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毫無疑問,北上廣深依然是創業及找工作的熱門城市,但這也并不意味著二三線城市就沒有機會,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聯合優客工場依據雙創政策和雙創人才對城市創業帶來的影響發布了一份城市排行榜,你會發現青島、沈陽、蘭州甚至是江門這樣的三線城市也都榜上有名。
據悉,該榜單以騰訊研究院等機構的大數據作為支撐。
榜單顯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武漢、天津、蘇州、成都和南京位列前十名,成為2017中國大陸最宜創業城市。
前十名城市與去年名單重合,只是名次有了相應的調整。
其中,去年跌出“北上廣深”陣營的廣州重新回歸一線。
與國內其它創業城市榜單不同的是,這份榜單從創業熱度、政策環境、智力支持三個一級維度去衡量一座城市是否適宜創業。
這讓它看起來更像是一份城市的創業潛力榜。
下表為2017中國大陸最宜創業城市的評價體系: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五大創業中心,一是以北京、天津為核心的華北創業中心,二是以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為核心的華東創業中心,三是以深圳、廣州為核心的華南創業中心,四是以武漢為核心的中部創業中心,五是以成都、西安為核心的西部創業中心。
榜單將50個城市分為了五大陣營。
第一陣營只有北京獨霸天下;第二陣營為上海和深圳;第三陣營中的城市,廣州在一片唱衰聲中力壓杭州,重新回歸一線城市陣營。
而武漢、成都力爭上游,均較之上一年前進一個位次。
雙創理性回歸,由全面開花向一線城市集中2016年是移動互聯雙創活動的小年。
與2015年的爆發式增長相比,2016年雙創活動回歸理性。
騰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年,投資者更為審慎,創業者更為小心,全年與移動互聯相關的創新創業活動呈現理性推進、不溫不火的狀態。
在市場整體回歸理性的背景下,雙創活動在國內的分布也由2015年的全面開花,向人力資源豐富、市場成熟且容量較大的一二線城市集中,超過一半的線上雙創活動集中在一線城市。
從最宜創業總分來看,今年總得分在20分以上的城市僅15個,而去年有近25個。
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創業表現依然強勁。
50強中,廣東省有5個城市入榜;江蘇、浙江、山東各有4個城市入榜;安徽、河北各有3個城市入榜;四川、遼寧、福建、廣西則各有2個城市入榜。
西部地區有11個城市入榜50強。
最宜創業城市不意味著目前就是創業的熱點地區。
比如總分高居第15和第16的沈陽、哈爾濱,其創業熱度得分排名則分別在第25位和第32位。
北京依然強勢,環京城市創新創業熱度上升作為中國雙創的策源地,北京的霸主地位難撼,并有集中趨勢。
以具體的二級指標來看,2016年北京的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為1450,幾乎為第二名上海(878)與第三名深圳(686)之和。
國家級雙創平臺數量174家,也幾乎是上海(89)與深圳(86)之和。
2016年,北京繼續加大向外疏解的力度,并一定程度上限制外地人的流入。
這給了北京周邊環京城市機會。
其中,2017年剛設立的雄安新區或將從中受益。
河北石家莊、廊坊和唐山的最宜創業總分排名均較之上一年度有提升。
其中廊坊更是提升了14個位次,位居第40名。
即便是總分未能入榜50強的保定,其2016年獲批的國家級眾創空間數量多達11家,漲幅驚人。
保定是雄安新區所在地。
附:2017中國大陸最宜創業城市排行榜50強
下一篇:享受創新的快感 | 創客實驗室高校傳媒聯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6年新獨角獸從40家銳減到只有12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