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已故“亞洲女首富”龔如心(資料圖) 中新網5月18日電 據香港《明報》網站報道,香港已故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死后將830億港元遺產“全部撥歸”華懋慈善基金,香港高等法院及上訴庭早前先后裁定基金只是遺產“信托人”并非“受益人”。
基金不服判決上訴至終院,終院18日頒下判辭,駁回基金上訴,裁定基金只是遺產“信托人”。
換言之,基金將來如何使用這筆巨額遺產,須受更大約束和監管。
擴展閱讀香港女首富龔如心千億遺產暗戰上世紀60年代初,龔如心與丈夫王德輝聯手創辦了華懋置業。
從一開始經營西藥、化工原料到代理世界知名品牌的新興石油工業產品、農業產品等,最后轉向地產界,到70年代,華懋集團已成為香港最大的私營地產商之一,此時龔如心還只是王德輝背后的女人。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990年,在丈夫王德輝被第二次綁架失蹤后,龔如心開始從幕后走到臺前。
從最初的遭到質疑,到將華懋集團發展成為香港最大的私營地產公司,龔如心終獲認可。
但與公公王廷歆的世紀遺產爭奪案又讓其在2002年身陷險境,直到2006年,案件出現逆轉,龔如心“反敗為勝”。
但僅僅一年后,2007年4月,龔如心在香港病逝,享年七十歲。
身后留下上千億遺產。
“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便是其與丈夫王德輝共同創辦的華懋集團。
目前華懋集團的總資產已經從7年前的600多億,增加到如今的1000多億,這幾年,我們經營得還算不錯。
”4月26日,龔仁心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作為龔如心的胞弟,原為私家醫生的龔仁心在家姐逝世后,開始接管華懋基金和華懋集團。
由于隨之而來的遺產之爭,法院也同時指定了臨時遺產管理人。
但至于龔如心的遺產到底有多少,或許并不限于現有構成。
2013年,龔如心生前好友、其士國際主席、TVB電視廣播董事周亦卿代持安寧股份的案件爆發,本屬于龔如心遺產的安寧股份9.69%的股權浮出水面。
華懋基金身份之辯無論龔如心的遺產到底有多少,在龔仁心看來,按照龔如心2002年訂立的遺囑,均應全部撥歸華懋基金。
但如今看來,這注定要經歷波折無數。
華懋基金系龔如心與丈夫1988年創立的公司制慈善基金,目前基金5位理事分別由龔仁心、龔中心及龔因心以及華懋老臣子梁榮江、陳鑒波擔任。
首先是與香港商人、風水師陳振聰之間長達4年的遺產之爭。
2007年,龔如心病逝后,除華懋基金持有的遺囑外,與龔如心生前交往甚密的陳突然聲稱自己是龔遺產的唯一受益人,并持一份2006年訂立的遺囑,與華懋基金對簿公堂。
這場官司一直持續到2011年,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裁定陳振聰手中的遺囑系偽造。
事情至此并未落幕。
2012年5月,香港律政司以遺產守護人身份入稟法院,要求法庭解釋遺囑的條文,包括確認華懋基金為受益人還是信托人。
2013年2月,香港高等法院做出華懋基金只是龔如心遺產的信托人,而非唯一受益人的裁定,華懋基金不服提起上訴。
“我們之所以爭取遺產受益人的身份,是為了更好地執行我姐的遺囑。
”龔仁心說,龔如心的遺囑主要有四條:一是全部遺產撥歸華懋基金;二是希望交托華懋基金由聯合國、中國和香港特區政府首腦組成的管理機構監管,并且設立中國的類似諾貝爾獎的具有世界性意義的獎金和基金;三是必須維護與擴大華懋集團和她與丈夫開創的所有事業,確保華懋不斷壯大,并以其部分盈利將慈善事業不斷發展達至永遠;四是必須繼續供養王氏家族的老一輩以及王氏后代深造等,還有給予華懋集團的同事及其子女以關懷和幫助。
龔仁心認為,上述遺囑可以看出,龔如心強調的是遺產用于慈善事業,但并沒有明確遺產的具體受益人,如果華懋基金僅是遺產的信托人,那么除了王氏家族相關成員外,華懋集團同事及子女,甚至世界上所有的有慈善需求的人,未來都有權利向法院申請華懋基金提供資助。
華懋基金因此可能面臨無盡的訴訟之中。
因此,華懋基金主張是遺產的絕對受益人,由此可以更好地行使遺產的使用權。
顯然,香港律政司擔心的則是如果裁定巨額遺產系完全饋贈給華懋基金,基金可能對其隨意運用。
而遺囑條文中使用的“必須”、“有責任”等字眼,顯示龔如心要求基金聽取她的指令行事。
對此,龔仁心表示,基金將絕對按照遺囑使用遺產,并接受律政司監管。
“在香港法律中,律政司本身就有監管慈善基金的職能。
也可以按照遺囑的要求,成立由政府高層組成的監管機構。
”按香港相關法律,對于4月11日高等法院駁回上訴的裁定,華懋基金若不滿意可于28天內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龔仁心確認會上訴。
幾近停滯的慈善由于遺產案尚未落定,缺少慈善基金來源,因此,近幾年,華懋基金的慈善事業也基本停滯。
龔如心生前熱愛慈善,尤其是面向內地,據了解,其累計捐獻給內地的教育、醫療和慈善事業的資金至少在10億美元以上,知名項目包括在河南為艾滋致孤的孩子們興建的“社工·如心家園”等。
“按照家姐的意愿,華懋基金未來的慈善事業也主要面向內地。
”龔仁心說。
他還透露,在華懋基金無法行使慈善職責時,其亦曾向華懋集團申請每年拿出3億來從事慈善,但其建議最終未能得到法院許可。
原因是華懋集團的經營管理,尤其是對外投資,一直受到臨時遺產管理人的監督,而管理人給法院的建議是每年1500萬,最終法院接受了管理人的意見。
針對媒體關于華懋基金疏于照顧王氏家族的質疑,龔仁心亦表示很多情況是因為遺產管理人和法院方面影響了決策和執行效率。
遺產管理人此前為德勤,2011年后為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此次內地之行,龔仁心去了河北滄州的建新集團,其對旗下化工、航空產業均表示感興趣。
他認為現在華懋集團的絕大部分業務是房地產,能夠多方面經營會比較好一點。
但龔仁心表示華懋集團目前還沒有內地投資的相關計劃。
“現在還不是適當的時候,他們不支持到內地投資。
”龔仁心如此評價遺產管理人的態度。
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強調,此行只是其個人興趣,并不代表華懋集團。
在他的預期中,如果目前在華懋集團董事會上提出與內地合作,很可能會遭到遺產管理人的反對。
據目前華懋集團在內地的投資主要還剩下兩個項目,一個在廈門,一個在南海,均出現了問題。
“廈門的項目,是一些投資款沒有收回,目前已經進入法律訴訟程序。
南海的項目,主要是投資的合資公司存在隱瞞工程真實進展的問題。
”龔仁心表示,由于這些投資非自己經手,對項目的詳細情況不是很了解,但此次廉署調查應該與華懋集團這些在內地的部分投資有關。
下一篇:這5個科技大佬從未上過大學 但都身價過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盤點科技界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們,最小的僅24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