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信息來源:網絡創業者在創辦公司的過程中,不免會與“法律”有所接觸,不要觸碰到法律紅線否則做什么都是徒勞的。
那么,創業者需要知道哪些法律知識?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希望各位創業者能夠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才能讓企業長久的發展下去。
一、企業的形式有限責任公司、合伙還是獨資企業?不同的企業形式投資者承擔的責任不同。
1、有限責任公司:是由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出資設立,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全部責任的經濟組織。
2、合伙:共負盈虧、共擔風險和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3、個人獨資企業:即為個人出資經營、歸個人所有和控制、由個人承擔經營風險和享有全部經營收益的企業。
以獨資經營方式經營的獨資企業有無限的經濟責任,破產時借方可以扣留業主的個人財產。
4、如果從事特定行業的經營活動,還須事先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
常用法律:《公司法》《合伙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中小企業促進法》《企業登記管理條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二、基本的勞動法律知識用人就要了解勞動法,一開始企業規范健全機制有利于防范風險,避免不規范用人產生的高額勞動糾紛,注意和員工簽訂保密協議、競業禁止協議等,以便保護企業自身其權益和競爭優勢!勞動合同到期后或者因為各種原因勞動合同無法正常履行后,就涉及到合同的終止以及解除的后續問題,《勞動合同法》規定,如果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不予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同的,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的工作年限,一年給與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很多創業者可能不熟悉這個規定,以為到期就雙方各走各路,相安無事,這是一個誤解;此外,企業也不能無故解除勞動合同,除法律規定的幾種情形,比如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犯罪的、試用期證明不合錄用標準等,企業違法解除合同,需要支付雙倍的經濟補償金。
常用法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三、簽訂一份好的租賃合同企業辦公經營都需要經營場所、租用房屋之類,簽訂一份能夠保護自己的租賃合同協議書很重要,至少合同中不能暗藏玄機,給將來埋下隱患!常用法律:《合同法》四、基本的稅法知識企業設立后,需要稅務登記和會計人員處理財務。
這其中涉及稅法和財務制度,不僅要了解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等;還需要了解開辦費、固定資產怎么攤銷等;最后,創業者要了解一些能享受國家優惠的政策,這可以讓你創業更輕松!常用法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增值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稅收征收管理法》五、基本的知識產權概念再普通的傳統企業也有知識產權的事務,企業名字中的著作權、商標、域名、商號、專利、技術秘密等問題都需要了解,避免他人侵權和自己侵權。
常用法律:《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六、建立企業的規章制度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
一個企業,只有內部的事情管理好了,才有形成凝聚力,專心向業務發展,才能做大做強。
好的規章制度讓人遵守起來心悅誠服,壞的規章制度讓人束手束腳,無法大展拳腳。
因此設計好一份規章制度非常重要,規章制度至少應該包括日常管理、工作時間、獎懲機制、工資福利等,如果創業者想從一開始就對公司進行規范管理,可以考慮委托律師起草,這里面還有一個誤區,創業者以為有了一份規章制度,就可以一勞永逸,但是實際是不可能的,因為企業發展、法律法規的改變,規章制度的滯后性是無可避免的,因此,根據實際需要以及法律規定進行適時修改也是必要的。
七、必須要注意的法律風險在民事經濟活動,有幾個法律風險是必須要注意,這也是經常導致官司的糾紛之一。
首先,合同簽訂。
簽訂合同首先注意,就是對公司的主體審核,如果涉及到行業資質的,可能要對其核實,如果之前沒有進行過交易的,而且交易數額比較大時,可以建議委托律師進行核查甚至是盡職調查,讓一切騙子公司無處遁形;其次,要重視合同的付款條件、違約條款。
付款條件設置要考慮先后、時間、支付方式等等,違約條款要考慮是否有可操作性、方便計算。
違約金不是越高越好,根據法律規定,違約金最高不得超過標的金額的30%;最后,合同的履行過程要嚴格、準時、要重視自己的權益。
平時多保存一些送貨單,對賬單,短信等憑證,一旦遭拖欠貨款,要依據訴訟時效及時地進行追討,一旦對方有了逃逸的現象,要及時地聘請律師介入,追回貨款,挽回損失。
“創業者需要知道哪些法律知識?”的全部介紹就到這里了,以上是創業者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作為創業者一定要嚴以律己,主動適應我國的法律環境,為企業的發展做好防范工作。
下一篇:國家部委出臺政策助中小企業渡過疫情難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20年深圳市創業補貼政策匯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