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眾籌(Crowd Funding)這一概念,最早源于國外眾籌網站Kick-starter,旨在幫助那些創造性、創新性的項目把想法變成現實,而提供一個幫助創意者籌措小額資金、吸引早期用戶的平臺。
大約在2012年前后,隨著“眾籌”概念獲得國內不少用戶的認可與媒體報道,國內的創業者開始選擇眾籌平臺這一領域創業并借勢而起,各類眾籌平臺在發展初期獲得了資本青睞,也各自吸引了一部分用戶。
3年之后的今天,當“眾籌”概念的熱潮越加火熱,而支持用戶們開始更理性之后,國內眾籌領域的創業項目生存現狀如何?中國式的眾籌出路又在何方? 對于眾籌平臺而言,文藝青年類的旅行、演出項目的錢不好賺,這些項目往往總金額小,回報單一,眾籌項目支持者在過了最初的嘗鮮期之后,對于創作類、旅行類眾籌項目的支持意愿下降。
于是,國內眾籌平臺紛紛將重點轉向用戶基數更大,消費頻次更高,項目金額更大的智能硬件類項目,或者像Dreamore追夢網一樣轉向移動端的同時,通過定位同一年輕消費人群的Hive輕游學等項目,切入更大的出境游市場,以期實現盈利。
一、中國的眾籌玩家們在干嗎? --點名時間,全品類轉型智能硬件預售,又回歸原汁原味的眾籌平臺。
作為國內第一家眾籌平臺,點名時間前期一度傳出公司發不出工資的消息,更不乏創始成員離職等各類狀況。
點名時間在2013年左右,開始從文藝、公益、旅行、科技覆蓋各類的眾籌平臺正式轉型智能硬件預售平臺,重點轉向用戶基數更大,消費頻次更高,項目金額更大的智能硬件類項目。
網上可以看到有些朋友感慨,“點名時間”你變了。
早期不乏很多文藝的演出眾籌或者公益項目眾籌,著實吸引了不少來自豆瓣和其他線上社區的文藝青年。
但是從資本和企業的角度來看,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文藝青年的項目金額小,回報類型主要是給你寄個明信片話張畫啥的,吸引力實在有限。
對于依靠傭金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眾籌平臺而言,文藝類項目除了能帶來一定的用戶流量外,能夠拉動的收入實在微薄,難以支持眾籌平臺的可持續發展,轉向智能硬件這類更大眾,客單價更高的領域是再自然不過,但是從目前的反饋來看點名時間的轉型并不成功,疏遠了創業者,也使得用戶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平臺上的產品,所以近期點名時間宣稱再次回歸初心,做“原汁原味的”眾籌。
--Dreamore(追夢網) 轉型移動端,推出基于微信生態的“輕松籌”。
PC端2年才做到11萬用戶,移動端3個月就做到13萬用戶。
2015年1月管理團隊決定砍掉Dreamore的PC端,只專注移動端,項目門戶網站將會轉到微信公眾號。
之前做追夢網2年才做到11萬用戶,1000多個項目,每個用戶170元左右支持額,籌款金額2000萬。
輕松籌3個月就做到13萬用戶,8千多個項目,每個用戶平均支持20元的支持額,截至目前80萬付費用戶,3萬多個項目。
輕松籌的項目大概有40%的眾籌成功率,重復支持率14%,重復發起率25%,眾籌項目更多傾向于吃喝玩樂領域,與年輕人尋開心相關的項目更多。
轉型推出同樣針對年輕群體的Hive輕游學,出境游是一個萬億級市場,好的游學項目能有50%以上毛利率。
按照CEO杜夢杰的說法,數十萬年輕人將通過Hive所提供的項目,體驗到不一樣的人生,國外支教、國外實習、出國打工、夏令營,現階段Hive項目上線1月不到,已經有數千付費用戶報名Hive的境外游學項目。
--淘寶眾籌、京東眾籌 借眾籌之名,行預售之實。
依托自有電商平臺的流量入口優勢,這類眾籌平臺的盈利壓力不大,但的確和眾籌模式,支持草根創意、孵化創業項目的初衷相距甚遠。
從另一側面來說,預售形式也是考慮到國內的商業信用環境不佳,要求有項目原型機甚至于有工程機,才讓上眾籌,也是規避眾籌項目放支持者鴿子的信譽風險的一種考量。
--股權眾籌:眾籌網、天使匯 權益類眾籌看上去很美,“大師”們進來后風險更大。
一方面股權眾籌的確降低了投資的門檻,有助于為中產和傳統企業老板們的閑置資金找到出口;另一方面,股權眾籌作為直接融資渠道之一,確實有助于降低創業企業的融資成本。
但在我看來,權益類眾籌依舊面臨著政策風險和眾籌項目本身過度宣傳的風險。
尤其是當傳統商業培訓行業的“大師”們,也開始拿著“眾籌”概念包裝一些“皮包”項目,圈傳統行業老板口袋中的錢之后,股權眾籌的風險越發明顯,不排除有不少老板要交學費的可能性。
二、境外眾籌平臺進入國內的情況: 全球最大的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主要對幾個國家開放,中國不在Kickstarter開放的國家之列,創業者需要在美國注冊公司然后方可發起項目,操作起來還是存在較多不便。
但比較而言,國外的眾籌平臺在所有項目中智能硬件類項目的比率普遍較高,對于部分硬件類的項目而言,還是有著不錯的優質用戶群。
Indiegogo對中國等國家地區的創業頗為青睞,有一套完善的培訓資料,告訴創業者如何在Indiegogo平臺上做好眾籌,包括前期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項目時間管理、如何與消費者溝通,同時Indiegogo會安排項目總監與創業者團隊定期例會,幫助創業者檢查準備工作和檢討可改進之處。
世界第三大的眾籌平臺Poizble已經在中國上海設立了中國區辦公室,正式進軍國內市場,主要側重點也偏向智能硬件領域,當然上面文藝、出版類的項目也有。
三、中國式眾籌路在何方? 筆者在完成此文之前,查了一下“眾籌”一詞近3年的百度指數,2013年“眾籌”平均的百度指數在200左右,2014年“眾籌”平均的百度指數增加到近2000,增長了近10倍,2015年7月“眾籌”平均的百度指數大約是8000,同比增加了4倍左右。
從搜索數據層面,我們可以看到“眾籌”是越發的火了。
不僅如此,線下口碑層面我們可以發現身邊的不上傳統行業企業主也開始開口“互聯網+”,閉口“眾籌”了,“眾籌”這一概念得到了快速普及,有助于擴大眾籌市場的用戶基礎。
但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國內先行的各家互聯網眾籌平臺,要么轉向項目金額更大的智能硬件領域,要么轉向同樣基于年輕用戶的出境游、消費金融等市場,以期實現盈利,只有少數還堅持做綜合類的眾籌平臺。
可以預期的是,中國眾籌平臺發展之路將與美國、澳大利亞的眾籌平臺們都不太一樣,因為我們有著不同的用戶群體和消費習慣,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
也許當媒體不再關注眾籌時,當國內眾籌平臺的參與者人數持續擴大,當眾籌領域能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態時,相信國內眾籌平臺并不難找到屬于自己的未來。
。
。
中國式眾籌的未來,也許就像魯迅先生說的“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
”
下一篇:創業者必看10部電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 并不是人人都自立門戶當老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