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福布斯》2015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榜單評選中,黃承松首次入選該榜單,在媒體爭相報道他時,他卻顯得尤為淡定。
他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是個80后,準確的說是85后。
說起他的創業故事,我們得從他讀書時說起。
經歷失敗:高中時代就開始網絡“掘金”與大多同齡人一樣,黃承松從小就對新的事物十分熱衷,凡事總喜歡刨根問底。
他的這種執著,也讓他比別人想得更多,看得更遠。
進入高中后,黃承松開始接觸電腦。
當同學們不是打游戲打得風聲水起,就是上網聊天聊得火熱之時,他卻通過電腦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花了20天研究軟件,賺4000塊錢!”黃承松說,互聯網時代,網絡上遍地都是機遇和商機,只要看得準,下手快,就有成功的希望。
黃承松被保送華科大后,高三下學期就閑了下來,做起了全職軟件開發,從那時候起,他再也沒有向家里要過錢。
從高中到大二上學期那段時間,經濟來源主要靠寫程序來掙學費和生活費。
2010年8月,還在讀大二的他開始嘗試創業,注冊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用兼職賺到的錢作為創業資金,做電商導購網站。
就是消費者通過他們的平臺渠道,購買其他大型電商商戶的產品,累計積分,然后他們根據買家所積累的積分,得到相應的返利。
誰知,看似前景很好的平臺渠道,真正運作起來并不簡單,加之同類網站競爭激烈,大的電商平臺擔心利潤被擠壓等原因,黃承松的第一次嘗試以失敗告終。
“差點連吃飯錢都折騰光了!”回憶起當時的窘境,黃承松至今記憶猶新,坦言不僅積攢的錢打了“水漂”,身上也只剩下幾十塊錢。
這次失敗,黃承松思考得最多的不是折騰出去了多少錢,而是失敗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經過三個月深思熟慮,黃承松悟出一個道理:做網絡要不斷創新,不斷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遠。
逐漸演變:抓住一個需求點持續去做2012年4月,黃承松剛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就創立了“九塊郵”,9.9包郵成為了國內這一商業模式的首創者。
不過,在黃承松看來,人們選品牌貨會想到“淘寶”,選電器會想到京東,消費能力好一點的會選“唯品會”。
那么,18-35歲群體中,收入差別很大,消費能力也各異,不是每個人都會選品牌貨,選擇低價實惠的群體并不在少數。
如果補齊完善這一空間,必將大有可為。
2012年8月,黃承松創立的折扣精選特賣網站“卷皮網”正式上線,主要瞄準“草根”消費人群,定位為“低價版唯品會”。
卷皮網專注在低端市場,從高性價比入手,與唯品會覆蓋中高端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想做到所有的貨品是網絡上的最低價并非易事。
為了控制成本,一方面與許多品牌廠家建立了很好信任合作關系,其中有10多萬大小商家,1000余家獨家合作品牌商;另一方面,千方百計的精打細算,努力打造全國首家買手制電商。
機會總垂青有準備的人,黃承松的“卷皮網”已很快地在電商界嶄露頭角。
2012年,銷售收入近1億多元,2013年銷售達7億元;2014年全年銷售收入達25億元。
擁有超過3000萬買家會員、移動端APP總用戶達1500萬,成為了國內折扣特賣電商第一品牌和國內成長最快的互聯網電商企業。
不驕不躁:像上帝一樣了解用戶“做產品,核心的核心就在于一定要像上帝一樣了解用戶,無論他們多么小眾、多么與正常想象不一致,這樣才能清楚地知道提供‘水’還是‘飲料’。
當真正理解了你為用戶提供的是什么,你才會知道你的用戶究竟是誰,喜歡什么。
”黃承松說。
他們堅信“昂貴不一定好,精準才是好的”。
同樣價格的商品對于不同人來說,價值是不一樣的,人們在判斷自己“有多想要一件物品”時,除了受到該物品價格的影響,還受到個人喜好、場合等更多更復雜因素的影響。
即我們常說的用戶“痛點”。
不忘初心:做一家“偉大公司”“對創業團隊而言,最怕的是丟了最初的創業夢想”,黃承松說,到今天“上卷皮,購便宜”成為老百姓很熟悉的廣告語,卷皮團隊一直不忘創業之初的夢想:讓購物變得更省時、省心、省錢。
如今,卷皮折扣已經完成兩輪融資,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商業大潮中的黃承松也將繼續迎接挑戰,其中的風雨只會比以前更艱難。
但他表示,卷皮折扣將一如既往為用戶“解渴”,關注低收入人群、關注購物體驗、關注中國,并最終成為一家“偉大公司”。
“他是一個有著太多優點的boss,有敏銳的商業智慧與儒雅不失幽默的談吐,有驚人的魄力與堅強的毅力,甚至還有點小帥”。
在卷皮員工眼中,CEO黃承松有著和年齡不符的睿智與冷靜。
下一篇:被我們拋棄的人人網,做錯了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程序員一夜暴富 給員工發獎金1968萬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