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小時候,曾被這樣教育:你再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只能去撿破爛。
在很多人眼里,撿破爛是一個沒前途的工作。
直到踏進大A股以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撿破爛絕對是個非常有前途的職業。
1在我大A股里,有這么一家神奇的“撿破爛”公司,市值240億,年營收超過78億元。
這家公司就是格林美。
雖然是撿破爛的,但是人家卻不自暴自棄,給自己的事業起了一個上檔次的名字,學名叫“二次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的研究”。
是不是瞬間就感覺高大上了許多?哈哈,其實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專注于業務,潛心修煉,再破爛的行業里也能夠掙到錢。
對比一下財報數據就知道了,2016年中金黃金的毛利率只有8.51%,凈利率1.22%,凈資產收益率3.03%,無論是哪一個數據都比格林美差了一大截。
挖金礦的還不如撿垃圾的。
更何況,格林美所撿的垃圾,還是相當有技術含量的。
格林美所撿的,并不是普通的垃圾,而是以廢舊電池、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為主的電子垃圾。
據聯合國統計,過去五年里,亞洲電子垃圾增加了63%。
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將電子垃圾往不發達地區傾倒,世界上有30%-40%的電子垃圾被運往了亞洲,這其中又有70%以上被運到了中國。
在過去,這些電子垃圾或者被焚燒,或者被掩埋,大量的有毒物質如汞和鎘,被滲透進入土壤和地下水,危害極大。
實際上,電子垃圾里含有大量的金屬銅,和少量貴金屬金、銀等。
有資料顯示,一噸礦石里含有約5克黃金就可稱為富礦,而在一噸電視機主機板中,黃金的含有量至少在80克,有的高達150克,而在筆記本中,除了黃金,還有25%左右的銅、50%左右的可再生塑料。
垃圾只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這哪里是垃圾,分明是“城市礦山”。
但在過去,這些資源中被回收的比例不足30%,大量的資源白白浪費掉了。
2發現商機的人,當然不止格林美一個。
比如A股里,就還有另一家,怡球資源。
但是我們對比一下,就會發現,人比人,真是氣死人。
2010年,格林美登陸深圳中小板。
當年營收5.7億元,毛利潤0.85億元,市值50億元左右。
2012年,怡球資源在上證交易所上市。
當年營收53億元,毛利潤4.36億元,市值60億元左右。
市值差距不大,但是營收和利潤差距巨大,很顯然,站在財務投資者的角度而言,怡球資源要便宜得多,傻瓜才會買格林美。
時間是個照妖鏡,好公司與爛公司將帶來截然不同的估值分化,告訴你什么是便宜什么是昂貴,讓貪圖便宜的投資者后悔不已。
兩年后,格林美的營收很快漲到14.2億元,毛利潤3.6億元,快速追上了怡球資源。
2016年,怡球資源營收37.7億元,連年衰減,毛利潤只剩下不到3億元,市值84億元,要不是估值泡沫早就蝕本了。
而格林美,經過連年增長,營收78.4億元,早已翻了好幾倍,毛利11.8億元,市值達到260億元。
同樣的生意,怡球資源營收利潤越做越小,格林美卻越做越紅火,天差地別,究竟原因何在呢?3事實上,需要掌握核心科技的不僅是格力,在聽起來很低端的垃圾回收行業,也需要不斷提升技術實力。
不好好學習,連撿破爛的資格都沒有。
電子垃圾里,雖然寶貝很多,但是如果你只是從事最低端的“機械破碎、焚燒、分選”等環節,你將很難掙到錢。
因為這誰都能做,沒有門檻的行業一定是拼價格的。
比如怡球資源,毛利率常年低于10%,最近三年凈利率甚至不到1%,能掙錢才怪。
那么格林美呢?毛利率常年保持在15%以上,正是這5個百分點以上的差距,讓強者愈強,不斷吸血,獲得更強大的行業掌控力。
我們看出身。
怡球資源的董事長,黃崇勝,1957年生,已近暮年,高中學歷,主要靠渠道資源來獲得成長。
格林美的董事長,許開華,中南大學冶金材料專業研究生學歷,中南大學教授,曾任東京大學高級研究員。
很明顯,走技術路線的。
同樣一塊電路板,我能回收到的貴金屬就比你多5%,這就是技術的價值。
正是因為技術底子不一樣,兩家公司的下半場人生完全分化——怡球資源的主要業務是回收廢鋁、廢鐵等賤金屬;格林美的回收對象變成了鎳、鈷、錳等稀有金屬。
同樣是撿破爛的,你撿的一斤賣5分錢,我撿的一斤賣5毛錢,人生就這么拉開了距離。
42013年10月,格林美發布定增方案.此次募集資金25.69億元,主要投向了兩個方向:第一個,是城市礦山項目。
到今天,格林美已經先后在湖北荊門、武漢、仙桃、 江西宜春、河南開封、江蘇揚州、江蘇泰興和天津等地建成了8個循環產業基地, 每個基地覆蓋周圍300公里-500公里范圍。
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物流成本合理,競爭力自然增強。
再說第二個。
這個項目牛逼了,對格林美的未來業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其在收破爛界的武林至尊地位!這個項目就是:報廢汽車回收+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鎳鈷錳三元電池材料項目。
先普及一下常識:咱們國家2014年正式推出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全行業開始獲得爆炸式成長,至今銷量從7萬輛增長至70萬輛。
提早布局,押中這個風口的,基本上都賺得盤滿缽滿。
比如天齊鋰業,早在2012年行業仍處于凌晨四五點的時候,就募資40億收購了鋰礦巨頭泰利森,如今天天坐在家里數鈔票玩。
格林美也是獨具慧眼,2013年就瞅準了這個機會,準備大干一場。
如何切入呢?新能源車需要電池,這是整車成本最貴的一塊,電池里面有很多稀有金屬,如果都能回收了再提煉,必然是一塊大生意。
最令人贊嘆的就在這里了——2013年,整個新能源電池行業仍在起步階段,技術路線繁多,從鉛酸電池、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到三元材料,實在太多。
三年前,鈷酸鋰的市場份額高達50%,三元電池只有20%的份額,如今兩者地位已經反轉。
就在那所有人都還看不清方向的黎明之前,格林美就毅然的選擇了押寶三元電池技術。
砸錢研發三元電池回收鎳、鈷、錳的技術,配套建設新能源車報廢回收的綜合基地,十多億元嘩啦啦的就扔了出去。
2013年啊,已經神一般堅定的站在2016年才獲得主流地位的三元電池技術一邊,扇了多少專家的臉。
從2016年起,預計接下來的5年,三元電池將獲得年均50%以上的增速,妥妥的風口小飛俠!5格林美決定進一步擴張。
2015年6月,格林美再次發布定增預案,募集25.67億元收購凱力克49%股權、德威格林美49%股權、浙江德威65%股權。
這幾家公司是干什么的呢?凱力克,主要做新能源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客戶有韓國三星、日本清美、杉杉新材料等。
德威格林美,主要做鎢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擁有 3000 噸碳化鎢的生產能力,是廢鎢循環利用領域的領先企業。
浙江德威,主要做硬質合金的生產,硬質合金是一種具有很高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耐腐蝕性的合金材料,被譽為“工業牙齒”,廣泛應用于軍工、航天航空、機械加工等領域。
三家公司里,凱力克是為了強化新能源產業鏈競爭力的,德威是為了向更高技術含量的“鎢-硬質合金-航天軍工”產業鏈進軍的。
同樣是撿破爛的,你們還在垃圾堆里掏糞,咱已經從汽車玩到航空航天產業去了,有技術就是不一樣啊。
6混跡A股多年,我們見過太多的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有本來做水泥的,去投資做手游了;有本來做視頻的,去投資做新能源汽車了;有本來做煤炭的,趕熱鬧拍電影哄小女友開心了;各種忽悠式并購層出不窮,各路玩家長袖善舞,看到哪里概念火就往哪里追,還美名其曰:“轉型”但在我們看來,這不是轉型,而是“轉行”!貿貿然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沒有技術積累,沒有客戶基礎,沒有行業經驗,轉型等于找死。
只有深耕自己的領域,長期專注投入,發現行業的痛點,然后通過創新技術去改造它,提升效率,重構價值鏈,這才是轉型。
格林美的撿破爛,在很多資本玩家眼里,LOW到爆。
但是,人家通過持續的技術投入,產業鏈整合,不斷往上下游走,如今比所有的資本玩家都活得滋潤。
掰起手指頭算一算,格林美如今在廢舊電池、鈷鎳回收、電池材料制造領域,擁有專利278 件;牽頭或參與制訂的國家/行業標準共有 75 項;10 余次列入國家“863”計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與中國專利獎。
扎得這么深,在業內已有一種獨孤求敗的感覺,LOW與不LOW,不過是天邊的一片浮云罷了。
7今年5月6日,格林美再次發布定增預案。
募集資金29.51億元,我們看看他又有什么新計劃:仍然是矢志不渝的打造他的鋰電池回收王國,從拆解、前驅體原料,到三元電池材料,一個都不放過。
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銷量占了全球的一半,這是一個巨大前景的市場。
鋰電池壽命大約5-8年,2014年起步,2018年就將迎來報廢回收的高峰。
到2020年,動力鋰電池的報廢量將達32.2Gwh,約50萬噸,市場規模超過百億元,到2023年,報廢量更將翻倍到101Gwh,約116萬噸。
有見及此,政策上已經提前準備:今年1月,國務院發布《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加強報廢汽車產品回收利用管理。
2月初,工信部等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及“推進廢舊動力鋰電池梯級利用”。
5月,《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公布,這是國內首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國家標準。
產業鏈有上、中、下游,你們賣車的,造電池的,挖礦的都已經暴賺過一波了,接下來,好日子該輪到收破爛的了吧。
這才不枉格林美五年前就開始的漫長布局。
下一篇:一夜賠光 8000萬,他31歲從頭開始,20年開出100家醫院創40億營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他靠賣衣服賣成了日本首富,馬云也說企業家中最崇拜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