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華爾街日報》科技專欄作家克里斯托弗·米姆斯(Christopher Mims)撰文指出,科技行業目前正處于泡沫之中。
由于創業公司可以更為輕松地從風投公司那里獲得大筆投資,同時又不像上市公司那樣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分析師和財經媒體的有效監督,所以他們花錢毫無節制,“燒錢”速度驚人。
雖然這一次的泡沫不像2000年互聯網泡沫那么嚴重,可一旦破裂,仍然會重創整個科技行業,屆時估計會有90%的創業公司不復存在。
克里斯托弗·米姆斯在文章中通過新的商業模式、私有化時間等方面分析了科技行業正處于泡沫之中,且這一次的科技泡沫完全不同于上一次。
他表示,更好的軟件、針對買賣雙方的第三方市場以及整體經濟環境,讓大量創業公司至少有了存在的可能,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因素最終會產生協同效應。
“如果能稱得上是一次科技泡沫的話,那么這一次的泡沫則是因為資金量相對較少而膨脹起來的。
這好像就是用一種很奇怪的方式來描述估值數十億美元的后期創業公司,由于龐大的估值,這些創業公司每天都會登上媒體頭條。
但是,讓我們看一看投資這些公司的來源:共同基金、主權基金、對沖基金,以及對創業公司特別感興趣的其他大型投資者,例如向衛星互聯創業公司OneWeb(該公司近日從可口可樂等投資方那里獲得5億美元融資)大量注資的財團,鑒于此,科技創業公司的未來“錢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此外,他還認為,如今創業公司保持私有身份的時間更長,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財大氣粗的投資人愿意給他們錢花,即便他們尚未接受過IPO的洗禮。
在IPO過程中,創業公司要接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賣方分析師和財經媒體等多方面的審視和監督。
風險投資公司Storm Ventures董事總經理杰森·勒姆金(Jason Lemkin)對科技行業存在泡沫也表示:“有一件事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只要市場陷入低迷或衰退,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私營企業幾乎肯定會消失,到那時,擁有如此估值規模的私營企業數量只有今天的十分之一。
”因此如果勒姆金是正確的,那么在全球范圍內,這意味著90%的創業公司將不復存在,同時還將影響某些金融機構的收益。
一個令人更為擔憂的可能性是,大批創業公司,甚至是規模相當大的創業公司,恐怕都會深陷危機。
下一篇:李彥宏:O2O技術相對匱乏 大都是砸錢發紅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十張圖教你如何正確的模仿一款產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