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眾創空間”,一個風風火火“闖”入國務院文件的新名詞,如今正“聲名鵲起”。
今年伊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了深圳柴火創客空間;5月7日,李克強到“眾創空間”匯集的中關村創業大街考察。
為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眾創空間”被寄予厚望。
在一片熱潮中冷靜下來思考,“眾創空間”到底能給創業者帶來些什么?在5月16日開幕的北京科技周上,諸多“眾創空間”負責人進行了解答。
解決“創業痛點”:讓靠譜的項目找到靠譜的錢 天使匯創始人蘭寧羽戲稱,管理團隊里有好幾個“持續不成功創業者”。
“因為有不成功的經歷,所以知道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一些痛點。
”他列舉了這些“痛點”,“比如,在創業者一端,蝸居于二三線城市的項目如何找到錢?創業者怎么判斷出自己是否需要融資?如何向投資人表述自己的商業邏輯?比如,在投資人這一端,如何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如何判斷項目、判斷創業者?投資人之間如何進行合投?” 已是第七次創業的蘭寧羽說,熟悉這些“痛點”之后,就要盡力去解決它,“讓靠譜的項目找到靠譜的錢”。
“靠譜的項目,天使匯從團隊、CEO、市場需求、市場位置等方面進行篩選;靠譜的錢,我們會尋找專業的投資機構進行合作。
”天使匯大屏幕·內容總監王帥說,“針對創業企業從想法到上市不同階段的需求和特征,天使匯提供O2O模式下的一站式融資服務,主要分為早期股權眾籌業務、大額股權私募發行業務、線下閃投路演、創業保險、工商一網通等服務。
” “我們將和投資人一起,發起兩億宅男基金,從各地高校尋找適合創業的‘理工男’,每人給20萬啟動資金。
賠了,算我們的;做得好,我們會追加投資。
”王帥說,“在未來5年里,我們準備幫助10萬個創業者”。
“創業者很孤獨, 也很痛苦。
不知道下一次拿到錢是什么時候,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給自己發工資,不知道房租什么時候能付。
有些問題,有些恐懼,是一般人所無法體會的。
”車庫咖啡CEO金子森說,“車庫咖啡就是要給創業者一個交流的場所。
” 解決創業者的“痛點”,每年來到車庫咖啡創業的團隊約有1500支;2014年,車庫咖啡認證和常駐團隊有147支,其中估值過億的有4支。
金子森說,“創業者、投資人聚集,車庫咖啡形成了一個循環起來的生態體系”。
完善“生態環境”:讓創業變得更簡單更高效 “36氪一個月能收5000多個項目。
換句話說,我們一個月能聚集一些地區一年的項目。
”36氪創始人劉成城說。
讓創業更簡單更高效,劉成城說,“我們一直在做一個創業生態的服務平臺,其中,有諸多頂級投資機構聯盟入駐的‘36氪融資’,中國領先的‘科技新媒體36氪’,再加上免費的創業起步空間‘氪空間’”。
36氪本是我國最早關注互聯網+創業的科技博客。
幾年來,在移動互聯網+帶動的創業浪潮中,36氪逐漸成長,如今已成互聯網創業者的服務平臺。
“在‘氪空間’里,初創團隊可免費獲得辦公場所、財務、法務等資源;在創業團隊不斷壯大的過程中,可以嫁接36氪媒體資源、融資渠道、項目展示平臺等。
孵化時是免費的;在牽線后成功融資的,我們收取一定費用。
”劉成城說,“以免費且不占股的模式開啟‘氪空間’,實現孵化企業97%成功融資率,成長最快的企業一年內完成三輪融資。
” 在經歷了一年的模式探索和運營后,36氪決定開啟“氪空間×10計劃”,劉成城說,“我們要把氪空間鋪到全國十大創業城市。
這樣一來‘眾創空間’就能更好地服務大眾創業了”。
把資本和孵化結合起來,和北京中關村相隔千里的杭州濱江,我國首個專注醫健行業的“眾創空間”——貝殼社,正在構筑自己的生態創業孵化體系。
貝殼社總裁助理趙蕓說,“我們和投資人一起建立天使基金,對入駐企業進行投資;同時,投資人又是創業者的導師”。
參照硅谷的“YC模式”,貝殼社正在成為創業者的導師和伙伴,趙蕓說,“進入貝殼營的創業團隊,在18周內免費孵化,將獲得天使投資、配對創業導師、商業化輔導等支持;到最后的演示日,向眾多等著第二輪接棒投資的創投、私募、并購基金推薦,進行資本接力,加速創業成果轉換”。
“創業要成功,離不開一個好的生態。
”趙蕓說,“我們通過線上社群和線下活動,在醫健行業垂直領域繼續聚合專業力量,培育創業生態。
” 培養“未來創客”:讓學習因為創新創業更有趣 “我們正在做青少年科創空間,把編程和機器人結合起來,學習就成了一件有趣的事。
”北京樂博士機器人教育渠道總監馬波說。
馬波說,培養“未來創客”,他們設計了“三步走”,“這是根據年齡決定的。
第一步,針對小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第二步,針對中學生,進行工程教育;第三步,針對中學畢業后的學生,特別是那些機器人‘發燒友’,我們進行創客教育”。
“我們通行的教育,往往是應試的。
就拿編程來說,教和學都是空對空的。
樂博士引進了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培訓課程,把理論和實操相結合。
編程上的想法,在機器人上實現,這樣就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馬波說,“機器人編程,對于孩子的交流、溝通、協作能力,都是有幫助的;孩子參加機器人比賽,會遇到困難、失敗,這又便于進行一種適當的挫折教育。
這些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是有益的。
” 馬波透露,為了使機器人教育走向校園,讓更多孩子成為“未來創客”,美國卡耐基梅隆機器人學院和樂博士已經聯合開啟了校園合作計劃。
一邊學習,一邊實踐,謝良秋、俞志偉、余能強,3位來自西南交通大學的大學生,聯合發明了“騎行伴侶洗衣機”。
“我們都喜歡騎車遠行,但都不喜歡洗襪子。
于是,我們發明了這種洗衣機。
在自行車后輪上方設計一個洗衣裝置,通過皮帶傳動驅動洗衣機滾筒,這樣就能一邊騎自行車一邊洗小件衣服了。
”謝良秋說。
“我們和幾位老師一起,運營著學校的創客空間。
在那里,有設備可以共享,有專家可以交流。
”謝良秋說,“同時,我們又是青年創客。
我們還年輕,都喜歡動腦。
盡管做出來的東西還不成熟,但‘眾創空間’讓我們的興趣有了落地的可能。
這對我們以后的創新創業很有幫助。
”
下一篇:向總理叫屈的企業家吳海被請進中南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部門支持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城市 3年最高獎9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