旦銷售額下降,整條資金鏈都會出問題。
友友購物的銷售額自2010年開始就在走很嚴重的下坡路,現金流斷裂是不可避免的事。
”正略鈞策咨詢顧問張大志向記者表示。
目前,友友購物欠下銀行4000萬的短期貸款尚未償還,同時還欠其他企業8000余萬元。
下一篇:誰能打敗周鴻祎:互聯網行業上演圍剿光明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米將成下一代手機電池主要原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