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很多人創業,只是因為“不想給別人打工”,周鴻祎在《開講啦》演講時說的這句話,不知道戳中多少創業者的痛點。
創業不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
沒有獨一無二的產品和服務,沒有極大的勇氣、瘋狂的激情和超出理性范疇的決心,單憑“老子不干了”的一腔熱血,恐怕于成功創業無多大助益。
最近看到《華爾街日報》的一個統計,說美國在30歲以下的人里面,企業主的比例達到了24年以來的新低,但在美國很多頂尖的商學院,“要么創業,要么破產”的理念已經深深地扎下了根。
比如,在斯坦福大學,不參加任何招聘面試被視為一種光榮的事情。
在中國,創業也很熱,好多年輕人覺得很時尚,說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常常在想,為什么大家對創業投入如此巨大的熱情?創業這件事看起來非常酷,很英勇。
你在沒有規則的地方制定規則,也可以在有規則的地方改寫規則。
你可以把車庫當辦公室,把球桌當會議桌。
你像動物一樣工作了幾年,后來某一天,你的公司上市了,在證券交易所敲鐘的人就是你。
再過幾年,你的公司被收購,一切又可以從頭再來。
這樣的生活聽起來非常吸引人,對吧?但實際上,創業并沒有那么美好,也沒有那么簡單。
01 “好創意”是創業的前提在我看來,創業并不簡單地只是自己開公司,而是應該把想法變成一個產品,并且讓更多人去使用。
這是我創業的動機,但實踐這個動機,離不開“好創意”。
最近看到杰克•韋爾奇的一本新書叫《商業的本質》,他強調,“要成為創業者,首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個好創意。
”韋爾奇提出的這個“好創意”要具備兩個特點。
它要足夠有潛力,有利可圖,能帶來增值,能讓人興奮。
這是指要發現用戶的剛性需求,發現用戶在用已有產品的過程中不方便、不舒服的地方,你要把這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做出改變,提升這個產品的價值。
創業者不要去做一些別人已經做成功的事情,而是要Think Different,從剛性需求中做出創新。
此外,這個創意要能改變固有的范式。
與以往的創意相比,你的創意要有特色,要更好。
比如改變用戶習慣,將用戶的體驗變得更容易、更簡單;再比如,改變企業商業模式,“人家收費,我免費”、“人家很貴,我很便宜”。
微博就是通過140字的發布限制改變了商業模式也改變了用戶體驗,最終獲得成功。
02 創業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我曾在多個場合提過,創業永遠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它的成功率不會因為激情的增多而提高。
每一個成功的公司背后一定躺了100家不成功的公司,而且這些不成功的公司創始人卻和你一樣勤奮、聰明、刻苦。
那么,我們需要怎么做?杰克•韋爾奇在《商業的本質》里強調,創業者要有“無畏的精神”。
他認為,這是一種稀缺的品質。
他說:“這種‘無畏’不是對風險的普通容忍,也不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容忍。
要成為一個企業家,你需要極大的勇氣、瘋狂的激情和超出理性范疇的決心,忍受反復出現的近乎死亡的體驗,在你的想法成為現實的過程中,這種體驗肯定會出現的。
你可能好幾次面臨錢被用光的情況。
你可能會犯愚蠢的錯誤。
你的供應商和合伙人可能會欺騙你。
你很可能不想睡覺,不需要睡覺,或者根本沒有機會睡覺。
”聽聽,這才是一種創業者的真實狀態。
我常常說成功創業是小概率事件,從開始到成功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短則三、五年,長則七、八年。
創業者如果缺少韌性,根本堅持不下來。
我們都知道創業維艱,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恐懼失敗,從哪兒跌倒就要從哪兒爬起來。
我曾經也是個失敗者,我只有從每次失敗中汲取教訓,才可能真正地堅持創業。
我認為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形成一種新的價值觀:不再鄙視失敗,也不嘲笑失敗,能夠寬容失敗者,也能夠寬容自己。
03 創業之前,都要做什么準備雖然創業的成功概率很低,但我仍然鼓勵年輕人創業,不過我建議他們先調整對創業的態度。
很多人有創業夢想,但并沒有獨一無二產品或服務,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想成為創業者,只是因為“不想給別人打工”。
如果你現在對自己的創業方向很迷茫,那意味著你現在還不適合創業,你還需要不斷地學習,我總結為缺什么,補什么。
比如你可以“曲線救國”,先進入相關行業的大公司去學習。
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學生時代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要創辦自己的電腦公司,所以在高考之后選擇大學的時候,我選擇了西安交大的計算機專業。
后來讀研究生時,又選了管理專業,因為我覺得將來要創辦一家公司,需要學習管理。
畢業之后,我也沒有急于創業,而是加入了北大方正。
我當時的想法就是,我要到中國最大的軟件公司,去看一看,一個軟件公司究竟是怎么運作的。
在這一點上,韋爾奇的觀點也和我不謀而合,他說,“如果你希望成為企業家,卻沒有好創意,那么你不妨先加入一個富有企業家精神的公司。
在過去30年里,有無數個企業家在其職業生涯剛剛開始起步之際,都是供職于這樣的科技公司。
”現在很多年輕人一畢業就夢想著去一個國企或大的外企,因為有保障。
但事實上,如果去了相對較大的企業,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學會創業。
我覺得加入創業公司,雖然要承擔一些風險,但獲得的經驗卻是最寶貴的財富。
只有承擔一些不可預知的風險,這樣才能給自己未來的成長累積經驗;只有親眼目睹一家公司從創業到衰敗,在下次創業時,就可以避開很多險灘和暗礁。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你不能總是用錢來衡量前期在初創公司的打工經歷。
如果有朝一日你有了一個偉大的創意,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做好準備,把這個創意運用到商業實踐中去,你很可能獲得成功。
下一篇:徐小平:好的創業者得是頭牌按摩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這樣的福布斯 你認識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