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談起無人機,公眾印象深刻的,可能還是戰爭電影里用于偵察或者直接參與戰斗的大型無人飛機,或者是《頭號玩家》開場時,活躍于未來世界里用來送披薩外賣的快遞員。
不過最近我們知道,這件事情并不用發生在如此遙遠的2045年,就在此時此刻,可能你隔壁鄰居的外賣,就是無人機送上門的。
在北京遠郊,一則無人機送外賣的視頻,配合著魔性的音樂,火遍短視頻平臺;無人機表白自從汪峰求婚后再次登上了熱搜;與此同時,還有四旋翼的載人無人機,像科幻世界里描述的那樣,垂直起飛,掀起評論里的驚呼“南喬和時樾成功了”——等等,南喬和時樾是誰?這兩個人是正在播出的《南方有喬木》的男女主角。
在這部劇中,無人機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在主流影視劇中出現,無人機深山救人、無人機表白這些鮮見的場景,刺激了觀眾們的好奇心。
自3月25日開播以來,“無人機”的全國百度搜索指數直線上升1500點,增率50% 。
這部劇也讓我們驚訝地得知,在民用無人機領域,中國的無人機不僅在技術上全球領先,更是占據了全球產量的70%以上。
2010年珠海航展上,由我國自主研制的近30款軍用或民用的無人機亮相,已經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智造”的突飛猛進。
自2015年起,中國的無人機出口率直線上升,在短時間內贏得了眾多國家的青睞。
去年,全球首款載人無人機億航184在迪拜成功試飛,讓中國無人機再次成為全球焦點。
實際上,《南》仍然是一部都市愛情劇;不過,幾位創業者觀看《南》之后,主動找到i黑馬表達觀后感,他們認為《南》這部片,講出了中國主流創業者真實的狀態。
無人機、大佬、數千萬投資、創業者、投資人......這些詞語背后,是創業者的日常,也是外界透過媒體、流言,看到“光怪陸離”的創投圈一撇。
不在創投圈的人用獵奇的眼光看著圈里的人,而圈里人的真實狀態,其實并不被外界所理解。
一、影視劇背后,真實的無人機產業劇中刻畫的無人機產業,如今在中國規模達到68億美金,年增速超過30%。
2017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產量同比增長67%,而全世界民用無人機70%都由中國廠商制造,無人機已成為“中國智造”的一張新名片。
《南方有喬木》制片人徐曉鷗稱,籌拍此劇時,想給“南喬”這個人物找一個真實的創業出發點。
這不僅僅是一個娛樂圈常說的“人設”,而是扎根于內心的本源——對于一部電視劇而言,為什么要描寫無人機這個行業?或者說,在此之前,民用無人機,在公眾領域通常被理解成一件用于自拍的娛樂設備,就像……一柄更長的自拍桿?那么,是瘋了嗎?劇組為什么要拍攝自拍桿的故事?最后,他們在一名典型的創業者,億航CEO胡華智身上得到了答案——作為劇中主角、無人機公司CEO南喬的原型,億航CEO胡華智同樣是一位偏執的天才極客,15歲上清華,18歲參加工作,精通機械工程和計算機編程。
億航和胡華智在創投圈早已聞名遐邇,其創造的億航184無人機,還登上了美國百年雜志《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封面,胡華智頻頻出現在各大創投財經媒體頭條。
胡華智1998年就跨入了航模圈,在博物館囤了上千架飛機。
2000年,他投身創業,做全中國版圖的矢量地圖,也就是億航的前身。
2005年,胡華智開始嘗試開飛機,然而他的航模館合伙人在一次飛行事故中過世。
從那時起,飛行成了他心中的隱痛,做一款最安全的可載人無人機,成為了他的夙愿。
而劇中主角南喬,也是因為哥哥飛行事故中身亡,而決心要做最安全的可載人無人機。
2013年,36歲的胡華智“轉型”無人機行業,重新成為一個創業者。
劇中南喬,和現實中的胡華智,對無人機有著同樣的偏執和精神源泉。
胡華智說,“大家都在說要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其實拍照的商用無人機很容易成功,載人無人機卻不容易。
因為它上面坐的是生命,對企業家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那不是錢的問題,是責任的問題。
但我一定要做這件事。
”而無人機是《南》劇中,展現創業精神的一個重要符號,也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主要道具。
在劇中,南喬和男主角時樾在無人機的“牽線”下相識相知。
時樾和南喬在徒步登山時偶遇一名心臟病突發的登山者,救護車因山路曲折無法迅速趕到。
危急時刻,南喬呼叫無人機支援,成功讓患者服下救急藥物。
這個事件也有真實版本。
在美國北卡羅拉納州一家醫院使用無人機送藥,原本6小時的救援路程僅用了10分鐘,成功拯救了一個生命。
“我們最想讓大家知道,無人機不僅是拿來航拍的工具,它是未來可以走到每個人身邊的剛需產品”,胡華智介紹,“在航空領域,無人機就是一種交通工具,就跟買車一樣,是每個人都想要的。
現在我們看到的,用來拍攝、娛樂的無人機只是冰山一角。
”而胡華智最想做的,還是可載人無人機。
現在他的創業初心已經部分成為現實,在i黑馬探訪億航總部時,已經看到億航184多次成功運送乘客,甚至有億航高管用無人機來代步出行——這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紅遍社交媒體的那支載人無人機短視頻。
胡華智認為,交通上,航班是一個長距離交通工具,但不自由,它不能取代汽車,不能做短距離出行。
但汽車也不是理想的工具,地面資源極其有限,人口密度越來越大,人類要花更多的地面面積來造建筑物,剩下的道路就是一個網,每條路就是一條線。
其實人類一直在一維空間中運行,甚至連二維都不是。
無人機則不然,從A點起飛,直線飛行,B點降落,無人機在交通工具里不一定是速度最快的,卻是效率最高的。
胡華智和劇中的南喬都興奮的描繪過這樣的場景:想象一下,你把快遞放進無人機肚子里,無人機就在你面前起飛,直接飛到對方那里,那將是人類飛行第一次擺脫時間和空間的約束。
“但到今天為止,航空業的信息化程度還遠遠不及手機業或IT業。
而無人機正處在一個顛覆期,它會顛覆人類的生活,顛覆行業,也顛覆自己”,在胡華智看來,無人機領域正處在成長期,剛剛從嬰兒期的狀態畢業,未來將在更多領域實際應用。
二、真實的創業者都是造夢者《南方有喬木》的熱播第一次將“無人機”的全貌展現在臺前,讓大眾真正了解中國的無人機事業,而非僅僅是作為個人娛樂用途,無人機指向的,是人類更深遠的福祉。
在不遠的將來,無人機可能是一種生活方式,載人無人機則將成為人類四肢的延展。
也許這會像100多年前汽車代替馬匹一樣,對世界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現在,億航正在一步一步將這個趨勢變為現實。
在航空圈子里,億航184是一次智能化革命,能實現自動駕駛,也是一個全新形態的載人飛機。
“我的夢想是人人都可以坐184上下班,它很近了。
”胡華智很期待。
這讓人想到現實中,“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開發所有特斯拉電動車的電池技術,看似不符合常規認知,但因為對夢想的執拗堅持,最終將其變成真實——這是創業家的魅力和創業精神,也是i黑馬報道的動力。
制片人徐曉鷗也被這種夢想打動,她說,電視劇對《南》原著小說最為重要的一處改動是,小說結尾本來是,女主參加TED演講,向全世界展示了無人機的價值,實現了人生價值。
而在電視劇版本中,南喬的公司自主研制出首款載人飛行器(億航184原型),將人生價值上升成為對整個人類的意義。
此外,徐曉鷗讓劇中的女主角,像安卓系統曾經做的那樣,開放了無人機編程的源代碼,為的是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促使無人機事業加速發展。
“正是胡總和許多真實創業者的理想主義,打動了我們的電視劇創作團隊,“徐曉鷗說,“這是真實的創業者精神,而影視作品需要做的,就是記錄他們的故事,彰顯他們對時代的貢獻。
”實際上,徐曉鷗所在的“檸萌影業”同樣是一家創業公司,成立于2014年,非常年輕。
我們注意到,在這家公司今年的產品推介會的PPT的最后一頁,不是通常娛樂圈會拉得撐滿屏幕的明星大臉,而是“初心不改,夢想不滅”這八個字。
三、創投產業的深刻解讀除了無人機,《南方有喬木》對創投圈的還原,也受到了我們的關注,因為劇作甚至還原得有些殘酷。
《南》真實刻畫了投資人的名利場,他們如何看一個項目,以及一個創業者如何融資,面對困難時窘迫的真實狀態。
而在創業者感情方面的刻畫也十分真實。
男主時樾喜歡南喬,卻礙于安姐的壓力,不敢和南喬在一起。
融資幾千萬,領導公司數百人的創始人也有自己的脆弱和糾結。
管理數十億基金的合作人,也會愛不得,恨別離。
只是相比普通人,他們情感伴隨的決定,會牽涉的利益會更大,影響的人會更多。
劇情的開始,南喬的無人機研發公司「即刻飛行」便陷入了財務危機,在尋求融資的過程中與時樾相識。
南喬是一個本土創業者,不善交際,卻堅韌無比,即使面對家人的指責、創業的困難,她依然執著于無人機技術的研究,并堅持到了最后。
創業者無疑總在面對這樣窘迫的時刻,并想辦法解決問題。
正如《南方有喬木》的總制片人徐曉鷗所言:人生中總有那么一段至暗時刻,直接影響到你的人生和情感,我覺得這才是接地氣的。
馬克·安德森在《創業維艱》一書中說,創業者是嚼著玻璃凝視深淵的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必將經歷至暗時刻。
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認為,電影并不是讓你感到安逸,而是讓你和你的靈魂戰斗。
而《南》劇本身,講訴了一個創業者面對情感、自身弱點時戰斗的故事。
再加之詳實的無人機產業研究,創業投資生態研究,使之成為一個難得一見能描寫出當代創業創新人群真實狀態的作品。
嗯,夢想不滅。
下一篇:當出現這些情況,你就可以創業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國民曲奇品牌AKOKO獲5000萬A輪融資 進軍萬億級烘焙市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