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近日,這條顛覆三觀的新聞刷屏——有個創業者為了專心路演,父親都病危了,還叫父親“千萬不要給自己打電話”,理由是怕影響他路演發揮。
創業的奇葩事不少,但這么極端的也是少見。
9月24日,微信公眾號“尋找中國創客”推送了一篇《“56歲去路演,在創投界我都是爺爺輩兒的人了”|創客小酒館》文章。
“尋找中國創客”是國內知名的都市類媒體《新京報》推出的大型創業報道及大賽活動,手中有大把的創業項目和投資機構資源,所以文章一推送就引發了大量的關注。
據文中這位匿名創始人自述,2015年他的項目剛啟動,要去北京衛視參加一個電視路演的活動,而當時他的父親已經病危。
路演當天,他還特地囑咐父親和護工:“我要去參加路演了,今天萬一發生什么事千萬不要打電話來跟我說。
”因為擔心路演臨場發揮不好。
當天晚上他父親就去世了。
而且,這位創始人還說:“作為父親,他在創業這件事情上給了我最大的支持。
創業有時候就是這樣,要忍痛割舍掉很多。
”微博上網友的評論簡直炸裂了,這畫風大家感受一下:筆者恰好有幾個投資人朋友,就問他們“這樣的創業者,投資人會投嗎?”問了三位,結果沒有一位說投的,理由和如下這幾位網友的觀點大同小異:不過,在微博上也有人為這個創業者說話,只是贊同的人不多。
而作者在文章評論區的回復也說“這位創業者第一次有勇氣將這個故事告訴其他人,如果能再選一次,他一定不會告訴父親‘別打電話’,這最終也成他人生最大的遺憾。
”是啊,路演有很多次,錯過了這一次還有下一次,但是父親走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間最大的無奈。
事業固然重要,但失敗了還可以重來,而親人一旦失去了,就再沒有機會了。
就算這位創業者后來確實知道選錯了,但遺憾也留下了,而且永遠也不能補救,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后悔藥可買。
不可否認,有一些工作崗位的職責確實很重要,非你莫屬,無可取代,所以錯過了孩子出生、親友婚禮……但是,對于大多數人普通人來說,都不存在這個問題,關鍵在于自己認為什么更加重要,如何進行取舍。
創業路演這種事情,機會錯過了,也不會創業失敗,無非是晚點融資而已。
現在大家都看透了,一個人連家人都不愛,賺再多的錢,事業做的再好又有什么意義。
說到底,一個人的成功,萬人敬仰只是表象,只有家人、朋友才會由衷的為你的成功驕傲和自豪。
沒有了家人的歡欣和鼓舞,任憑什么成功,也會有種“獨孤求敗”的寂寞。
更何況,創業者事業做大了就是企業家,要追求更高層面的“企業家精神”。
筆者有一位富豪朋友,身家百億那種的,第一次見他是在一個土豪的飯局上,哥們穿了一雙木林森的鞋就來了,咋看也不像是個用保鏢的富豪啊。
到了武漢蹲在路邊吃熱干面。
在上海有套空別墅,保鏢在住。
但是他卻堅持了10幾年每年都真金白銀的砸錢,春節、八月十五慰問傷殘老兵。
筆者有幸參與過一次,隨后想想,一個人做一次好事容易,難得是數十年堅持。
有次記者和他聊起這件事,他說過一番話,印象深刻。
他說,企業做到一定階段,錢就是數字,很多事情就變得虛無,沒有追求。
企業家真的是需要“企業家精神”來救贖的,當你開始追求仁者愛人,由愛家人、愛員工、發展為博愛,愛社會中的人,為推動社會進步做貢獻。
你就會覺得你的成功有更大的價值,你的格局和境界都會上一個臺階,企業也能做得更大。
如果束縛住自己,看事情也很狹隘,事業也做不大。
而尋求這種精神層面的突破,關鍵點就在于從愛家人推己及人……筆者連小目標都沒實現,無法get到這位土豪朋友所說的由愛家人而推己及人而博愛的微妙心理變化。
但是,筆者深深認同他所謂的成功之后,應該追求更高層面的“企業家精神”。
所以,回到本文提到的這位創業者,為了路演不讓病危的父親給自己打電話,實在有點舍本逐末。
投資人常說一句話:“投資就是投人”。
而中國人,講究“百善孝為先”、“做事先做人”。
人生就是這樣,有些遺憾可以彌補,有些遺憾就成為了遺恨,恨不能彌補。
下一篇:114項資格取消 創業熱情被釋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采訪了2000名創業者,還是那么情商捉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