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中國,就是有這么兩家俗氣又霸氣的企業。
廣告土low俗到不行,卻被我們當年一路吸過來不放手:一家是已經寫過的椰樹牌椰汁,另一家就是接下來要講的旺旺。
旺旺的廣告有多俗?俗到知乎專門有個專題去分析它俗在哪。
而且幾十年了,不管別人的廣告多么要逼格追潮流,他家一個廣告演員就能從小用到大不帶換的。
同樣,這個魔性小人也是隨隨便便就制霸了大家的眼球,逢年過節就出現在各大衛視,在你跟前刷屏,簡直比春晚還準時。
然而就在去年,旺旺終于趕了一回時髦,61歲的旺旺董事長蔡衍明攜一眾高管跳起了旺旺style。
嗯,有了老總加持,更魔性了。
這還不算最可怕的,2017 年愚人節前夕,旺旺突然發布了一張8L裝牛奶。
就在大家都以為這是愚人節玩笑時,這桶大旺仔真的上市了,同時還搭配了一款 8L馬克杯一起售賣。
簡直一人我飲奶醉。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奇葩公司,卻紅了56年。
而且誰也沒有想到,在俗到掉渣的廣告背后,在幾十年就好那一口的旺仔里,藏著一個紈绔敗家子的逆襲史。
他見證了臺商的崛起,之后又進軍內地拼的你死我活。
從湖南出發,他靠一包米果扎根,最后以610億身價問鼎臺灣首富,叱咤半生。
旺旺的名字取在狗年,今年又是狗年,隨著時代變遷,旺旺還能再接著旺下去嗎?浪蕩公子19歲敗光1個億,三年東渡取經終成巨商創哥寫過不少大人物,他們大都童年清貧,靠自己的頭腦和眼光在時代的洪流里掙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但像蔡衍明這樣的富二代敗家子出身,卻極少見。
他出身于臺北富商家庭,從小就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在家是老幺,出去卻是要當老大的,靠的就是口袋里錢多。
整個青少年時期,蔡衍明就沒認真瞧過書。
不是在自家開設的戲院里浪,就是在街上和朋友混。
性子越來越桀驁,看不慣誰就收拾誰。
到了高中,學校已經容不下他了,索性讓他退學。
當時蔡父看他成日里無所事事,就盤下了宜蘭食品廠甩手給他。
但當慣了公子哥的蔡衍明,根本連賬都看不懂,不懂還拉不下臉來問。
一個季度下來,是賺是賠都不知道,父親問啥都答不上來。
不光如此,當時廠里主要給人代工生產魚罐頭。
可蔡衍明是誰啊,最看不得別人臉色,立馬轉型內銷,開始仿照北海道的小吃,自己生產“浪味魷魚絲”,也就是后來著名的lonely god 浪味仙原型。
然而不出所料,蔡衍明并沒有把到做生意的命門,產品的市場反響一塌糊涂,大筆投資進去了,東西卻賣不出去,做內銷還要賒賬。
一年下來就虧了一億元新臺幣,廠子賠的精光。
很長一段時間,不管他走到哪兒,都有員工對著他指指點點,背后都叫他敗家子。
蔡衍明不甘心,放下少爺做派,開始向工人們討教。
3年后,他觀察到臺灣稻米資源過剩,想到了以日式煎餅為代表的米果食品,決定以此扳回一局。
想生產就得有技術,他找到日本三大米果廠之一的巖冢制果求合作。
但對方一口回絕,怕小伙子還和之前一樣不牢靠,壞了自己的名聲。
為了技術,蔡衍明多次親赴日本求真經,這一取又是三年。
當時蔡衍明年還是個24歲的毛頭小伙,巖塚制果的社長槙計作卻已過了天命之年。
經過多次交涉,槙計作終于被打動,取下供奉在廠房神龕上的祭酒,分給蔡衍明并對他說:“如果失敗的話,我就辭了社長之位。
”兩家一合作,隨即推出了最早的旺旺仙貝。
仙貝面市的前一年,正好也是狗年,他恰好路過臺北縣的干華十八王公廟,見到這尊巨犬銅像,突發靈感,不如就叫旺旺吧!這是一條在海難中生還的狗,因感念主人養育之恩,不肯獨活,自盡而亡。
有了技術優勢,再加上大手筆的營銷和扎實的渠道,印著旺仔的米果熱賣全臺灣,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
為了感恩,蔡衍明把楨計作視為“旺旺之父”,在公司陳列他的半身雕像,和自己的父母擺在一起。
至此,曾經招搖過市,拜把子成群的蔡衍明找回了自己的自尊。
只有當一個人失敗過,才會真正渴望成功。
從臺灣到大陸,出盡殺招一年創收2.5億一番鯨吞蠶食之后,蔡衍明把目光投向了數倍量級的大陸市場:“我覺得中國就是一條龍,總是要起來的。
”這一仗蔡衍明盡顯大商風姿。
首先他沒有選擇繁華的沿海城市下手,而是找到了內陸省份——湖南,作為其第一家臺商企業,自然擁有更多政策優惠,同時湖南充裕的稻米資源又保障了原料供應。
然而旺旺在內地的開局并不順利。
在湖南的第一家廠建成之后,蔡衍明去鄭州參加煙酒會,當場簽售了300貨柜的米果,協議上簽的還是款到發貨,笑得合不攏嘴。
可當旺旺臺灣的工廠24小時加班加點制作出來,運到大陸準備交貨時,對方卻改了口徑,要求賣完之后付款。
這讓蔡衍明措手不及,干脆在長沙、上海自己開門市賣。
眼看食品就要過保質期,銷售還是沒有一點起色。
情急之下,他帶著人挨個拜訪上海、廣州、南京、長沙等地的各級學校,請學生們吃,再然后就是昏天黑地的廣告轟炸:“你旺我旺大家旺”。
不出幾個月,食品公司的人就開始滿世界找旺旺了。
旺旺一炮打響,投產當年就創收了2.5億人民幣。
眼看著旺旺賺的那叫一個盆滿缽滿,一時間竟有200多家廠商加入“米果大戰”搶占藍海,其中就有同樣來自臺灣的康師傅,這也使得米果價格開始暴跌。
旺旺被裹挾其中卻不在怕的,反而選擇了壯士斷腕的價格戰。
這招他在80年代的臺灣市場就用過,隨即推出四個低端副品牌,并一口氣從一公斤50元驟降到5元,狠辣的降價手法見血封喉,不少廠商腳跟未穩就出了局。
另一面,想要降低生產成本就必須在各地擴建生產線,加大量產。
沒錢工廠怎么蓋?蔡衍明利用各個地方政府高漲的招商引資熱情,給他們寫信,要求用旺旺這個品牌來換廠房。
連發1000多封信,果然就有人找上門。
政府蓋房很快,四五個月就蓋起來,只要一個租金的成本,事情就辦好了。
此后,他又幾次挑起價格戰,降價但不降質,沒給對手任何喘息的機會就將他們殺得所剩無幾,市場重新回到了旺旺手中,并且再也無人能動搖。
201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蔡衍明打敗郭臺銘蟬聯臺灣首富,夠狠!廉頗老矣,尚能旺否?80 年代末旺旺進軍大陸時,趕上了一波消費市場井噴的紅利。
公司的營收也是連年看漲,在2013年收入和凈利潤雙雙增長了6倍多,達到峰值。
更讓人佩服的是,2007年在新加坡上市的旺旺表現平淡,眼見著被康師傅超越。
不服氣的蔡衍明當即退市,不惜個人舉債8.5億,僅用200天就撤離新加坡、登陸港交所。
旺旺的市值也從35億美元提升至51億美元,成為亞洲近些年來規模最大、杠桿比率最高的巨額融資經典。
然而所有的優勢都不能長期保鮮,一旦跟不上時代企業就要受挫。
2014 年,紅極一時的旺旺集團,其營收和凈利潤出現了首次下滑。
緊接著,旺旺開始不斷拓新品,但看上去卻像是盲目創新,看似花樣百變,可就是賺不到錢。
根據2016 年年報,新產品對公司的營收貢獻僅占約 3%。
曾經的旺仔牛奶年銷售額超過百億人民幣,是中國乳品行業的奇跡。
但當年的90 后們跟李子明一樣長大了,00后卻沒能繼續旺仔情結。
回憶殺讓人動容,卻無法持續為其買單。
自2014年后,旺旺業績連續三年下滑,不再有當年自斷一臂的狼性和狠勁。
新品的認知度不高,渠道和營銷老化,新興食品企業不斷發力,旺旺正在步入中年危機。
廉頗老矣的旺旺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他也沒有完全失去機會。
2017年半年報中,旺旺的凈利遠超康師傅統一兩大巨頭,以致于今年的市值有所回升。
而且2008年旺旺港股上市的同時,蔡衍明還完成了公司的重組。
他把核心的食品飲料單獨成“中國旺旺”在港上市,旗下醫院、酒店、房地產等業務成立新的“神旺控股”公司,作為蔡衍明家族私有。
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蔡衍明曾發表演講,不難聽出,蔡老板仍在尋找更多的機會。
不管市值是不是還能攀上千億規模,至少他早已閱盡千帆逆襲成功,并證明富可過三代。
一個人失敗過也成功過,但不知道什么時候還會再失敗。
曾蔡衍明說過:“起旺旺這個名字,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日日為王。
”在一次財富論壇上,他告誡后輩:我并沒有什么成功秘訣,要說有那就一句話,如果上帝給了你一個酸檸檬,那你千萬別泄氣,得想辦法把它變成一杯可口的檸檬汁!
下一篇:他靠廣告年入2億后轉身,一年賣貨10億元,2018年上市有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他壟斷一個行業40年,將一個小鎮變成一座世界級城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