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業(yè)故事 > 創(chuàng)業(yè)案例

創(chuàng)業(yè)案例

老人在小縣城開廠子年入3750億,超過BAT的總和

分類: 創(chuàng)業(yè)案例 創(chuàng)業(yè)詞典 編輯 : 創(chuàng)業(yè)知識 發(fā)布 : 01-10

閱讀 :563

這個年過七旬的老人,深居山東農村30余年,卻用最簡樸的經營哲學打敗中國國有企業(yè)和全球競爭者。

1981年,他當上山東鄒平縣一個鄉(xiāng)鎮(zhèn)油棉廠的廠長;2016年,他的企業(yè)在全國民企中排名第3,僅次于華為與蘇寧;他一年僅利稅就195億元,年銷售收入3750億元,比騰訊1519億+阿里1011億+百度705億+網易400億的總和還多;他身價650億,卻拿著200元的手機在小鄉(xiāng)鎮(zhèn)指揮著全世界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商和全世界最大的紡織企業(yè);他生產的牛仔布銷往全球,90%的蘋果手機殼體所用的鋁板材料來自他的工廠;他是民企自建發(fā)電廠第一人,發(fā)出的電比國家電網的電成本便宜1/3!他還給員工建了醫(yī)院、幼兒園,保證每個員工有一套住房……張士平,中國宏橋與魏橋紡織實際控股人。

這個年過七旬的老人,深居在山東農村30余年,卻用最簡樸的經營哲學打敗了中國國有企業(yè)和全球競爭者。

車間工人35歲開始的波瀾壯闊山東鄒平縣盛產棉花,在35歲當上那的油棉廠廠長前,張士平在廠里扛了17年的棉花包,每個大約百斤重。

他波瀾壯闊的商業(yè)生涯,自此開啟。

1981年百廢待興,國民經濟仍以計劃經濟為主,一到淡季廠里就停擺。

為了讓廠里時時有活干,他“膽大妄為”號召工人一角一元籌資10萬元買榨油機,第一個把生產從棉花加工拓展到油料加工,引得各地棉花加工廠競相學習仿效。

為了提高工人的積極性,他敢于吃螃蟹,率先打破國企“大鍋飯”的分配方式,成為當時全國第一位實施超定額計件工資制的人,工人干得多就能拿得多。

解放了工人的生產力,到1984年,他的工廠已是全國油麻行業(yè)利潤最大,全國供銷工業(yè)的利潤冠軍。

在這之后,對于政策和市場的深入理解,使其抓住經濟體制轉軌的歷史機遇。

1985年,全國棉花供大于求陷入蕭條,連國家都出政策限產壓錠。

他帶人到一家國有棉廠推銷棉花,人家連門都不讓他進。

“既然沒人要,那我們自己要!”“閉門羹”反而激發(fā)了他自己開毛巾廠、紡織廠,拓寬棉花下游的動力。

這次他一呼百應,有員工連結婚錢都拿出來給他建新廠子。

從收棉花、加工棉花轉向做棉制品,然后打入整個紡織服裝領領域……別人都在收縮棉花生產,他卻在大舉購買設備,趁機把攤子鋪大,將業(yè)務范圍擴展至下游,擴大生產規(guī)模。

他雄心勃勃,乘勢把工廠從國企改制成民營控股,成立日后聲名赫赫的國有參與的魏橋創(chuàng)業(yè)集團。

而魏橋,正是所在小鄉(xiāng)鎮(zhèn)的名字。

“在中國,政策永遠變化很快,一個經濟政策持續(xù)不了多久。

不變的是市場。

張士平不信政策,信市場。

”1993年到1997年整個棉紡行業(yè)深陷虧損泥沼,但這一時期魏橋先后投資3.3億元,使棉紡織能力擴大到28萬錠。

如今看來,站在轉折的歷史節(jié)點,張士平比周圍人更早的意識到,市場經濟將帶來的巨大繁榮。

用10年建成世界最大棉紡廠1998年,張士平收購了曾是濱州市規(guī)模最大的國有企業(yè)——濱州一棉。

當時一棉廠的職工習慣了國企作風,仍停留在“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狀態(tài),企業(yè)年年虧損卻養(yǎng)著300多號員工。

新任老板張士平毫不留情面,一上任就推行嚴苛的管理紀律。

氣憤的職工高喊著“鄉(xiāng)巴佬,滾出去”,實行大罷工,還把他和一眾高管圍堵在辦公樓里整整7個小時。

一名情緒激動的工人質問他:“為什么遲到半個小時被扣了一天的工資!”沒想到張士平隨即回答:“這要是在我以前的工廠里,要被扣一個月。

”“想干就干,不想干的可以走人!”張士平做派強硬雷厲風行,還把原廠長、副廠長在內的舊高層全部免職。

鐵腕嚴明的紀律、獎罰分明的薪資制度,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浪費,張士平因此獲得了低于所有對手的成本優(yōu)勢。

僅用一年,被收購的工廠就扭虧為盈,實現(xiàn)銷售收入和利稅分別增長了59.6%、44倍的成績。

那些曾經反抗他,罵他是萬惡資本家的工人們,也拿到了比以往高出好幾倍的工資。

之后,張士平紡織業(yè)版圖擴張還在繼續(xù)。

他開始在濱州、鄒平等地建設生產基地,每個生產基地都有三四個工廠。

每個工廠的規(guī)模都大過原來的濱州一棉。

2005年,魏橋就開始成為世界最大的棉紡織企業(yè),到今天,依然穩(wěn)坐這把交椅。

自建電廠第一人:電價比國家電網便宜1/3進入2000年,魏橋的紡織業(yè)越做越大,張士平又遇到大難題。

電不夠用了。

國家高速發(fā)展時期,政府電網電力短缺,生產火熱的魏橋常被拉閘限電。

張士平決定自建電廠。

電力一向由國家供應,從未有過私人辦電廠的先例,此舉惹怒了國家電網。

當時的政府電網找來張士平談話,說如果繼續(xù)自建電廠,就將把魏橋從國家電網中解列。

這意味著,張士平的工廠以后得自生自滅,國家電網不管了。

本以為這樣的“威脅”能嚇退張士平,沒想到他還就杠上了。

“我當時想,解就解吧,這樣他以后就管不著我了,我的發(fā)電量肯定還要擴大,以后他求我上網,我也不上了。

”這一冒險舉動,反而成就了魏橋紡織,讓張士平硬是在舉步維艱的夕陽行業(yè)----紡織行業(yè)中,創(chuàng)出了一片天。

他通過植入自己的管理心得,使其電廠每度電比國家電網低出1/3的成本。

也因為這個低成本來之不易,當后來有人說魏橋紡織的電價便宜是不公平競爭,張士平總顯得理直氣壯。

“你說我便宜,那你為什么不上電廠?賺錢的事你不干,你想不到,你就是笨蛋!傻瓜!”如今很多鋁企的自備電廠想不并網都不行,沒有了自主選擇權。

魏橋電廠成了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孤例。

同行們在后來,才佩服起張士平的果敢與遠見。

世界最大電解鋁:供應90%蘋果手機外殼有張士平的電廠建成后,電力供應穩(wěn)定且價格低廉,還多出來許多電量。

為了更好利用起這些電力,2001年,張士平成立“魏橋鋁業(yè)”(中國宏橋)主攻電解鋁。

在電力成本占全部生產成本的比例高達45%的電解鋁行業(yè),張士平的電力低成本,讓原來的電解鋁同行們只能望洋興嘆。

不僅如此,他還用10年時間逐一打通了整個鋁的產業(yè)鏈,從上游原材料鋁土礦石到氧化鋁、電解鋁,以及下游的鋁材料加工……從魚頭一路吃到魚尾。

這種“鋁電網一體化”的龐大布局,讓他再建立起規(guī)模優(yōu)勢。

像滾雪球一樣,不到15年時間里,中國宏橋就坐上全球鋁業(yè)的把頭交椅。

中國宏橋成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鋁產業(yè)的王國。

從汽車用鋁、電子用鋁,到醫(yī)藥用鋁,以及各種包裝用鋁全都可以做,而且越做越高精尖。

建立完整并緊密配合的生產線,張士平還做到了五個公認的行業(yè)之最:技術最先進、最節(jié)能、最環(huán)保、用工最少、投資最低。

現(xiàn)在,魏橋紡織生產的牛仔布銷往全球,而全世界90%的蘋果手機殼體,所用的鋁板材料則來自他的中國宏橋。

“都是農民,保證每個員工有一套房子”在紡織、鋁業(yè)雙雙全球第一的支持下,他的魏橋集團現(xiàn)在旗下?lián)碛?0個大型生產基地,集紡織、染整、服裝、家紡、熱電等產業(yè)于一體,超過16萬員工組成了一個“小社會”。

在這些基地,排排高高低低的魏橋員工住宅樓,緊鄰著醫(yī)院、學校和電影院。

從1998年開始,魏橋就推行內部商品房制度。

工廠以成本價為員工提供住房,員工如果手里錢不夠可以先交一半房款,再根據自身情況逐步還清。

2015(第八屆)金麒麟論壇上,張士平透露負責為員工蓋房子,保證每個員工有一套房子,從90平方到160平方不等。

現(xiàn)在魏橋,員工可以在公司自建的門診享受低價醫(yī)療,子女在自建的8座幼兒園上學,退休后享受優(yōu)厚的退休待遇。

“我們實際就是一幫農民,16萬職工除了大學生之外,95%的是農業(yè)戶口,高中生、初中生,家里條件不好的,但是我們有責任,幫著他們致富。

幫他們致富,就等于為民造福。

”他說。

嚴明紀律痛恨腐敗,“快高低”三板斧他嚴明紀律制度,尤其痛恨腐敗。

曾經因為發(fā)現(xiàn)煤炭采購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而一次性開除掉20個人。

他甚至警告自己的高管說:“你們可以支配的財富只有你們的工資和獎金”,公司里的每一分財產都是用來創(chuàng)造稅收和造福自己的十幾萬名員工的。

他極其重視生產,曾公開表示決不允許管理層從股市套現(xiàn),所募集資金必須用來擴大生產。

在決策制定上,張士平有著自己決勝市場的“三板斧”,使魏橋創(chuàng)業(yè)的優(yōu)勢不斷強化。

這“三板斧”就是“快”、“高”、“低”。

“快”,表現(xiàn)在迅速的市場反應和項目完成能力上。

當這位舵手確定要干一件事時,基本上是當年立項當年施工當年投產。

以 21萬千瓦熱電機組為例,不到10個月就投產發(fā)電,與國內同規(guī)模熱電廠比建設速度快了1倍,投資僅為別人的一半。

“高”,張士平的迅速擴張并非不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他的投資總是大氣磅礴,看得人心驚肉跳,最后卻無一不帶來豐碩成果。

搞紡織,他不惜血本從日、美等國引進噴氣織機、劍桿織機等頂尖設備,做鋁業(yè),要買就買全球最先進裝備。

“低”,在最先進規(guī)模最大的同時,張士平對生產的節(jié)能省耗有著強迫癥般的執(zhí)著。

他的電解槽是世界上的唯一一條成功運行規(guī)模最大的電解鋁生產線,排放廢棄物的凈化率達到99.8%,且每投資1萬噸電解鋁,成本僅有競爭對手的1/2,讓參觀過他工廠的同行不寒而栗。

樸素經商哲學:相信市場 相信成本 相信品質“張士平在商業(yè)方面的才華和價值比人們所知的大多了。

”曾有人評價,這位僅僅讀完初中的商人,有著極為樸素的經商哲學:相信市場,相信成本,相信品質。

“一個好的企業(yè)是批評不倒的,真正能批評企業(yè)的只有市場,如果市場能力不行,政府和同行怎么夸,你也站不起來。

”張士平曾說。

每一次市場波動出現(xiàn)危機時,他偏是逆向思維,而一個企業(yè)的市場地位和發(fā)展差距往往在市場低谷時形成。

正是這一次次的“離經叛道”,締造出兩個全球第一的傳奇。

“很多人說這個魏橋是個謎,干啥都干成,干啥都干成全國第一。

尊重市場、控制成本、提高品質,這就是我們的成功秘密。

”他強調。

30余年來,他專注紡織與鋁業(yè)生產,拒絕了多次誘惑,他曾有無數(shù)機會跨入利潤豐厚的房地產和期貨交易,卻都選擇放棄。

對于當下火熱的對金融和互聯(lián)網,他態(tài)度冷淡。

篤信實業(yè)興邦,將真正的智者與市場投機分子分出,讓企業(yè)越做越大,越做越精。

他的“大智慧”還體現(xiàn)在政商關系處理上。

80年代起家的一幫集體產權的企業(yè),到90年代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要么成功改制成如今赫赫有名的民營企業(yè),如美的;許多也落入國企改制的窠臼,拓荒者被趕出企業(yè),悲壯如健力寶的李經緯。

而張士平的做法是,保留縣供銷社的股份,與此同時迅速和香港等地的外資合資,擴大規(guī)模,淡化政府股的比例,在“兵不血刃”下一步步將企業(yè)牢牢把握在手中。

雖然不搞關系,甚少出席公眾場合。

但在整個山東,首富張士平的話一言九鼎,擲地有聲。

一個魏橋,貢獻了鄒平全縣一半的財稅,養(yǎng)活數(shù)以萬計的人。

身家650億的“首富”,用著200塊手機2016年魏橋集團在世界500強企業(yè)排163位,在全國民企中排名第三,僅次于華為與蘇寧控股。

2017年胡潤排行榜中,張士平以650億元蟬聯(lián)“山東首富”。

但他生活簡樸,應酬很少,喜歡吃蘿卜干和炒花生零食,對物質要求幾十年如一日。

去年有記者采訪時發(fā)現(xiàn),他還用著200塊一個的“老人手機”,只能通話、沒有微信、不能上網。

他的老父張鈍河去世前,張士平早已發(fā)家致富,但張鈍河仍然堅持每天下地勞作。

張士平亦是如此,如今年過七旬,仍然堅持每天工作。

“吃苦耐勞”就像根植在像他一樣的老一輩企業(yè)家基因里。

和他同時期的企業(yè)家,如褚時健、任正非、柳傳志,因特殊歷史環(huán)境,都曾在少年青年時期嘗盡世間苦。

這個年過七旬的老人,深居山東農村30余年,卻用最簡樸的經營哲學打敗中國國有企業(yè)和全球競爭者。

1981年,他當上山東鄒平縣一個鄉(xiāng)鎮(zhèn)油棉廠的廠長;2016年,他的企業(yè)在全國民企中排名第3,僅次于華為與蘇寧;他一年僅利稅就195億元,年銷售收入3750億元,比騰訊1519億+阿里1011億+百度705億+網易400億的總和還多;他身價650億,卻拿著200元的手機在小鄉(xiāng)鎮(zhèn)指揮著全世界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商和全世界最大的紡織企業(yè);他生產的牛仔布銷往全球,90%的蘋果手機殼體所用的鋁板材料來自他的工廠;他是民企自建發(fā)電廠第一人,發(fā)出的電比國家電網的電成本便宜1/3!他還給員工建了醫(yī)院、幼兒園,保證每個員工有一套住房……張士平,中國宏橋與魏橋紡織實際控股人。

這個年過七旬的老人,深居在山東農村30余年,卻用最簡樸的經營哲學打敗了中國國有企業(yè)和全球競爭者。

車間工人35歲開始的波瀾壯闊山東鄒平縣盛產棉花,在35歲當上那的油棉廠廠長前,張士平在廠里扛了17年的棉花包,每個大約百斤重。

他波瀾壯闊的商業(yè)生涯,自此開啟。

1981年百廢待興,國民經濟仍以計劃經濟為主,一到淡季廠里就停擺。

為了讓廠里時時有活干,他“膽大妄為”號召工人一角一元籌資10萬元買榨油機,第一個把生產從棉花加工拓展到油料加工,引得各地棉花加工廠競相學習仿效。

為了提高工人的積極性,他敢于吃螃蟹,率先打破國企“大鍋飯”的分配方式,成為當時全國第一位實施超定額計件工資制的人,工人干得多就能拿得多。

解放了工人的生產力,到1984年,他的工廠已是全國油麻行業(yè)利潤最大,全國供銷工業(yè)的利潤冠軍。

在這之后,對于政策和市場的深入理解,使其抓住經濟體制轉軌的歷史機遇。

1985年,全國棉花供大于求陷入蕭條,連國家都出政策限產壓錠。

他帶人到一家國有棉廠推銷棉花,人家連門都不讓他進。

“既然沒人要,那我們自己要!”“閉門羹”反而激發(fā)了他自己開毛巾廠、紡織廠,拓寬棉花下游的動力。

這次他一呼百應,有員工連結婚錢都拿出來給他建新廠子。

從收棉花、加工棉花轉向做棉制品,然后打入整個紡織服裝領領域……別人都在收縮棉花生產,他卻在大舉購買設備,趁機把攤子鋪大,將業(yè)務范圍擴展至下游,擴大生產規(guī)模。

他雄心勃勃,乘勢把工廠從國企改制成民營控股,成立日后聲名赫赫的國有參與的魏橋創(chuàng)業(yè)集團。

而魏橋,正是所在小鄉(xiāng)鎮(zhèn)的名字。

“在中國,政策永遠變化很快,一個經濟政策持續(xù)不了多久。

不變的是市場。

張士平不信政策,信市場。

”1993年到1997年整個棉紡行業(yè)深陷虧損泥沼,但這一時期魏橋先后投資3.3億元,使棉紡織能力擴大到28萬錠。

如今看來,站在轉折的歷史節(jié)點,張士平比周圍人更早的意識到,市場經濟將帶來的巨大繁榮。

用10年建成世界最大棉紡廠1998年,張士平收購了曾是濱州市規(guī)模最大的國有企業(yè)——濱州一棉。

當時一棉廠的職工習慣了國企作風,仍停留在“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狀態(tài),企業(yè)年年虧損卻養(yǎng)著300多號員工。

新任老板張士平毫不留情面,一上任就推行嚴苛的管理紀律。

氣憤的職工高喊著“鄉(xiāng)巴佬,滾出去”,實行大罷工,還把他和一眾高管圍堵在辦公樓里整整7個小時。

一名情緒激動的工人質問他:“為什么遲到半個小時被扣了一天的工資!”沒想到張士平隨即回答:“這要是在我以前的工廠里,要被扣一個月。

”“想干就干,不想干的可以走人!”張士平做派強硬雷厲風行,還把原廠長、副廠長在內的舊高層全部免職。

鐵腕嚴明的紀律、獎罰分明的薪資制度,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浪費,張士平因此獲得了低于所有對手的成本優(yōu)勢。

僅用一年,被收購的工廠就扭虧為盈,實現(xiàn)銷售收入和利稅分別增長了59.6%、44倍的成績。

那些曾經反抗他,罵他是萬惡資本家的工人們,也拿到了比以往高出好幾倍的工資。

之后,張士平紡織業(yè)版圖擴張還在繼續(xù)。

他開始在濱州、鄒平等地建設生產基地,每個生產基地都有三四個工廠。

每個工廠的規(guī)模都大過原來的濱州一棉。

2005年,魏橋就開始成為世界最大的棉紡織企業(yè),到今天,依然穩(wěn)坐這把交椅。

自建電廠第一人:電價比國家電網便宜1/3進入2000年,魏橋的紡織業(yè)越做越大,張士平又遇到大難題。

電不夠用了。

國家高速發(fā)展時期,政府電網電力短缺,生產火熱的魏橋常被拉閘限電。

張士平決定自建電廠。

電力一向由國家供應,從未有過私人辦電廠的先例,此舉惹怒了國家電網。

當時的政府電網找來張士平談話,說如果繼續(xù)自建電廠,就將把魏橋從國家電網中解列。

這意味著,張士平的工廠以后得自生自滅,國家電網不管了。

本以為這樣的“威脅”能嚇退張士平,沒想到他還就杠上了。

“我當時想,解就解吧,這樣他以后就管不著我了,我的發(fā)電量肯定還要擴大,以后他求我上網,我也不上了。

”這一冒險舉動,反而成就了魏橋紡織,讓張士平硬是在舉步維艱的夕陽行業(yè)----紡織行業(yè)中,創(chuàng)出了一片天。

他通過植入自己的管理心得,使其電廠每度電比國家電網低出1/3的成本。

也因為這個低成本來之不易,當后來有人說魏橋紡織的電價便宜是不公平競爭,張士平總顯得理直氣壯。

“你說我便宜,那你為什么不上電廠?賺錢的事你不干,你想不到,你就是笨蛋!傻瓜!”如今很多鋁企的自備電廠想不并網都不行,沒有了自主選擇權。

魏橋電廠成了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孤例。

同行們在后來,才佩服起張士平的果敢與遠見。

世界最大電解鋁:供應90%蘋果手機外殼有張士平的電廠建成后,電力供應穩(wěn)定且價格低廉,還多出來許多電量。

為了更好利用起這些電力,2001年,張士平成立“魏橋鋁業(yè)”(中國宏橋)主攻電解鋁。

在電力成本占全部生產成本的比例高達45%的電解鋁行業(yè),張士平的電力低成本,讓原來的電解鋁同行們只能望洋興嘆。

不僅如此,他還用10年時間逐一打通了整個鋁的產業(yè)鏈,從上游原材料鋁土礦石到氧化鋁、電解鋁,以及下游的鋁材料加工……從魚頭一路吃到魚尾。

這種“鋁電網一體化”的龐大布局,讓他再建立起規(guī)模優(yōu)勢。

像滾雪球一樣,不到15年時間里,中國宏橋就坐上全球鋁業(yè)的把頭交椅。

中國宏橋成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鋁產業(yè)的王國。

從汽車用鋁、電子用鋁,到醫(yī)藥用鋁,以及各種包裝用鋁全都可以做,而且越做越高精尖。

建立完整并緊密配合的生產線,張士平還做到了五個公認的行業(yè)之最:技術最先進、最節(jié)能、最環(huán)保、用工最少、投資最低。

現(xiàn)在,魏橋紡織生產的牛仔布銷往全球,而全世界90%的蘋果手機殼體,所用的鋁板材料則來自他的中國宏橋。

“都是農民,保證每個員工有一套房子”在紡織、鋁業(yè)雙雙全球第一的支持下,他的魏橋集團現(xiàn)在旗下?lián)碛?0個大型生產基地,集紡織、染整、服裝、家紡、熱電等產業(yè)于一體,超過16萬員工組成了一個“小社會”。

在這些基地,排排高高低低的魏橋員工住宅樓,緊鄰著醫(yī)院、學校和電影院。

從1998年開始,魏橋就推行內部商品房制度。

工廠以成本價為員工提供住房,員工如果手里錢不夠可以先交一半房款,再根據自身情況逐步還清。

2015(第八屆)金麒麟論壇上,張士平透露負責為員工蓋房子,保證每個員工有一套房子,從90平方到160平方不等。

現(xiàn)在魏橋,員工可以在公司自建的門診享受低價醫(yī)療,子女在自建的8座幼兒園上學,退休后享受優(yōu)厚的退休待遇。

“我們實際就是一幫農民,16萬職工除了大學生之外,95%的是農業(yè)戶口,高中生、初中生,家里條件不好的,但是我們有責任,幫著他們致富。

幫他們致富,就等于為民造福。

”他說。

嚴明紀律痛恨腐敗,“快高低”三板斧他嚴明紀律制度,尤其痛恨腐敗。

曾經因為發(fā)現(xiàn)煤炭采購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而一次性開除掉20個人。

他甚至警告自己的高管說:“你們可以支配的財富只有你們的工資和獎金”,公司里的每一分財產都是用來創(chuàng)造稅收和造福自己的十幾萬名員工的。

他極其重視生產,曾公開表示決不允許管理層從股市套現(xiàn),所募集資金必須用來擴大生產。

在決策制定上,張士平有著自己決勝市場的“三板斧”,使魏橋創(chuàng)業(yè)的優(yōu)勢不斷強化。

這“三板斧”就是“快”、“高”、“低”。

“快”,表現(xiàn)在迅速的市場反應和項目完成能力上。

當這位舵手確定要干一件事時,基本上是當年立項當年施工當年投產。

以 21萬千瓦熱電機組為例,不到10個月就投產發(fā)電,與國內同規(guī)模熱電廠比建設速度快了1倍,投資僅為別人的一半。

“高”,張士平的迅速擴張并非不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他的投資總是大氣磅礴,看得人心驚肉跳,最后卻無一不帶來豐碩成果。

搞紡織,他不惜血本從日、美等國引進噴氣織機、劍桿織機等頂尖設備,做鋁業(yè),要買就買全球最先進裝備。

“低”,在最先進規(guī)模最大的同時,張士平對生產的節(jié)能省耗有著強迫癥般的執(zhí)著。

他的電解槽是世界上的唯一一條成功運行規(guī)模最大的電解鋁生產線,排放廢棄物的凈化率達到99.8%,且每投資1萬噸電解鋁,成本僅有競爭對手的1/2,讓參觀過他工廠的同行不寒而栗。

樸素經商哲學:相信市場 相信成本 相信品質“張士平在商業(yè)方面的才華和價值比人們所知的大多了。

”曾有人評價,這位僅僅讀完初中的商人,有著極為樸素的經商哲學:相信市場,相信成本,相信品質。

“一個好的企業(yè)是批評不倒的,真正能批評企業(yè)的只有市場,如果市場能力不行,政府和同行怎么夸,你也站不起來。

”張士平曾說。

每一次市場波動出現(xiàn)危機時,他偏是逆向思維,而一個企業(yè)的市場地位和發(fā)展差距往往在市場低谷時形成。

正是這一次次的“離經叛道”,締造出兩個全球第一的傳奇。

“很多人說這個魏橋是個謎,干啥都干成,干啥都干成全國第一。

尊重市場、控制成本、提高品質,這就是我們的成功秘密。

”他強調。

30余年來,他專注紡織與鋁業(yè)生產,拒絕了多次誘惑,他曾有無數(shù)機會跨入利潤豐厚的房地產和期貨交易,卻都選擇放棄。

對于當下火熱的對金融和互聯(lián)網,他態(tài)度冷淡。

篤信實業(yè)興邦,將真正的智者與市場投機分子分出,讓企業(yè)越做越大,越做越精。

他的“大智慧”還體現(xiàn)在政商關系處理上。

80年代起家的一幫集體產權的企業(yè),到90年代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要么成功改制成如今赫赫有名的民營企業(yè),如美的;許多也落入國企改制的窠臼,拓荒者被趕出企業(yè),悲壯如健力寶的李經緯。

而張士平的做法是,保留縣供銷社的股份,與此同時迅速和香港等地的外資合資,擴大規(guī)模,淡化政府股的比例,在“兵不血刃”下一步步將企業(yè)牢牢把握在手中。

雖然不搞關系,甚少出席公眾場合。

但在整個山東,首富張士平的話一言九鼎,擲地有聲。

一個魏橋,貢獻了鄒平全縣一半的財稅,養(yǎng)活數(shù)以萬計的人。

身家650億的“首富”,用著200塊手機2016年魏橋集團在世界500強企業(yè)排163位,在全國民企中排名第三,僅次于華為與蘇寧控股。

2017年胡潤排行榜中,張士平以650億元蟬聯(lián)“山東首富”。

但他生活簡樸,應酬很少,喜歡吃蘿卜干和炒花生零食,對物質要求幾十年如一日。

去年有記者采訪時發(fā)現(xiàn),他還用著200塊一個的“老人手機”,只能通話、沒有微信、不能上網。

他的老父張鈍河去世前,張士平早已發(fā)家致富,但張鈍河仍然堅持每天下地勞作。

張士平亦是如此,如今年過七旬,仍然堅持每天工作。

“吃苦耐勞”就像根植在像他一樣的老一輩企業(yè)家基因里。

和他同時期的企業(yè)家,如褚時健、任正非、柳傳志,因特殊歷史環(huán)境,都曾在少年青年時期嘗盡世間苦。

01-10

下一篇:3000萬投資黃了,淪落到靠賣房賣車,他如何絕地反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僅憑“一只”泡椒鳳爪能否敲開A股大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下载|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无码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