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今天要講的,是一出三幕劇故事。
1、好運的樂隊 2、保護其他同行的藝術家 3、對話:“創新就是生意”作何解?第一幕:樂壇幸存常青樹 漢森兄弟原本可能只是樂壇的一顆流星,二十多年前,他們有一首熱門單曲MmmBop紅極一時。
不過,在星途黯淡后,這支樂隊并沒有就此隱退,而是將自身品牌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
如今,他們已經華麗轉身,集音樂制作人、節日活動組織者、啤酒釀造商和營銷專家于一身,并且至今仍然受到眾多歌迷追捧。
采訪者:Jason Feifer MmmBop曾是一首享譽全球的勁歌金曲,可當時你們和唱片公司的主要協議已經開始解體。
那是不是因為你們意識到,想讓職業生涯常青,就既要做藝術家,也要做創業者? 艾薩克:我們平常比較嘻嘻哈哈,但實際上,我們的性格一直有點固執。
我們的第一位經紀人確實鼓動過我們,不要賣掉自己的出版權。
那是早年間藝術家會做的事:他們為了預支現金,會放棄出版權。
無論是寫歌還是做別的什么生意,歸根結底,你做任何事的前提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你怎么看自己在做、在推廣、或是在出售什么東西,因為,這能比較深入地體現出,你是哪種人。
我們是這么看的:我們關心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特色,它不僅僅是一種能快速賺錢的手段,說到底,還是一種讓我們能感到驕傲的生活。
泰勒:在音樂產業里盛行這樣一種觀念,覺得藝術家要取得成功需要其他各種人幫助,比如離不開經紀人、唱片公司、或是唱片發行方。
可是現在,設計師、畫家、以及其他各類藝術家都發現,他們可以做自己的品牌經理和營銷推廣人員。
整個創新領域需要藝術家接受這種現實------他們不只是自己藝術品的主宰,更是個人事業的核心。
當然,你們那時還有很多東西要學,那又是怎么開始的? 泰勒:發行唱片、零售、通過廣播電臺和新聞媒體宣傳——所有這些都很重要。
而我們首先采取的策略其實算是一種想法,那就是要全力支持、擁有核心客戶群。
我們想擴大這個群體。
既然沒法每分每秒都在消費者眼前和耳邊出現,那我們又該如何借助那種能夠自我發展的客戶群,去培養這種氛圍呢? 艾薩克:無論我們是否發行唱片,每年我們都會出一張EP(迷你專輯),這張EP是直接面向我們歌迷會的,暫且不論水平高低,歌迷會的成員盡可以期待得到我們的五首歌。
伴隨EP發行,還會有多種形式曝光,比如可以觀看樂隊拍攝的視頻等等。
這樣會不斷地為核心客戶群創造談資。
泰勒:大部分藝術家面臨的挑戰是:唱片公司和經紀人有矛盾,經紀人和唱片發行商有矛盾,唱片發行商又和藝術家不合。
我們的做法是,把所有這些環節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它們可以彼此合作,不會形成內部競爭沖突。
我們沒有哪一方面的生意會犧牲其他生意。
在開始采訪的時候,我以為你們就像那些學著做商人的藝術家。
現在看來恰恰相反,你們的生意是圍繞你們身為藝術家的需求而定的。
泰勒:這是很公正的評價。
藝術是商品,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飯碗。
這點很重要,因為它形成了漢森兄弟的人脈和經濟支柱。
其他東西是可以今后學習了解的。
那你們是如何轉型的,怎么樣從純粹經營藝術轉向出售啤酒等等產品? 泰勒:我們喜歡把注意力放在一些特定的領域,它們能形成小圈子,帶來自我認同感。
那樣一來,即使歌迷喜愛我們的音樂,欣賞我們的工作,也可以通過歌曲以外的方式彰顯自己的個性。
啤酒就是這種觀念演化的終極體現。
它可以代表啤酒這種飲品本身,和我們過去的事業完全無關,因為它根本就是另一種工藝。
那就是它變得越來越有自身特色的原因,我們做了一些工作,比如組織一年一度的啤酒節Hop Jam。
那就讓啤酒和漢森兄弟產生了一些關聯,我們會參加啤酒節,但它首先是啤酒自己的節日。
我也很吃驚,你們給歌迷推銷了一些歌曲之外的東西。
畢竟,歌迷已經買了演唱會的門票,他們就算可能想買什么,也不過就是一堆紀念T恤。
泰勒:這是自然而然的步驟。
我們做了一場表演,應該就會在現場喝啤酒慶祝。
因為我們知道,那些歌迷比其他消費者更有可能購買我們當場出售啤酒,可能性是后者的五倍。
音樂和啤酒是一場精彩活動的必要元素。
我們用這種組合來開展此后的助興活動:播放適合派對勁舞的電子音樂,在演唱會結束后盡情跳舞。
剛開始釀酒那會,我們的感覺是比較怪的:居然還有儲藏得越久越金貴的東西!一首歌永遠不會有變質或者年份的問題。
我想,在那些有創造力的商業人士看來,這未嘗不是好事。
你必須根據那一行的參數衡量自己的工作,它敦促你不斷開動腦筋。
為什么給啤酒起名叫MmmHops?你有沒有擔心過那會顯得它很另類? 泰勒:這個問題就好比說,假設房間里有一頭大象,是由你來給象一個稱呼,還是等別人來叫它。
我們親自給這款酒命名為MmmHops,就等于主動告訴大家:“我們為自己的職業和音樂作品而自豪,過去和現在都一直是。
另外,MmmHops這個品牌是我們有20年歷史的個人標簽。
” 扎克:我們希望新聞媒體不會在介紹這款酒的時候說它是“Mmm啤酒”。
因為那種稱呼甚至談不上是雙關語。
而且,最后你也會發現,和簡單稱它作“漢森兄弟淡色艾爾酒”相比,現在這個名字會吸引更多關注。
上次巡演的時候,你們在行程中的每個城市都逗留了兩晚。
第一晚的表演是翻唱老歌,第二晚是自己的作品。
你們怎么開始想到這種做法的,是不是考慮到要增加巡演的收入? 艾薩克:和做其他事一樣,必須首先考慮:這是不是個有新意的好點子?如果你對它沒什么熱情,它以失敗收場的風險就很高。
關于巡演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覺得,用演出展示我們的音樂影響力確實很有意思。
但我們可以演繹的歌曲很多,所以可能就得分兩天來完成。
扎克:這是為了豐富體驗,為了尋找一些方法,幫助大家利用不同方式認識我們的樂隊。
它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能顯示出我們如何取得進展。
它很有裨益,因為你必須去和巡演宣傳方說:‘我們會給你帶來雙倍的回報。
’可這種表演還有一定風險,在有些市場可能不會那么受歡迎。
那么,我們就設法從觀眾下手,征詢很多觀眾,相應地,我們自己也要做很多調查。
我們不是討厭風險,而是覺得要盡量和歌迷形成一種共識,讓他們懂得,這些現場表演可能不會達到樂隊一般演唱的水準,但如果他們嘗試到現場來體驗,掏腰包給漢森兄弟捧場,會得到很棒的體驗。
你是否認為,因為從事藝術工作的關系,你更愿意接受風險挑戰? 泰勒:我認識不少藝術家,他們都很害怕風險。
這就是一些人永遠不會改變個人風格的原因。
但我覺得,或許風險會讓你認識到,未來有無限可能。
這話并不是說,風險沒那么可怕,它還是可能讓你睡覺都睡不踏實。
可既然你投入了那么多時間創造一些看起來前所未有的東西,你自然就有能力看出事物新的潛能,相信其中潛藏著機遇。
艾薩克:做創業者意味著要當一個有創意的商人。
最有創造力的人未必要想出最棒的點子,而是要收集很多素材,用盡可能多的獨特方式把它們組合在一起。
漢森兄弟簡介 音樂:該樂隊成立了名為3CG的唱片公司,發行自己的專輯。
節日:該樂隊在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市組織一年一度的“漢森兄弟日”,當天會安排許多活動和研討會。
他們也在塔爾薩舉辦精釀啤酒與音樂節Hop Jam。
該樂隊每年還舉行一場巡演,演出期間會包下墨西哥或者牙買加的一個度假村表演,整個周末都在當地搞活動,甚至親自擬定那兩天的菜單。
啤酒:該樂隊旗下主打啤酒品牌為MmmHops,目前美國20個州有售,也可以網購。
第二幕:半路出家創業者 有志于畢生獻身藝術的人如何下海變身創業者?答案很簡單:和其他人一樣,依靠自己的創造力暢游商海。
作者:Jared Keller 十二月的一個星期六,凱文麥考伊感覺事情進展并不順利。
一天前的夜里,他一年前成立的初創公司Monegraph發布了一款軟件的重要升級版。
遺憾的是,新版本并沒有恰當地記錄修正了那些老版本的漏洞,宣傳材料也不完整,軟件的接口都結合得很勉強。
這款新版的軟件看起來倒像是還在改進的未完成品。
不過,身為這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麥考伊當時也還只是正在打磨這款“半成品”而已。
直到最近,他還自稱為藝術家。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麥考伊和妻子詹妮弗一直在利用互聯網媒體搞藝術創作,比如通過一個在線的廣告網絡發布上百萬荒誕派的橫幅廣告。
而現在,他已經面對著或許是藝術領域最艱巨的挑戰:試圖將創新的激情注入一家企業,憑借自己藝術家的直覺創造一些和藝術品截然不同的東西。
雖然挑戰很大,但這種嘗試不無裨益,比如這次軟件升級。
這位藝術家內心深知,即使失敗,也是一種魅力無窮的體驗。
“我所有的藝術品,無非都是在構建能夠獲得意義的系統,”麥考伊坐在曼哈頓的工作室里說道,“Monegraph則是一個建立創造價值的系統。
我告訴自己,在這家公司,我所依靠的還是之前教導自己作為藝術家應該做的。
” 麥考伊的公司為數字資源的生產商提供幫助,幫他們提供數字產品的藝術或者商業使用授權。
比如攝影師可以在Monegraph的網站上載原創作品,設定具體的使用權限。
如果媒體或者廣告公司想用這些上傳的獨家照片,可以直接通過該公司購買它的使用權(或者全部所有權)。
Monegraph的目標是解決每位藝術家基本上都會在互聯網上碰到的問題:個人作品難以換來真金白銀,卻又很容易被他人竊取。
麥考伊因為個人的經歷對這個項目產生了興趣,這經歷就是,他也經常在網上未經許可拷貝別人的作品。
麥考伊直言:“在藝術圈,作品被公平使用和鑒賞所產生的問題數不勝數。
”如今,在Facebook和Reddit這些社交網站和人氣社區上,竊取內容現象泛濫成災。
雖然Monegraph無法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一普遍問題,但該平臺將成熟的電子商務元素與數字作品嫁接,為這類作品的合法授權提供了便利。
麥考伊舉例說:“4chan這種貼圖討論網站不會在乎(Monegraph的工作),但NBCUniversal這樣的老牌傳媒集團就可能重視。
” 創立Monegraph的想法來自大概一年前。
當時麥考伊參加了一場面向藝術家和編程極客的黑客馬拉松。
在活動期間,他的拍檔是多次創業的企業家阿尼爾?達什。
兩人很快發現,對方有和自己相同的愛好:都為區塊鏈著迷。
區塊鏈是比特幣賴以生存的一大根本應用,具有可信可追溯的特點。
利用區塊鏈可以實現真假識別認證,即使你沒有在中央管理的數據庫里存儲擁有所有權的內容,它也能觀察到某個文檔里有你的專屬內容。
麥考伊和達什由此想到:能不能用區塊鏈追蹤相片和GIF文件這類數字資產的所有權?在互聯網時代,這種想法看來格外重要。
麥考伊指出:“人人都知道,在創新領域有這樣的切膚之痛,存在實現價值的問題——我的作品價值幾何?我要怎么體現它的商業價值?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比以往高得多。
” 麥考伊既有熱情也有理由發掘這一創意,接下來他需要的就是指導。
后來,他獲邀加入初創公司孵化器New Inc,在那里得到了獲得指導的機會。
New Inc隸屬紐約市一家當代藝術博物館New Mueseum。
該機構吸引橫跨藝術、科技和創業三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加入,為他們提供深入研發和商業開發的資源。
“讓藝術構想成為現實世界的作品和將一款產品‘推向市場’有天壤之別,”麥考伊回憶說,“我坐在那兒(New Inc)就想:‘這些術語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轉換債券是什么玩意?債務融資又是在說什么?’我一無所知。
” “我們要不停地修正,不只是爭取融資的演講稿,連創意都要反復調整。
” 麥考伊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組建創業團隊。
他動用了藝術圈的人脈,請到一些有金融、技術和法律專業知識的朋友幫忙。
麥考伊之前參加的黑客馬拉松由Rhizome公司主辦,該公司副董事長弗雷德?班奈森也是眾籌網站平臺Kickstarter主管數據的副總。
班奈森幫助Monegraph完善創意,想辦法吸引那些能夠理解麥考伊雄心的潛在投資人。
很快,有設計背景的技術專家克里斯?謝加盟了Monegraph,出任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因為大部分藝術家不是專業律師,他們又請普凱律師事務所律師(Pryor Cashman)幫助草擬了通俗易懂的英文版權益說明。
借助New Inc的眾多導師幫助,Monegraph募集到了130萬美元融資,目前共有六名員工。
作為該公司的顧問,達什很欣賞目前的進展。
他說:“懂編程的人比比皆是,而凱文有別于這些人的地方就是,他明白,要讓藝術品有實用價值,就得要有對社會、經濟、甚至政治這些方面的綜合考慮。
”達什這樣鼓勵那些有創意頭腦的企業經營門外漢:你知道別人不懂的東西,那就是價值,“在科技界,還沒有誰能夠充分挖掘這種視角。
” 麥考伊也有同感。
他甚至發覺,其實藝術家的思維很容易套用在做首席執行官上。
起初,他相信團隊能做自己無法勝任的工作。
麥考伊笑著承認:“在軟件運行方式上,我只有模糊的概念。
”他知道,藝術家創作本身就是一種創業活動,反之亦然。
“想象一下,好比藝術家完成畫作之前,首先需要先勾勒輪廓,”他進一步解釋,“對我們來說,這些輪廓就是在理念和產品層面的視覺設計和基于對話的過程。
我們不斷修正,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正,不只是爭取融資的路演演講稿,連創意都要反復調整。
” 麥考伊沒有將注意力過多放在檢查清單和匯報上,他更看重對話和創造。
謝和他帶領的工程師沒有拘泥于詳細的產品藍圖,而是將產品迭代作為日常工作。
圍繞Monegraph應該是什么樣的公司,麥考伊和謝討論了一些全面的提議,將討論結果用來指導公司市場推廣。
他們并沒有組織負責獨立項目的團隊設定需要同時完成的目標,并定期召開相關會議。
相反,麥考伊會集合各團隊的成員,開一場持續幾周的大會。
他不僅看重分析和數據,也同樣重視“直覺和深入見解”。
沒錯,無論是Monegraph的產品還是首席執行官,都是正在完善的“半成品”。
不過,難道他們不應該如此嗎?用麥考伊的話說:“藝術家所做的,實質上體現了界定并重申愿景的創業精神。
” 第三幕:創業者對話 如何讓所有企業都有創造力?泰勒漢森和凱文麥考伊對此展開討論。
凱文:過去一年半,有人問我:“你的工作室是做什么的?你不怕失去它嗎?”我對這個問題避而不答,我相信我的身份是藝術家,不擔心自己在做什么具體的工作。
不管是拍照、畫畫還是開公司,我知道所有這些,他們的過程都是相同的。
你必須對諸多可能保持開放的心態,有不同的視角,不要沒完沒了地想“我應該做這個、應該做那個”。
人人都有自己的成功之道,你要考慮的是遵循自己的選擇,始終搞清楚誰是你的觀眾,怎樣接觸到他們,要怎樣向他們表達。
站在這種想法的角度看,對我來說,它就是要成立一家叫Monegraph的公司,讓這個平臺踐行這類創意。
泰勒:完全沒錯。
藝術家的生活就是要升華自己的信念,找到一種完善它并不斷分享它的方法。
那和樹立品牌是一樣的。
看看蘋果、寶馬等等了不起的公司:他們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
不論是做演奏家、創作歌曲,還是其他人合作,藝術家的一生也走的是這樣的道路,要不停回過頭來問自己:我是誰?讓你有別于泯泯眾生的是什么,你怎樣讓這種特質發揚光大? 凱文這就是最令人驚嘆的一件事——和別人互動,比如金融、市場等其他領域的人交流。
你會真正發現大家有多投入,展示了多高的聰明才智,對各自領域有多專注。
通過對話,你能從他們的學識和技術中獲益。
那是真正讓人興奮的體驗。
泰勒:對我啟發最大的一些人是那些商場人士和有創意的人,他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家。
我發現,如果是愿意追求實現心中創意的人,都有深厚的同志情誼,會設法為對方做些事。
老實說,有些最缺乏創意、給我啟發最少的人倒是真正的藝術家。
在樂隊圈子,大家叫說這種人得了“主唱病”。
這種過度的自負很有害。
科技界也有這種人:技術上帝。
自負扼殺了生命力。
凱文:千真萬確。
我是一個有合作意識的藝術家,一直都是。
藝術界有一種規律:即便誰擁有超群的天賦,也會因為自我隔離而泯然眾人。
這就是沒有順勢而為。
問你個問題,Talor:你的團隊怎樣克服這種固步自封局限在小圈子里的趨勢?你如何保證連貫一致地擴大規模? 泰勒:這個問題類似于,在走鋼絲的時候,你怎樣讓自己不會掉下來摔死?對我來說,這都要看目標感。
我不是總能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多看重目標的人,可我一直在想象一些在發生的事。
有時我們會累積許許多多的創意,它們只能逐個實現。
我要做的要事不止一件。
作為音樂家、藝術家,我希望得到可以從多方面考慮的機遇。
凱文:是啊,它是一切的動力。
泰勒:我要說的是,我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凱文:別太耗精力,有個比喻叫蠟燭兩頭燒,別這么干,只要讓蠟燭點著就行。
下一篇:2016年餐飲創業的紅與黑:我們正處在新舊時代轉換的節點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英雄反目的戲碼不只是美國隊長 也有可能創業公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