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鑒于熱門電影片荒,無法吸引電影愛好者走進影院,中國票房收入至少是五年來的最嚴重滑坡在第三季度進一步加劇。
截至周四的中國政府數據顯示,不含周五的數據,第三季度票房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6%;這意味著連續第二個季度下滑。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一路高歌猛進的中國電影(600977)票房遭遇潑冷水,600億的全年目標遙遙無期。
根據電影時光網統計,從2009年到2015年期間,中國的內地年度總票房從2009年的60.2億基本勻速增長,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跨到了2013年的217.7億的票房,隨后在2014年到2015年臺階越發的陡峭。
2015年中國內地市場總票房達到440億,和已經增長迅猛的2014年的296億相比起來,漲幅接近50%,這也是中國電影市場從2010年邁入到百億的票房時代之后,連續五年持續超過30%的年增長。
有業內人士做出了2016年今年的票房600億的一個樂觀的預估,今年一季度,中國的內地市場達到了144.68億元,其中周星弛的《美人魚》也相當搶眼,34億的單片票房,甚至一度讓不少人亢奮的覺得,中國的電影市場一舉超過美國好萊塢市場也是曙光初現的感覺。
然而暑期檔和中秋檔,票房相當不給力,全年600億的目標顯然變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以今年暑期檔上映影片為例,口碑不盡如人意。
數據顯示,截止到9月前,在上映的79部的電影當中,51部豆瓣的評分在5分以下,垃圾片占了一半以上。
對此有院線的工作人員指出,多數國產影片質量令人堪憂。
比如去年《大圣歸來》等多部影片叫好不叫座,有自來水的"發酵效應",但是今年在題材、宣傳還有明星等元素都具備的情況下,質量并不樂觀。
包括《盜墓筆記》、《微微一笑很傾城》等等這種代表性經典的IP大量涌現的市場當中,也沒有能夠掀起觀影熱潮。
熱門電影片荒,已促使一些分析師推遲了對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電影市場的預測。
市場正在成熟,隨著新影院環境給人的新奇感終于有所消退,現在中國消費者選片變得越來越挑剔,IHS Markit Ltd.的分析師David Hancock在一封電郵中表示。
Hancock預計,中國將在2018年趕超美國電影市場,而此前他預測在2017年。
下一篇:阿里巴巴2016年三場硬仗:全球化、農村、一線城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黃太吉否認融資失敗瀕臨倒閉傳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