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8月16日,海爾創客實驗室“高校傳媒聯盟”的“校媒成長計劃”在青島結業。
“校媒成長計劃”是高校傳媒聯盟發起的首次活動,通過一系列課程和活動設置,創客實驗室希望聯盟成員能“享受創新的快感”、傳播創新的能量,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實踐創新思維的校媒力量。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營銷總經理程傳嶺在創客實驗室“高校傳媒聯盟”成立儀式上致辭“高校傳媒聯盟”由海爾創客實驗室聯合南方周末共同發起,于8月14日在青島成立。
首批聯盟成員來自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蘭州大學、長春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等49所高校。
他們是從224家報名高校媒體中經過嚴格篩選脫穎而出的。
高校傳媒聯盟成員代表與嘉賓合影留念新媒體下的傳媒課程為期三天的培訓課程中,南方周末資深記者褚朝新、呂明合為學員們帶來了有關時政新聞報道、非虛構寫作方面的采寫技巧和經典案例分享。
原南方周末記者、《人物》雜志前主編、Figure視頻創始人張悅結合自身的求學、從業經歷,與學員們分享了新媒體時代內容創業的一些經驗和觀點。
張悅從記者到主編的每一次轉身都在“突破”——從一個偉大的媒體出來、創造了一個雜志的神話、然后放棄百萬年薪邀約,堅持要以內容創業。
因為他需要由團隊掌握大產權,而不是資方。
張悅認為,媒體人的手藝在新的時代背景中仍有重要價值,前提是要有創新意識。
只有不斷嘗試、創新、超越,乃至顛覆自己,才能“享受創新的快感”。
參與校媒成長計劃首期培訓班的學員中,有不少是來自高校新媒體的運營負責人,他們對于清博大數據副總裁范洪濤的課程同樣表示出極大興趣。
范洪濤用諸多新鮮的案例,告訴學員們如何進行新媒體思維重構與能力培養。
南京審計大學新媒體——藍莓工作室的負責人朱穎課后評價說,“有一種幸運,叫講座說的都是你最想學的。
”互聯工廠的創新體驗創新是本期課程的關鍵詞。
文本的創新、傳播方式的創新來自于傳播者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參觀海爾膠州互聯工廠時,校媒聯盟的同學們親眼目睹了“創新是什么”。
整條生產線上,工人很少,主要由機器人將各種部件進行傳輸運送、打包發貨。
工廠屏幕上滾動著訂單信息:誰在下單、訂單內容、貨物運送地址等一應俱全。
全工序以用戶定單信息驅動互聯,全過程透明化、無縫化、可視化,真正實現了互聯網工業將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與智能制造相結合的本質變革。
以空調生產為例,如果用戶選擇為自己訂制一臺空調,從提交需求、完成創意、下廠生產、智能制造、打包發貨全程只需15天。
而在這個過程中,下單者可以全程跟蹤產品信息,甚至能通過網絡實時看到工廠作業場景,相比于“面向全價值鏈提供智能服務”的工業4.0,海爾互聯工廠在用戶端走得更遠,堅持要讓用戶和產品產生交互。
在參觀最后,校媒聯盟的成員以“媒體人”身份向互聯工廠負責人提問,追問海爾“創新”的細節,并試圖探索互聯網工業的未來。
創客精神的驅動力量在互聯工廠中,有個角色連接了用戶端和產品端,像是個隱形英雄,這個角色是“創客”。
在海爾“人單合一”的管理模式下,人人都可以是創客。
一方面每個員工都可以提出創新想法和創意內容,一旦被認可和采用,甚至可以以員工名字進行該項目的命名;另一方面海爾提供創客平臺,創客可以將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模型,實現產品訂制。
有學員向海爾提問:學生能否成為創客?答案是肯定的。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營銷總經理程傳嶺認為青年學生是“雙創”浪潮中非常重要的力量,“但應當看到,由創造力向生產力轉化上還存在不足,最重要的就是資源不足,而海爾的優勢就在這方面,海爾有品牌、研發、生產、渠道等等的資源,可以為學生搭建很好的創業平臺。
”海爾創客實驗室就是一個開放、創新、協作、共享的創客交互平臺,也是教育部的創新創業實訓實驗室。
創客實驗室依托海爾生態產業資源及開放的社會創新資源,旨在實現企業需求與高校課題、創新教育與創業實踐的系統結合,為高校青年創客提供包含創客、企業、創投機構、供應鏈及營銷渠道等全生態的資源交互服務,助力新生代創客的創意轉化及創業實踐。
助力高校雙創教育改革。
目前海爾創客實驗室的足跡已遍布全國28個省,160余所高校,近50萬創客發燒友交流互動。
雙創背景下的校媒聯盟“大眾創新 萬眾創業”的號召最早于2014年夏天發出,次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逐漸成為一種大環境。
今年4月2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設立“世界創意和創新日”,“雙創”被推到更熱的位置。
在這一背景下,無論是高校學生還是高校媒體都在尋找新的方向和突破口以適應新環境。
校媒聯盟的成立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在這里,校媒間、學校與企業間的溝通將被加強,信息實現互聯,在推動高校創新、學生創業方面發揮重要功能。
企業的需求能夠更直接地觸達到高校的學生,讓學生在校期間就了解社會的需求是什么,幫助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高校媒體被鼓勵多將目光投向校園創客,關注他們的創新,挖掘他們的創業故事。
于學員個人而言,這是一個“與優秀伙伴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過程。
聯盟首批成員參觀海爾膠州互聯工廠山東工商大學周昱辰的感受或許能代表大部分學員:“三天,使我對青島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對海爾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對南周有了更具象的憧憬。
”創客實驗室已經把促進高校媒體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
海爾家電互聯網交互平臺運營總監陳國良說,“因為只有長期的、系統的合作才可能真正對學生的教育形成影響。
”
下一篇:韓國的創業者們,好可愛啊!思密達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最宜創業城市排行榜來了,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