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2年6月1日,距今整整一年前。
張小龍在騰訊微博上發表了他的第5187條微博,也是他在騰訊的最后一條原創微博——“連沙特阿拉伯人都在狂用微信。
微信在多個地區sns類下載第一了”。
微信之父對這個注冊帳戶5.4億、日均活躍用戶8100萬的世界關上了門,門上只留下了一句亙古不變的簽名檔——“我所說的,都是錯的。
”可惜,他這次并沒有錯。
——Kaka,騰訊微博事業部產品中心總監。
在某次現場演講中,作為“接生婆”之一,他是這樣描述騰訊微博誕生歷程的:“領導把我、和菜頭叫過去,說你們做個微博,功能不復雜,能讓網友聊天就行。
”顯然,“領導”在彼時根本不明白微博是什么,以至于2010整整一年,騰訊內部都在流傳著某位創始元老、C×O痛心道疾首的聲音:“戰略判斷失誤”。
自2013年始,眾多自媒體作者借助梳理微博本質脫穎而出。
比如闌夕的《用戶活躍度下降40%!七問新浪微博》、潘越飛的《暗黑微博史:一個已離場的草根微博大號回憶錄》等,微博誕生三年后,其“媒體”的本質終于被板上釘釘。
其實身處采編一線的媒體人早以實踐這個理念,比如在新京報的采編中心,編輯們已經養成了習慣,打開電腦后先刷一遍微博,才算安心。
但彼時的騰訊似乎并沒這么想,從“對話”這個人神共憤的功能被一次次挑戰又一次次奇跡般存活下來,就能看出騰訊微博的原始基因,更像是個網頁版QQ群。
直到宜黃自焚、直到“李剛門”、直到“上訪不如上網”的口號震耳欲聾之后,一個不容置疑的聲音突然開始回響在B4網媒事業部的上空:“必須扼制新浪微博影響力繼續上升的勢頭”。
于是在2010年年底時,騰訊網發布規定,要求全員上陣,在騰訊微博上發表高質量原創內容,并對精彩微博進行傳播,每天10條。
時至今日,你依然可以在騰訊微博#高質量轉播#這個話題下,看到那段時間各個頻道編輯的惡搞與吐槽。
無獨有偶,在2011年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騰訊總裁劉熾平曾這樣表態——“我們有很強大的編輯團隊,不但可以生產出更多的內容,還可以提高騰訊微博平臺產品的質量”。
總有熱愛飯否的“老人”說,如果和菜頭不走,騰訊微博就不會如何如何。
其實,騰訊微博的使命,早在上線前就已被定位為“門戶網站的標準功能”,更深一層的邏輯,就是“卡位產品”,那并不是在北分17層常年視頻會議的lecter he所能決定的。
于是,那個原本精簡的騰訊微博,先后被一堆勛章和推廣模塊吃掉了大量內存,在失去了身段輕巧的優勢后,又一次次的上線“精簡版”、“體驗版”;于是,一邊簽劉翔簽徐靜蕾簽韓寒、一邊聯手草根站長搞V5推推、一邊放姑娘出去拉政務微博、一邊在縣城搞地毯式推廣;于是,伴隨著大量招安、安插入各個管理崗位的傳統媒體人和新聘的研發、運營、市場人員的到來,騰訊總員工數也突破了兩萬,為“卡位”可謂下盡血本——正如Pony所言“這兩年微博競爭還是白熱化的……如果做不好,不投入做的話,未來絕對要吃大虧。
所以大家都不計成本,我們投幾千萬廣告,新浪投幾千萬廣告進行拼殺。
”幸運的是,它的競爭對手也沒想明白如何定位、如何盈利,而且曹會計更急著回本。
這場公司VS事業部的戰爭,最終以雙雙嵌入淘寶廣告告終。
告終了?告終了。
至少騰訊是這么認為的。
2010年財報中,騰訊是這樣說的——“我們已著手進行新階段的投資活動,為未來發展奠下基礎。
其中之一的新舉措是騰訊微博……其就我們的整體策略而言已成為重要的社交媒體平臺。
”2011年財報中,騰訊是這樣說的——“騰訊微博在2011年取得大幅增長……成為中國最大的微博。
騰訊微博已做好準備抓住未來的商機。
”然而,到了2012年——“騰訊在這一年聚焦于移動互聯網……隨著中國微博用戶增速減緩,我們正尋求騰訊微博與微信的整合點,以彰顯我們的特色。
”在2013年一季度財報中,騰訊微博的日均活躍賬戶已經從8700萬的最高點下降為8100萬,對其描述也寥寥數語帶過。
而它的好基友、騰訊帝國的另一個末日產品“朋友網”已經不再出現在官方財報中,因為朋友網已經不再迭代。
三年了,雖然從未追上競爭對手,但這款卡位產品的使命終于趨近結束。
Pony在公司年會中表態,稱微博是個重要業務,但要讓位于微信。
微博運營部門人心思變,連騰訊網內部工作人員都早已冷漠了微博大號運營,全力投入到微信公眾賬號的維護當中。
曾經在業界年會門口扎堆擺放的“騰訊微博”展臺,也不知從何時起,悄悄換成了“騰訊電腦管家”。
話說回來,微博之戰打了三年,中國最大的社交平臺還是QQ空間,不是嗎?——2010年3月22日,騰訊微博正式上線第一天。
張小龍對和菜頭說:apple給人啟發還是挺大,這是個滿足最簡單人性的時代。
以“@”為代表的郵件極不人性,我們在構思解放用戶。
和菜頭對張小龍說:太笨重,復雜,且跟不上手機的潮流。
很羨慕你,做對了,然后一直下去,越深越美。
張小龍對和菜頭說:不管怎樣,試試才知道,不試永遠不知道。
下一篇:華為三種動物哲學:狼性文化 烏龜精神 眼鏡蛇特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蘋果店開業數千人排隊 大學生自稱給錢兼職充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