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首富公子王思聰的采訪手記,年少輕狂、口無遮攔,“我所有的觀點,都是基于我有錢的這種現狀決定的”,呵呵。
免費關注微信公眾號 jiarenorg ,就能天天收到佳人精彩文章了,咱們微信里見!首富公子王思聰:年少輕狂新青年文/莊雅婷“年少輕狂、口無遮攔”是王思聰自己寫在新浪微博上的簡介。
身為新晉中國首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之子,此前王思聰其人其事一直低調且神秘,直到有了微博,大家突然發現可以近距離圍觀首富之子——而且他確實對得起那自我介紹,無論對方是誰,看不順眼就嘲諷或直斥,也惹了大大小小的風波、提供了無數娛樂話題。
在一片“土豪”的稱呼中,這個年輕人本來的樣子,也許我們從來都不知道。
王思聰看上去不好惹,年輕且有錢,這兩樣東西本身就是壯人膽氣的,更何況他早有網上掐架的經歷,呈現給人一個浪蕩毒舌公子哥兒的形象。
以為約他采訪會經歷很多口舌,沒想到他痛快答應,并且準時出現。
只不過他表示了困惑:我有什么可說的啊。
我沒什么可說的。
但當被問起有什么是不可說的,他又很坦率地回答:什么都能說。
沒有什么不能說的。
然后他就開始小后悔,不應該接受采訪。
但既然已經答應了,就繼續下去吧。
然后他就又霹靂了:什么?還要拍照?能不拍嗎?早知道要拍照我就不答應了。
什么?拍照還要換衣服?能不換嗎?哦,好吧。
——這也是他第一次接受采訪,并不像其他名人那樣駕輕就熟,也并不像想象中那樣脾氣壞,稍加勸說就很順從地跟著編輯走了,讓他擺出稍微夸張點的表情也擺了,換到第三身衣服的時候幾乎是逆來順受已經不再反抗。
這一刻發現他其實是個溫和又有禮貌的年輕人,比大多數名人更好交流。
雖然他拍完照之后說以后再不接受采訪了,但看到真人的這一面,不由會想到我們對人的印象往往有偏頗,那都是抽象的標簽,只有深入了解,才會發現鮮活而真實的“人”。
“你們談論的,都是我不在乎的事情”王思聰現在在微博上有300萬粉絲,但他越來越少說話。
早前為慶祝百萬粉絲時他發起了抽獎活動,幾乎拖垮了新浪微博抽獎平臺,而抽獎前后瘋狂地漲粉絲和掉粉絲簡直變成了笑話。
再往前,他一個“哦”字終結了微博炫富大賽。
還有幾場著名的“罵戰”,基本上有點名氣的人都不太會直接不給人面子指出對方不盡不實之處,但他就敢。
當然也不會考慮后果,事實上也沒什么后果。
不是我們要執著地討論發生在網絡上的那些事,而是在此之前,幾乎沒有渠道去管窺這位富豪之子的生活,更遑論思想。
當著他的面談論微博,就會被一筆帶過:“那就是個娛樂工具,我就是上去看看,你逗我開心一下,我逗你開心一下,大家都高興高興得了。
”作為掀起大小風波的人,他根本就不認為那是風波,在他看來那僅僅是說了自己想說的話,然后就拋之腦后,后續的那些事情都是娛樂媒體和大眾討論的事情,跟自己已經沒什么關系了。
當年著名的“俏江南”罵戰之后,問他“你父親有讓你以后在微博上慎言嗎?”王思聰說:“我爸一般不管我在微博說什么,不過后來說了一句‘我的朋友你別罵’,但他朋友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后來又說了一句‘實在要罵人就別指名道姓了’。
”也是老派人物不愿意招惹是非的初衷,但王思聰根本就不在乎。
“不在乎”這三個字,幾乎貫穿了他整個價值觀,當然大眾往往也很粗暴地回一句“有錢你就了不起啊”。
誠然金錢可以讓人有更多自由,也確實讓人能有安全感和底氣,但如果是這種粗暴的對峙,就落入了另一個俗套。
“有錢”確實能強化某些“不在乎”,但非要讓他承認在乎某個事物,他會選擇“智商”。
畢竟比起有錢這件事來,駕馭金錢的能力才是智商的體現,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中了巨額六合彩幾年之后又被打回原形的故事。
“我也有智商歧視綜合征”和王思聰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頭腦清晰、觀點分明,會飛快給出一個結論或結語。
加上各種不在乎,簡直有種“這天兒還能不能聊了”的既視感。
五歲出國讀小學、中學和大學,教育都在英國完成,畢業于倫敦大學哲學系,受過完整西方教育的王思聰很早就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
“邏輯學非常重要,然后要有自己的觀點,你所說的一切所做的一切都要跟隨觀點。
”這是他考慮問題的方式。
于是這是一個很難被說服的人。
因為他手里的牌太好,而哲學專業和邏輯學課程又教會了他如何打牌。
然后他就對一切蠢笨毫無耐心,對需要動腦子的事兒則興致勃勃,還落了個外號叫“愛解釋的王老師”。
他毫不諱言地說“現在的大學生都太蠢了,完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就知道起哄,被心靈雞湯騙、被人生導師騙。
真著急啊。
”他在微博上也說過同樣的話:“這個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你越了解他們的事跡,你越欣賞和佩服的人們。
那些很善于包裝自己成人生導師商業教父的人,也最多能忽悠忽悠智商略低的人和無知大學生。
當你扒開他們那副面具,當你慢慢了解他們做過的事情后,你會發現背后是個多么齷齪的人。
”對此他總結,一是他可以近距離觀察到這些人的言行,和他們呈現在公眾面前的形象反差很大,更多是運用邏輯和推理,了解另一種思維方式,然后進行推敲,就很容易發現其中的破綻。
“整天就知道打游戲、在網上做哈哈黨的大學生有什么出息?你不被騙誰被騙?”所以在88年出生的王思聰身上,少見同齡人的迷茫和困惑,甚至有些觀點已經很堅硬。
他完全不在乎別人怎么看他,怎么評價他,“你的想法和評論改變不了我的現狀,所以,隨便你說什么,我也無需證明給你看。
” 但總會有一些話能讓王思聰在意或者生氣的吧?問他“說你什么你最受不了?”他幾乎要當場爆粗:“……說我學習不好我最生氣啦!老子學習那么努力,成績特別好,居然說我的文憑是買的!”“急著賺錢干嘛?我又不缺錢”王思聰現在的身份是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達集團董事、IG電子競技俱樂部創始人。
他自稱是他家最有錢的人。
在萬達集團,他掛名董事,但是不參與公司任何具體業務,而是成立了一家PE公司做投資,兩年之后他參與了60多個項目的投資,被評為全國PE投資五十強。
跨行業、跨資源的整合,他認為自己有這個能力和底氣,而財務報表給出的回答也還不錯。
投資什么樣的項目?選擇標準是什么?王思聰也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毒舌,因為他每天會收到很多私信,除了要給他生孩子的,就是想跟他要投資的:“又是那種十億的投資就差20萬了、啟動后將顛覆電商,改變人類消費格局、三年二十倍回報率的革命性新概念項目嗎?我一天私信里起碼有10個這種項目,我真的好難抉擇啊,誰能幫我看看?急,在線等。
”這種嘲諷,可能源于大家的出發點完全不一樣。
對當下很多人來說,創業是兩個閃閃發光的大金字,通過資本運作,好歹先個人致富了再說。
不包含使命感的創業說到底也就是解決個人問題,王思聰對此嗤之以鼻,也是因為——他有的是錢。
“我想認識真正有想法的人、真正有創造力的人,能夠生產出偉大的產品”,他說。
“我又不想上市,我也不想套現,有錢可以慢慢選擇自己想要投的項目,有錢可以不急著要投資回報,我又不靠公司賺錢吃飯。
”因為喜歡打游戲,此前王思聰號稱要強勢進入電競圈。
經過收購整合,他成立了IG電子競技俱樂部。
這家位于徐家匯的公司已經有三十多人,他組織戰隊去世界各地參加比賽,其中dota戰隊在2012年還拿下了世界總冠軍的成績。
據他說獎金大概一百多萬美金,當然,他也是把這筆錢和整個戰隊分了。
這也能看出他的思維方式——即使是玩兒,也得玩成專業的職業的。
對別人來說浪費時間精力金錢的事兒,在他手里能變成另一門生意。
“什么是成功?對我來說,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提起未來投資計劃,他已經投資了一家口腔診所,并且考察了全美top10排名的醫院,計劃在北京的東邊建一所一流的醫院。
“人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我的優勢就是有錢”很少有采訪像這次這么簡單粗暴,總是圍繞著一個“錢”字。
但是沒辦法,因為王思聰和他的父親王健林確實有錢。
都冠以“首富”之名,如果故意回避金錢,非要談什么高大上的意義,那也是另一種虛偽。
而“金錢觀”是三個奇妙的字,就是你對錢的態度,你花錢的方式。
王思聰有兩個好朋友,是英國讀書時候的同學,他們上個月還一起出門旅行。
對方的家庭也是醫生或老師這樣的普通背景。
他是不太跟所謂富二代們一起混的,沒意思。
“我不在乎朋友的家世,還是要看人本身,是不是好玩、人品好,有錢沒錢太不重要了。
反正都不如我有錢。
”還有個朋友是賣盜版碟的,買碟時認識,一來二去成了朋友,如今他從事餐飲生意,也算創業成功。
“既然是朋友,之前沒有太多生意上的來往,我可以給他一些建議,他過生日的時候我送他輛車,但我沒有給他投資。
”據說王思聰在英國上學的時候,一個月的零花錢只有200鎊,偶爾父母忘記,會一個月給兩次。
但也算得上微薄。
(不要相信有錢人的此種說法,因為吃住都在家里并且買大件東西的錢是單獨算的)他那時最大的開銷都在學校買書,哲學歷史類教材和參考書,買起來也沒有節制,但好處是學校可以掛賬,家長回頭去結算就行。
一直到他十幾歲的時候,他才意識到家里已經有錢了,事實上萬達集團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擴張的。
也有一段時間沉迷于買跑車,看見特別炫酷的不買回來心癢難耐。
談到這段經歷,王思聰難得露出奇異的表情:“現在知道那是錯的。
現在不會了。
”他現在坐一輛奧迪A8L,并且有司機。
“人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父母有錢這件事,在王思聰眼里也是優勢一種。
正好談論到某個富二代朋友表示不靠父母獨立創業,為了證明自己也有能力的事兒,他覺得那就是腦子有病。
“人長得好看就應該去拍戲、有才華就應該去寫書,有錢就應該讓錢發揮作用,非要用劣勢去和別人競爭有勁嗎?”“真正的有錢人是不虛榮的”,王思聰說。
在他看來,可以花大價錢買東西,但不要有蓬勃的物欲。
他說起給母親買翡翠的口氣就是“都說帶她去拍一塊,兩個億也還好吧”,說起給女友送禮物的口氣就是“生日禮物也不貴的,十幾萬吧。
不過參加了一個慈善拍賣,買了達明赫斯特的米奇,一千五百多萬,當情人節禮物送她了。
”在正常人難以企及的價錢之前,他說起來也等閑。
這在他看起來是不虛榮的,只是“和自己身家匹配的消費標準”。
“沒錢的人非要裝有錢人那是ⅩⅩ,有錢人非要裝沒錢也是ⅩⅩ。
”這話他說得毫不客氣。
此外他不逛街、不瞎買,就打打游戲,也還能賺錢。
你問他真有什么金錢觀嗎其實也沒有,只是分得很清楚什么錢該花什么錢不該花。
這往往是成功人士的界限分明之處。
如果你看過一些人物傳記就想有所收獲,基本上那些傳記只會告訴你一面。
而王思聰很真實地呈現給你的是——生活成本反正就挺高的。
不亂花錢不等于省錢。
給誰花怎么花是門技術。
總之要和自己的生活狀態匹配。
下一篇:“鐵窗富豪”與他們的女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郭德綱:20年收入增長1萬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