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5月7日,以“創富2.0:匠心時代”為主題的第三屆“勁霸·創富匯”大講堂,在武漢舉行。
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出席并發表“匠心精神:在大機會面前不做機會主義者”的主題演講。
牛文文在演講中表示,今天是創業創新的大好時機,但在大機會面前,我們不能做機會主義者,要回到創業創富的本心,回歸到最基本的出發點,回到工匠,回到做產品,回到服務客戶,回到做營收和渠道,回到考慮利潤,重度垂直公司將是未來中國資本市場主流公司。
演講 |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整理 | 楊文歡創業最終會回歸本心創業者遠離了初心和價值觀,就容易迷失,尤其是在大機會面前。
我們不能做機會主義者,要回到創業創富的本心。
如果你忘掉你的出發點和起點,忘掉你最初的那個夢想,很快就會在機會面前迷失自己!我們把今年的創富匯大講堂定義為創富2.0,希望我們在創業創富的大風口,依然知道創業是艱難的事情,創業不是靠投資人把你吹上天,最終會回到本質。
當情懷退去,資金支持退去,一個創業者能不能活下來才是本質的東西。
其實創業創富的本質,就是專注在一個領域、一個產品、一件事上做孤獨的堅守。
你發現所有的人都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最終失敗率一定是非常高的。
最好以重度垂直的精神在一個領域里專注與深耕來創造價值。
天派創業面臨挑戰近幾年來非常流行天派和地派的創業。
所謂地派創業就是看重盈利能力,穩健經營、百年老店。
但這個時代不一樣了,我們會加速發展,獲得資金的支持。
好多創始人和創業者,把拿到投資人的錢,拿到100萬再拿到1000萬,再拿到一個億當做創業的終極目標。
很少想股東給你的錢,要換成營收和等額的利潤。
創業最難的事兒就是把等額的投資變成等額的收入,繼而變成等額的利潤。
把你融到一百萬變成一百萬的營收靠產品,然后再變成一百萬的利潤,這三個階段走完了,才能叫初步走完了一個創業的小圈。
什么叫天派邏輯?簡單來講,就是用融資獲取用戶,但不去考慮盈利的事情,在虧損狀態下做大市場,或者做大規模,然后登陸資本市場上市,慢慢把虛做實,這條路在華爾街到中國,已經持續了十幾二十年,這種天派的思路可以說贏家通吃的思路,這種左右中國創業或者左右中國互聯網創業的思路,現在面臨一個很大的挑戰。
這個挑戰是什么?在中國,按照美式VC的規則,按照互聯網思維的方式來創業并成功的做到了獨角獸的人,今天是最痛苦的。
好比一個人在爬高,你爬到快到頂的時候,你發現那個梯子沒有了,最上面的那幾節臺階被撤掉了,這種獨角獸公司去美國上市上不了。
中國資本市場是認利潤,一個公司要上市必須盈利。
這是二三十年來,第一次美國資本市場認同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規則,一個公司要IPO和上市必須盈利最好有利潤。
我們的資本市場已經改變游戲規則,創業者要看到競爭的游戲規則和風向已經變了。
這個變化不是短期的,這不是因為資本寒冬和貨幣的問題,恰恰是因為投資人的心里基本預期,更看重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一個公司改變社會生活方式的能力。
創業者要為自己負責盈利本來是創業的最基本含義,可是雙創以來的很多中國創客已經忘了這個基本含義,雙創的風口總會過去,創業者要為自己負責,沒有人為你負責,沒有人永遠為你的夢想買單,你必須為自己的夢想買單。
我們很多創業者在開始的時候,是創客的夢想,改變世界的夢想,從來沒有想到你要為你的夢想回饋這個社會,回饋投資人。
一個耗費了投資人巨額資本的創業者,當你再次出發的時候,如果不能對上段創業經歷做一個滿意的交代,你拿不到錢。
如果你上一次燒掉一個億的錢,你沒有買到一個億的教訓很難再融到錢,你要加入到機會主義下的風口嘗試,最終你會為自己買單。
現在雙創的風口沒有過,我們要做好準備,做什么樣的準備?提前思考盈利問題、客戶問題,產品問題,工匠精神的問題。
在雙創的大機會面前,現在就回到初心,做一個為自己負得起責的創業者。
重度垂直公司正成為未來主流在大機會面前不做機會主義者,時刻掌握自己的命運,盡早考慮從資本到收入到利潤這三個概念之間的關系,盡快在B輪左右就考慮自己是否能在多大規模上打平。
未來中國新主流公司,應該是怎樣的形態?一定不再會是過去十年、二十年天派消費互聯網,虧損上市,流量經濟,補貼用戶的大夢想模式。
新主流公司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公司:有產業基礎,有實業基礎又有互聯網工具,會融資但更會賺錢的創業者。
簡單來講就是說在一個細分的產業里面,生根服務你的產業,很早就考慮賺錢,賺錢能力和融資能力基本是平衡的,這樣的重度垂直公司將是未來中國資本市場主流公司。
下一篇:馬化騰回顧創業史:QQ和微信都是抓住了跨界的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才算最好的創業團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