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之路,道阻且長。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初始階段都會經歷“選方向”的痛苦,看似創業機會很多,市場廣闊,但到底從哪里開始呢?如何開始呢?在無限不確定領域做一個相對確定的選擇,這意味著任何一個方向性的決定都將會對之后一系列行動產生根本性的影響,而恰恰是如此關鍵的第一步,很多創業者往往并不太重視,或者下決定過于草率,這也會為之后項目遇挫或失敗埋下伏筆。
在“選方向”這件事情上,很多創業者都有意或無意地踩過以下這些“坑”,避免同樣的錯誤,可以在創業的道路上走的更穩更遠。
方向的選擇至關重要 ,走對了路,才不會跌倒當風口的“豬”看到某個模式炒得火熱,就認為有前景有市場,于是滿懷一腔熱血,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匆忙間就開了張擼起袖子干起來。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2011年的團購、2013年的O2O、2014年的智能手環、2016年的直播和單車大戰,2017年的充電寶之爭等等,一個領域可能幾個月時間就涌入了幾十家創業公司。
而慘痛的事實是,存活到最終獲得成功的公司寥寥無幾。
誠然,追風口熱點避免了思考方向的折磨,創業者只需要全力以赴做執行,開足馬力向前沖。
然而,追風口的公司,在經歷過持久而殘酷的淘汰賽之后,絕大多數都化作了陪跑的炮灰最終消失。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句被廣為“誤傳”的創業名言,雷軍也不下一次做過解釋,強調“我引用這句話是為了說明創業成功的本質是找到風口,順勢而為。
”“風口”其實一開始都不存在,只是率先跑出了幾家公司,在特定的領域順應社會趨勢、洞悉用戶需求并提供好的解決方案而擁有很好的市場反饋與發展速度,于是資本開始下注加持,讓大家看到了可能存在的“廣闊市場”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然后一大波新的創業公司和各路資本競相跟進,所謂的風口就這樣被吹了起來。
但創業者們需要明白的是,現在市面上所有身價不菲的獨角獸們,幾乎沒有一家是“追風口”追出來的。
為人熟知的去哪兒、餓了么、滴滴、小紅書、映客、OFO,還有一大串名字,都不是。
相反我們反而可以觀察到一些共性: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對市場趨勢的獨立判斷,對戰略戰術的篤信。
還有最重要的:保持初心,決不放棄。
他們的想法在早期可能不被人認可,但之后卻引領了整個領域的興起。
所以,如果想要打造偉大的公司,創業者最好還是沉下心來思考和探索那些少有人走的路。
大家都看到的路,不是給創業公司走的。
要想不被巨頭碾壓,只有另辟蹊徑。
“好馬”不吃“回頭草”“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但創業者如果也這么想,很可能會錯過自家身后一片濃郁的森林。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之前都或多或少地積累了一些行業相關的經驗和資源,可一旦辭職準備創業,仿佛就要跟過去徹底告別。
在尋找方向時陌生領域的神秘感和與之伴隨的興奮勁刺激著創業者,不來個“大膽試錯”似乎就不是真正的創業人,一腔熱血無處發泄。
等到該犯的錯都犯了,該趟的坑也都躺了后,回過頭可能才驚訝地發現,自己原來工作的領域竟然跑出了一兩家明星級的創業公司。
外行創業風險很高,成功與否既與創始人素質高度相關,又需要一些運氣的成分。
對于不太熟悉的領域,創業者往往會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沖勁。
外行經驗有時或許的確能賜予他們不同的新鮮視角,另辟蹊徑去探索,但也有可能不符合實際,從頭到尾整個過程都大錯特錯。
而對于之前熟悉的領域,創業者或許會變得更為審慎和理性,也早已失去了沖動和熱情。
但在熟悉的領域創業,經驗往往能幫創業者避開深坑,使用巧勁做到事半功倍,前期積累的行業人脈資源也會在某些關鍵節點上發揮出重要作用。
何樂而不為呢?只干厲害的“大事”很多創業者受到創業傳奇或是創業偶像的激勵,自帶理想主義的“情懷”光環,認為創業的目的是為了改變世界,改善人們生活,為社會創造價值。
這是非常好的特質,然而有時候也因為有了這樣的“包袱”,反而在選方向上容易偏頗,一心只關注改變世界的理念,或者只想做有“大市場”的領域。
這里就容易犯兩個錯誤,一個是對該這一方向難度的低估和自身實力的高估,另一個是容易闖入競爭的大紅?;蛘呔揞^潛在拓張的領地。
有時候,“見縫插針”才是創業最好的“切入點”。
就拿無人駕駛來說,它的確是一個對于人類未來生活革命性的理念,看似擁有一個“光明的前景”。
但無人駕駛領域需要巨大規模的技術研發、資金量和資源支持,創業門檻非常高,單純有技術研發能力的創始人,如果缺少相關領域較多的經驗積累,沒法找到足夠多的錢來燒,背后沒有強勢資源的合作與站臺背書,沒有可落地的試驗性應用場景使用,比較難網羅到一批有相關研發經驗的優秀人才加盟,那么這條創業之路注定艱難無比。
因此,空有堅定的信念是無法幫助公司活到無人駕駛領域真正興起的那一天。
下一篇:初次創業者應理性思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20,那些硅谷返鄉的創業者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