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人工智能在進入消費電子、電子商務、媒體、交通和醫療保健等行業之后,也在向著教育領域進軍。
在傳統教育中,杰出的老師需要近三十年的沉浸成熟。
這導致優質教育極其稀缺,如何讓貴州最窮安順地區的鄉鎮教育跟北京相比,實現教育公平?相信人工智能可以帶來解決方法。
乂學教育的創始人栗浩洋相信,教育必須根據不同的人群量體裁衣,找到用戶最受用的教育方式。
懷著實現教育創新與教育公平的憧憬,36歲的栗浩洋于2014年底創立了乂學教育。
這是是一家人工智能自適應網絡教育公司,為中學生提供高效的個性化輔導,涵蓋語數外等所有主要科目。
(生活中的栗浩洋,才思敏捷)用人工智能實現因材施教與傳統教師授課的輔導模式不同,乂學教育全科輔導采用國際先進的智能檢測系統,通過人工算法和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學生知識薄弱點,真正做到量身定做,因材施教。
“自適應學習系統的最終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模擬人類教師的角色,根據孩子的學習目標、 學習風格、學習行為、個人偏好和知識狀態,利用 AI(人工智能) 實現教學策略實時地、動態地調整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內容和路徑,來達到個性化教學的目的,進而實現比特級教師一對一的效率還高”,乂學教育創始人栗浩洋說。
(乂學教育五維一體的教育模式)人機大戰突顯AI優勢2017年十一,乂學組織了一次“人機大戰”:活動組織了78名中學生進行一輪數學摸底測試,根據成績劃分為兩組,分別接受教學機器人和真人高級教師的授課。
在四天時間里做針對性和集中教學輔導,結束后再進行一輪測試,核算兩組學生的分數提高情況。
四天過去,這場人機大戰的成績是:最核心的平均提分上機器授課的 36.13 分超過真人教授的 26.18 分。
這樣的非體系內統考并不能 100% 地驗證有效性,但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其背后的邏輯在于,隨著學生使用周期漸長,自適應系統對學生的學習數據獲取更充分,個體擬合度將會越來越高,知識點間、知識點內的推薦也愈加精準有效;但其定制化,又不像在線“一對一教育”那樣會隨規模變大,師資成本不會同步飆升。
(人工智能顯現優勢)官網顯示,乂學教育已經在江蘇、浙江、山東等地建立了100多家加盟校,并且通過技術授權降低機構的師資成本,授權費約為線下培訓費用的40%。
在一些加盟校難以覆蓋的地方,乂學教育采用線上教學的方式,用自適應系統降低了70%以上的人力成本。
2018年,人工智能有望在教育行業實現如下應用:1. 虛擬助手成輔導老師2. 借助VR和計算機視覺,學生能足不出戶接受手把手的實踐性教學3. 教育的模擬化和游戲化,學習效果的分析更加精準
下一篇:從在線音樂戰爭三部曲看行業未來走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阿里、京東、順豐都在搶大閘蟹,背后有多大生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