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開啟“就不告訴你”模式“文案”之所以是“文案”,其精妙之處就在于不會大篇幅明顯提到產品信息。
好像蚊子不會立刻吸血,而是會慢慢麻醉讓動物感到舒服后才采取行動。
石榴婆的文案成名作是一篇叫做《她的人生全是Easy模式》的文章,“石榴婆”從“方臉影后Reese Witherspoon”7歲拍廣告開始講起,事業上Reese 15歲即獲最佳藝人獎提名,進入斯坦福大學讀英國文學,后來又成為奧斯卡和金球獎雙料影后。
生活上,Reese與高富帥經紀人一起,有三個子女,一家人看起來其樂融融。
穿衣打扮上,Reese也頗有心得,看起來時尚干練。
文章前五分之四的篇幅,石榴婆都在用一個又一個的鐵證證明Reese是好萊塢的人生贏家。
然而接下來峰回路轉,石榴婆這樣寫到:最后,來看Reese開的車,凱迪拉克ATS,2.0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百公里加速6.2秒,后輪驅動,50:50前后重量配比,Brembo高性能剎車,每秒響應1000次的MRC主動電磁感應懸掛……斯坦福學霸+奧斯卡影后在選車方面,也是自有主張。
因此,“就不告訴你”模式文案在架構上,品牌硬廣信息的篇幅要短,且往后放。
2、偶爾也開啟“這就是文案”模式在成熟的微信文案一再試水、一再成功之后,我們發現原來讀者對于文案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可以無限擴大。
前提只要是好文,讀者也會心甘如飴。
于是,部分訂閱號作者開啟了大膽模式,沒錯,就是開門見山,直接告訴讀者:這篇就是軟文。
看,還是看呢?目前來看,成熟的微信大號都會將品牌文案專門分出欄目——推廣,每天或是定期作為非頭條發布。
其實,這就等于昭然若揭了。
以“黎貝卡的異想世界”的一篇文章為例,題目就是《無需堆大牌,平價也能毫不費力穿出時髦感(送Topshaop折扣碼)》,不但放在了推廣欄目,而且標題中已明確指出所推廣品牌。
開篇第一句:今天要推廣的這個品牌,是黎貝卡的心頭好,它是我衣柜里最多的高街品牌,沒有之一。
通篇文章寫到各路明星對于該品牌的駕馭之道,以及招牌產品的搭配要點等等,延續了黎貝卡微信一貫的“實用”特色,讀起來與一般的時尚博文并無二致,妹子們讀起來同樣受教,這就足夠了。
文章結尾還有品牌優惠碼相送,不少妹子看了推廣后是直接“剁手”的。
可見,關鍵還是文章的編輯能力,這也是考驗作者真功夫所在,好的文案絕不是內容加廣告的粘貼,而是有機植入,你看的是時尚指南、是八卦新聞,總之,不是廣告。
要說文案技巧,也不是沒有1、提高受眾卷入度在塑造品牌時,需同時利用邊緣線索和說理來提高受眾卷入度。
在理性和感性兼用的說服過程中,受眾的卷入度會越來越高。
如果把受眾閱讀文案過程中的卷入度畫成曲線,那么品牌硬廣信息應在受眾卷入度的峰頂時引出。
受眾在高卷入度節點上接收品牌訴求,其接受度是最高的,廣告效果也最好最持久。
作為營銷專業媒體,本刊訂閱號“成功營銷”也是沒有落下這一課,深V姐操刀微信文案也駕輕就熟。
怎樣捕獲年輕消費者,是時下許多品牌的共同訴求,一篇《城會玩!教你搞定年輕人這種鬼!》新鮮出爐,你想要的干貨這里全都有:要了解年輕人?大數據+真人秀;要營銷年輕人?盡量別按常理出牌;如何搞定年輕人?讓年輕人去搞定年輕人啊!對于營銷人,這是一次學習年輕人營銷的過程,也是一個被深度卷入的過程,在你看得正在興頭時,“7月22日年輕盟峰會”跳出,既然學得還意猶未盡,那么,心動不如行動,來參加峰會吧。
2、用受眾感興趣的方式且不論是八卦大號談的娛樂、時尚,還是顧爺聊的西方藝術,只不過是他們在說服過程中信手拈來的素材,用受眾容易接受的例子來說理。
就好像童話故事看似在講有趣的故事,有可愛的卡通人物,但實際上是在用小朋友容易接受的方式來教育、說道理。
顧爺看似在認真為受眾解讀西方繪畫藝術歷史典故,實則為CHAUMET重述品牌故事。
因為是自己感興趣的時尚和藝術信息,受眾盡管知道是推廣仍舊會點擊瀏覽。
訂閱號“深八深夜八卦”曾發過這樣一篇文章《如何不動聲色地在前任婚禮上艷壓新娘,轉給需要的張馨予們》,光是一個題目,就吊起太多女孩子的好奇心,想想那些人渣前任,艷壓前任新娘?聽起來就足夠有趣、刺激。
正文是一個引人入勝、大快人心的翻盤故事,就好像每一個狗血的網絡故事一樣,重點在于艷壓新娘的利器居然是“佳潔士牙貼”,勝就勝在了一口閃閃發光的白牙。
這樣的“結局”,讓大家萬萬沒想到。
3、樹立信息源的權威信息源的可信度影響信息傳播的效果。
受眾對某個微信賬號的興趣和信任是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特別是在受眾處于高卷入度的時候。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石榴婆”和“顧爺”也是經過兩三年的自媒體運營積淀,慢慢在時尚和藝術類訂閱號里打響名號,積累人氣,被受眾認可后才開始試探微信文案。
但這種權威也是硬幣的正反面,因為權威,讀者才相信你,才接受你的文案。
但反過來呢,讀者真的會無止境地接受下去嗎?一個成熟的訂閱號的商業臨界點在哪里?承載量又有多少?可能還是一個未知變量。
微博大號“留幾手”就是前車之鑒,以照片評分躥紅微博,但一度又因為文案太多而迅速掉粉。
4、慎用“無下限”方式要有趣,又要借勢熱點,難免有些品牌就走了極端,為了奪人眼球,反而嘩眾取寵。
為什么在微博、微信上,品牌文案會大展拳腳,就是因為不同于以往的出版發行審查、版面限制,社交媒體提供了更為寬松的發布平臺,于是各種語言幽默,形式活潑的文案誕生了。
但也不乏一些品牌就在這條路上一去不回頭,無節操、無下限的文案頻頻出現,確實可以提高點擊率,甚至博人一笑,品牌成功得到更有效傳播。
但你的品牌是否值得使用這種方式,不妨三思而后行。
下一篇:饑餓營銷不是絕世秘籍 問題在哪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營銷的極致 一個文案如何賣掉整座樓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