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由造就和新物種聯合主辦的“生而為·新物種:2016互聯網新物種大會”于近日舉行,車和家創始人、CEO李想出席活動并做了主題演講。
李想表示,他要做兩款車,一個是解決短途出行的SEV,另外一個是七座的混動SUV。
他最終的目標是人人有車、智能出行。
以下為i黑馬編輯的毛大慶演講節選:今天的主題是新物種,很適合我們。
因為無論在我們心里還是我們做出來的東西,確實是新物種。
我們做的東西包括兩個,一個是車,一個是家。
短途出行的難題我們要做一個新的企業,肯定要解決一些核心的問題,從而產生價值。
交通領域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短途出行,從來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有效解決這個難題。
另一方面,在過去幾年出現很多小型化的短途交通工具,包括滑板車、平衡車,但是我觀察發現他們還是沒有任何方法有效解決問題,更多可能變成了我們人生的第一場車禍、第一次骨折。
到底短途交通的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包括滴滴、Uber都頭疼這樣的問題。
現有的汽車創業企業有兩類,一類是做中國的特斯拉,還有一類是把一輛傳統的汽車,找到一個有資質的合作方,為了拿補貼而變成電動車。
我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iPhone在智能手機的演變對智能電動車有什么幫助。
我們發現不但有幫助,而且徹底解決了短途交通的問題。
iPhone當年把傳統的手機加上了一部分電腦的功能和一部分數碼相機的功能,最后替代了傳統的手機。
我們一直在思考我們有沒有辦法給現在傳統的一到兩人的交通工具,這正是我們在做的事情。
我們產品的數據研發工作已經結束了,但是汽車的生產制造還涉及到安全,所以距離投入生產還有一年多時間。
怎么才能是一個更好的短途交通工具?它必須要同時滿足這幾點。
第一,要滿足一到兩人可以出行,同時能夠遮風擋雨,有空調、有暖氣。
第二,解決充電的難題。
我們現在做的車,無需任何充電樁,可以直接用電池或者插頭充。
第三,停車的難題。
現在像北京這種一、二線城市每天晚上回家停車都跟打仗一樣,所以我們在想能不能有效節省資源,讓停車更加方便。
我們做的車只有2.5米長、1米寬,在保證兩個人很舒適的情況下,它的停車位置占四分之一。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提供了包括EPS的電子轉型、EPP的電子剎車等功能。
無論使用手機還是車上的停車按鍵,車可以很方便停過去,而且任何橫向的停車位都可以停四輛車。
第四,購買的欲望。
現在也有類似的小型工具,是拿三輪車或者一些很糟糕的車改的。
它們有一個挺嚴重的問題是激發不了任何購買的欲望。
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像iPhone一樣的產品,給1、2個人的短途交通工具帶來有效升級。
李想的解決方案我們要做的SEV不再是行駛100公里的汽車。
如果你每天的行駛里程在30公里以內,可以一周充2、3次電,使用起來會比傳統汽車幸福得多。
從用戶群而言,SEV會是很多人的第一輛車,解決很多人短途上下班的難題。
SEV也會是家里的第二輛車,老公每天開著車去上下班,老婆就可以開著車去接送孩子、去超市買菜。
新物種還有很重要一點是不能只想著滿足消費者的價值,而是要想著你到底有什么社會價值。
如果你出來只是更浪費資源,雖然大家很愿意使用,其實仍然有問題。
所以,我們努力做到了以下兩點:第一,我們實現了城市里面相同的用戶,無論能耗還是整個對車位、資源的使用只有25%。
第二,車聯網和自動駕駛也會有效提升交通效率,因為每輛車都是聯網的。
第三,和傳統的電動車不同,我們不需要政府去改善任何基礎的設施,包括充電樁、改電路、改造國家電網,已有的電網和充電設施就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剛才只說了50%。
作為一個新企業,我們認為一種交通工具仍然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所以我們通過兩款交通工具來滿足絕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一個是解決短途出行的SEV,另外一個是七座的混動SUV。
兩款產品中,SEV是一個全新的品類,SUV是一個已經有關的品類,但是我們希望做一個更好的產品。
最終我們要實現的目標是人人有車、智能出行。
下一篇:陳光標突然低調 或因 “50億身家”早名不副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史玉柱:我從負債2.5億到身價500億的6條經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